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友人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小题1:诗歌一、二句写景,请具体描绘这幅图景,...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小题1:诗歌一、二句写景,请具体描绘这幅图景,并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分)
小题2:有人评价这首《送友人》“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请任选诗的第三句或第四句,分析作者的情感有哪些“曲折”变化。(3分)
答案

小题1:第一问:诗人秋夜登山临水,望见一派蒹葭与山色“共苍苍”的景象,月亮射出清冷的寒光,更令人凛然生寒。
第二问:表达了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或离愁)。
小题2:第三句:人隔千里,自今夕始,本应是无限伤感和遗憾,但这里却加“谁言”二字,似乎要一反那遗憾之意,是一种慰勉的语调。这与前两句隐含的离伤构成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执着。
第四句:“关塞”,大约友人是去赴边吧,那再见自然很不易了,除非相遇梦中。不过美梦也不易求得,行人又远在塞北。“关塞长”使梦魂难以度越,已自不堪,更何况“离梦杳如”,连梦也醒来不做。一句之中含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此句的苦语,相对于第三句的慰勉,又是一大曲折。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蒹葭”“夜”“霜”“月寒山色”,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描绘这两句的意境。由“霜”“寒”所渲染的清冷气氛,可体会出作者送友人时的离愁别绪。组织答案时,先分析诗歌意境,再体会情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先分析第三句的大意内容,“谁言”一词,表现出诗人自我安慰的的语调,所以,可以从前两句渲染的伤感和遗憾气氛与第三句慰勉的语调在内容情感上的差别分析其曲折;后两句诗可根据关键词“离梦杳如” “关塞长”所体现的相见之难,来表达诗人与友人的怀恋之情,与第三句的自我安慰的语调又形成反差曲折。答题思路就是从句子之间在内容上的反差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友人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小题1:诗歌一、二句写景,请具体描绘这幅图景,】;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休,
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小题1:“***休”写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态和心情?(4分)
小题2:“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对后来一些诗词如钱翊的“芳心犹卷怯春寒”,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乃至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句诗在抒写感情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小题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4分)
小题2: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小题1: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初夏之景的?试简析。(3分)
小题2:试析“燃”字的妙用(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小题1:首句“复”字有什么意味?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本诗在构思上是怎样表现情感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苏 幕 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
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
蓉浦。
注释:吴门,即现在的江苏苏州。
小题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小题2: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