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吴山图记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①,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期末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吴山图记
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震川先生集》卷十六)
  【注】①郡治所:州府官署所在地,此处是指苏州府治。吴县和长洲县的衙门也设在苏州城内。②同年:封建时代同一年中举或同一年登进士第的互相称同年。③扳(pān)留:挽留。扳,通“攀”。④增重:增荣。⑤尸祝:古代掌管祭祀的人。此处活用为动词,祭祀。浮图:指寺院。老子之宫:指道观。⑥惓惓(quánquán):同“拳拳”,诚挚,这里指思念不忘。⑦韩魏公:即韩琦。北宋名相,曾在黄州居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郡治所,分境而/治:管理
B.而君亦不于其民/忍:舍得
C.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便宜
D.亦其殃而有辱也/被:遭受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尚有西子遗迹/古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B.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C.君吴之山川/寡人之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D.去黄州四十余年思之不忘/廉君宣恶言,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3.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B.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I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C.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D.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B
3.D
4.①七十二峰沉浸在湖中,则是国内的奇特景观。
  ②如知县确实是贤明的,那地方的山川草木也受其恩泽而有光彩。
  ③贤明的人对他所到过的地方,不独使当地的人不忍心忘记他,他自己也不能忘记那些当地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吴山图记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①,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主要考察你对理解、分析文言句段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关忠节公家传
鲁一同
  公名天培,字仲因,姓关氏,山阳人也。道光三年,署吴淞营参将,旋即真。十三年入朝,上御便殿召见,五次军机记名。
  明年,夷事萌芽。夷目律劳卑来,不如约,兵船驶至黄埔河,两广总督卢坤、水师提督李增阶坐疏防落职,而以公为广东水师提督。公至则亲历重洋,观扼塞,建台守,排铁索,军务肃然,东南倚以为重。
  居虎门六年,而禁烟事起。而英吉利趸船适至,公既习于海,而前钦差大臣林公则徐,威略素著,与公尤协力,至则拘夷目,锢其船,获烟土二万二百余箱焚之。奏闻,上大悦,叙功有差。
  是年十二月,夷攻大角、沙角,坏师船,大帅日以文书与往来,冀得少辽缓。二十一年五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守者羸兵数百,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初,公以海运入都也,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终不为妻子计。”  
  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艐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自卯至未,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事急,呼其仆孙长庆使去。长庆哭曰:“奴随主数十年矣,今有急,义不使主死而己独全。”手持公衣不可开,公怒,拔刀逐之,投之印,长庆号而走。比及山半,回顾,公陨绝于地。
  长庆既去,送印大府所,而身复至台求公尸。夷人严兵守台,则乞通事吴某。吴某者,尝为汉奸,公得之,宥弗***,给事左右,恒思所以报公。至是为长庆说夷,诚恳反复,夷人义许之。入求尸,铍交于胸,长庆膝行前,遍索不得。卒诣公所立处,举他尸数十乃得之,半体焦焉。事闻,天子轸悼,予骑都尉世职,谥忠节,赐葬如礼。(选自《通甫类稿》,有删节)
  【注】①律劳卑:英国贵族,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理。②大帅:这里指钦差大臣琦善。③铍(pī):长矛。这里泛指刀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淞营参将/署:担任
B.已而夷大艐至/奄:突然
C.大呼督士卒/厉:激励
D.卒公所立处/诣:到、往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关天培忠勇的一组是(    )
①拘夷目,锢其船              
②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
③血淋漓,衣甲尽湿             
④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
⑤铍交于胸                     
⑥举他尸数十乃得之,半体焦焉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次为国建立功勋的关天培在临危受命担任广东水师提督后,从多方面加强海防并整顿军务,使广东成为东南地区防御外侮的重地。
B.钦差大臣林则徐主持禁烟期间,在关天培的积极配合下查获并焚烧了英国运来的烟土,而关天培在朝廷论功行赏时也因此受到褒奖。
C.面对英军进攻威远、靖远炮台而炮台守备力量薄弱、寡不敌众的危局,关天培派人请求援兵的同时,亲临靖远炮台,昼夜督战。
D.作者满怀景仰,生动描绘了著名爱国将领关天培在虎门保卫战中浴血***敌、壮烈殉国的悲壮情景,展现了他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有急,义不使主死而己独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公得之,宥弗***,给事左右,恒思所以报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可为讥,而在己为有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翻译。
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注:召忽曾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史记·管宴列传》)
1.加粗字与“知我不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而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吾从而
C.鲍叔终遇之
D.孟尝君
2.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管仲囚焉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冀君实或见恕也
D.吾幽囚受辱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注:①王氏:王安石
1.下列各项中对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岁四五访其庐/大概        
B.自昼竟夜,忘寝食/恐怕
C.虽细事不也/马虎        
D.辄一之/求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求知人                   ②不拘时,学于余
B.①不妄人接                   ②欲呼张良俱去
C.①与缺而未知者               ②重为乡党
D.①苟一日之用足,玩心坟典     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3.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 )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4.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5.用“/”线给文中加粗的句子断句。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6.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石铁色,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傲睨,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 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
  【注】①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观看,自称“卧游”。 ②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距数百步/可:大约
B.如草寻磴/ 披:分开
C.子言,不及此/微:如果没有
D.处一焉,以谢山灵/盍:为什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组是( )
A.①于是足不及游目游之      ②蟹六跪二螯
B.①日夕矣,舟泊前渚        ②句读不知
C.①呼舟子劳酒            ②皆美于徐公
D.①较二子,不多乎哉?       ②或取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3.下列用“∕”给文中加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B.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C.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D.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4.作者没有走出船中一步,为什么说“快矣哉,是游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