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柳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2 期中题
柳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
  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鸟之防弋,无时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皆当呼予为知己。
  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隔婵娟而不使见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然匪树木无心,人无心耳。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长则无袅娜之   致:获得
B.得时闻鼓吹者     鼓吹:此指蝉唱和鸟鸣
C.鸟之防,无时不然  弋:用系有绳子的箭射鸟
D.隔婵娟而不使见者   婵娟:指月亮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在卧榻之上也——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此其不宜昼也——臣之客欲有求臣    
C.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也——穷发之北,有冥海,天池也。                
D.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昨非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垂柳之可爱写到蝉附鸟集,因而能让人“时闻鼓吹”,“耳则无时不悦”,于袅娜重柳的蝉唱鸟鸣中产生一片悦情,寻觅到一种生活的乐趣。
B.文章写鸟在白天有“虚患之念”,故“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清晨则无“防患之心”,故“自能毕其能事”“一鸣惊人”,两相对比,突出“鸟音宜晓听”的观点。
C.文章由“悦耳”引出一段关于“鸟声”的探幽发微的议论,句句写鸟,又似句句非止于写鸟:晓时鸟鸣,一无所虑,其声清月越明澈,自由透脱,此间岂无寄欤?
D.文末由“种树之乐”写到种树之“不便”在于“枝叶繁冗,不漏月光”,这是“树木无心”与“人无心”造成的。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考。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D
4.(1)然而它单单宜在早晨听赏的缘故,人们就没有察觉它。(“而”表转折,“宜”是适宜的意思,“未之察”属宾语前置句。而其独宜于晓之故”译为“然而惟独它适宜在早晨听赏的缘故”亦可,“察”译为“仔细观察”“审察”亦可。)  
  (2)即使有起床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鸟儿没有防患的想法,自然能使它的本领尽情表现出来。(“即”表假设;“毕”是使动用法,译为“使……全部表现”;“能事”指“本领,能耐”。“毕其能事”译为“全部表现出它的本领”亦可。) 
  (3)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准许。
核心考点
试题【柳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为鲲——名:命名
C、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这只
D、三餐而反,腹果然——犹:如同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下面对选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南冥者,天池也。”是一句典型的判断句。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C、“鹏之徙于南冥也”的“之”可视为取独。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的“反”通“返”。
4、选出对文章表述不当的一项[     ]
A、《庄子》说理方式奇特,想像奇幻,极富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从上段文字中可见一斑。
B、鲲鹏这一形象的想像创造,既是作者说理的依托,又为读者再造想像创设了广阔的空间。
C、文章以蜩与学鸠之嘲笑大鹏作为反衬,形象而含蓄地说明下文“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D、《庄子》富于文学性,“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就是比喻论理的佐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薛奎》)
注:①涴(wò):沾污。
1.对下列句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讯:审问  
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率领
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纵:放归  
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贷:借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凡民失,悉奏除之——岂敢盘桓,有希冀 
B.秦民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秦伯说,郑人盟
C.坐客莫有知——言之,貌若甚戚
D.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对——犹不能不之兴怀
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①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     ②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③凡民所失,悉奏除之④奎密遣捕***之,坐客莫有知者
⑤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 ⑥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     ]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
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2、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马之千里者
3、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迈苏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余下齐安的船,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4、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
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看
C、而人之所至焉——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名:说明情况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一句,联系前文,根据“深思慎取”的精神,作者论述有遗漏的词句吗?如有,试完整地补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 “ 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 ” 皆曰: “ 诺。 ” 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 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之耳。” 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 (《明史·陶鲁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授新会丞——荫:私下,暗地。
B、甲兵——缮:修补,整治。
C、羽书至——狎:交替,轮番。
D、敌可乘——审:审查,弄明。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鲁“多智计,谋定后战”的举措的一组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① 不早备且陷 ② 乃筑堡砦 ③ 建郭掘壕 ④ 为亭其中
⑤ 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 ⑥ 潜师出城 ⑦ 化之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