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移居东村作王庭珪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遥看翠...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移居东村作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颔联进行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首联哪个字概括出了东村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表现了作者对东村山景的喜爱,对远离尘世的移居生活的喜爱。颔联用低小的茅屋和简陋的土床表现出生活条件的简陋,但诗人仍感满足。(答出“喜爱”之情2分,联系颔联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深”字概括出了东村幽僻、清静的环境特点。(“深”1分,答其他不得分;“幽僻、清静”1分,意思对即可)①首联下句“窟”字写出了东村地处青山深处,远离市镇,极其幽僻。②颈联以“鸟不住啼”反衬东村的幽静;以“花多晚发”写地之偏僻。全诗处处体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首诗作者原注:“山中有西泉寺故基。”全诗写了东村极其幽静的境界,抒发了移居这里的快感,含蓄曲折,耐人寻味。诗人为了表现出幽静来,首联从东村远离城镇写起。用一个“深”字和一个“窟”字,就可看出东村之“幽”,再加上“依依墟里烟”,即描出大体的轮廓。颔联用绝低小的茅屋和肮脏土床,暗示了生活的困难,居住条件的简陋。颈联用“鸟不住啼、花多晚发”写环境的幽静偏僻。白居易有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地之偏自不待言。尾联用隔着翠竹和数亩田的西泉寺故址收束,强调东村山景实堪欣赏。全诗只用描写,不用赞叹,因为任何赞叹都是苍白无力的。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移居东村作王庭珪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遥看翠】;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黄州①道中
张养浩②
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
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
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③话旧游。
[注]①黄州地名元朝为黄州路今属湖北省。②张养浩: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兼擅诗、文。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先后担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历经宦海风波。③沈既济《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卢生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小米饭还没有熟因有所悟。后世称之为“黄粱梦”或“邯郸梦”。
小题1:颈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4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分析全诗蕴涵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
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注】①游丝:细长飘柔的柳枝。②飞絮:柳絮。阁定:停住。
小题1:上片写的是什么内容?请结合所用的典型意象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词以此作结有何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满 江 红
题范尉梅谷
刘克庄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
宁委涧,嫌金屋;宁映水,羞银烛。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竞爱东邻姬傅粉,谁怜空谷人如玉?笑林逋何逊漫为诗,无人读。
小题1:这首词上阕写“梅”,却不着一“梅”字。请简要分析这一写法。(4分)
小题2:前人评词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请联系下阕对此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满江红•江行
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注】①辛弃疾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他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姜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了卓越军事才能雨爱国热忱。但他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却遭受排挤,经常被调来调去,先后担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作此词时,辛弃疾已年届40,是辛弃疾离开扬州溯江上行将赴南昌新任,在途中的抒怀。②“楼观才成人已去”:此句是化用苏轼诗句“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思是说三国时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
小题1:这首词蕴含着作者的复杂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这首词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何特点?请作简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按要求答题。(8分)
风入松
虞集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香罗初剪朝衫。
御沟冰泮水拖蓝,飞燕又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金字泥缄。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注】这首词是作者在侍书学士任上写的。
小题1:词的上阕先以“倚清酣”的“红袖”与“不胜簪”的“华发”作   ,一开始就突出“画堂”的豪贵生活难以消除   的感受。再以“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二句加以点染,以   写伤春,以伤春写惜时,以惜时写思乡。(3分)
小题2:本词结句“杏花春雨江南”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运用了相同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