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念奴娇·登石头城①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小题1: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5分)                                                         
小题2: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上片:实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2分)虚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2分)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1分)下片:实写了离宫荒凉破败,辇路芳草萋萋,松径寂静无人,鬼火高低明灭,秦淮一片明月的空冷阴森之景;(2分)虚写了歌女在歌舞中、酒樽前、明镜里青春渐逝的孤寂凄惨。(2分)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1分)(实写2分、虚写2分;每种景象要简析诗句、概括特点,各1分;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1分。)
小题2:①对世事(历史)变迁/昔盛今衰的悲哀(1分)。曾经的繁华六朝,现已成空荡的江山;曾经的行宫内院,早已是芳草萋萋。世事(历史)沧桑/盛衰无常,让人倍加感伤。(1分)②对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人生短暂的无奈(1分)。曾经的江山明月离宫依旧存在,而曾经的豪杰宫人却已随时光流逝而“消磨”,一片空冷孤寂,让人顿觉自然永恒、人生短暂。(1分)③对战争残酷的心痛(1分)。战火纷飞,摧毁了往日的繁华,只剩下生灵涂炭,白骨遍野,让人心痛。(1分)④对青春易逝的感伤(1分)。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对镜施粉理鬓,却又青丝变白发,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是诗人对自已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感伤。(1分)(情感概括及简析各1分;答出任何三点即可给满分;两条合为一条,言之成理亦可;未分条概括酌情扣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虚实结合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实”,指的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诗中的“虚”,指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诗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的部分。上片中石头城的“天”“地”“青山”,下片的“离宫” “芳草”“松径” “鬼火”“明月”都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为实写。上片“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写出昔日战争激烈残酷、豪杰消逝,下片“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写歌女的孤寂生活,都是诗人想象之景,是虚写。虚实结合的效果就是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抚今追昔,以苍凉的韵调,以富有悲剧意味的形象,咏出了风云易消、青山常在的感慨,写出了世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感慨,也表现对战争残酷惨烈的心痛。上阙:重点写的是昔日在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激烈的战争,写景,咏史,抒怀。“石头城上”三句写出了石头城空荡凄惨的江山,发出了世事变迁的慨叹。“指点六朝形胜地”二句引出下文对历史上连年战乱的追述。“蔽日旌旗,”三句以简洁的文字,清晰鲜活地再现了历史上曾经接连不断的战争的激烈场面。那些龙争虎斗的英雄豪杰也不可避免的被历史的洪流席卷而去,令人无限伤感。下阙:写的是凄凉冷清的行宫,多少歌舞粉黛在这里送走了青春,耗尽了年华。“寂寞避暑离宫”五句写出了“离宫”已是人去楼空,空冷孤寂。“歌舞尊前”三句应是诗人对自已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警醒。最后两句说明淮河上明月依旧,六朝的繁华却早已消逝,伤感无限。
核心考点
试题【古代诗歌阅读(11分)念奴娇·登石头城①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青玉案
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日。②停针线:古代习俗,春社日妇女停止做针线活。
小题1:下阕首句“春衫著破谁针线”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龙潭夜坐
明•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小题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三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相见欢
【清】纳兰性德①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红蜡泪,青鲮被,水沉②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选自《饮水词》)
【注】①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康熙帝器重的藏身近臣,但他无心功名利禄,却对早亡的妻子难于忘怀。此篇作于出使途中。②水沉:即水沉香,沉香所制成的香。这里指香气。
小题1:“微云”这一意象有什么妙用?请简要赏析。(3分)
小题2:词中,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感情。请简要赏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江月
[宋]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1080)。
小题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 题玄真子①图
【宋】张元斡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②笑。
明月太虚③同一照,浮家泛宅④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⑤,谁能惹得闲烦恼。
【注】①玄真子:指唐代诗人张志和。②渔童和樵青:指玄真子的两个奴婢。③太虚:天空。④浮家泛宅:指舟居。⑤烟波老:指在烟波浩瀚的江湖中终老一生。
小题1:词的上阕作者通过描述玄真子图中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作者笔下的“玄真子”是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词的下阕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