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末入蜀,未见知待。时益州从事张裕善相,芝往从之,裕谓芝曰:“君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先主(刘...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期末题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末入蜀,未见知待。时益州从事张裕善相,芝往从之,裕谓芝曰:“君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先主(刘备)定益州,芝为郫邱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先主薨于永安。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于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盖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大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援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权与亮书曰:“……和合二国,唯有邓芝。”芝为将军二十余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于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节选自《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益州从事张裕善相——善相:擅长辅佐。
B、擢为郫令,广汉太守——迁:升官。
C、权果狐疑,不时见芝——不时:没有及时。
D、于时人少所敬——贵:推崇。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邓芝“性刚简”的一组是 [     ]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末入蜀,未见知待。时益州从事张裕善相,芝往从之,裕谓芝曰:“君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先主(刘】;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①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 ②大王盖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
③蜀必顺流见可而进④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
⑤身之衣食资仰于官 ⑥于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
1、A
2、B
3、A
4、(1)先主(刘备)到郫地出巡,跟他交谈,很惊异,提升他为郫地县令,后升为广汉太守。
  (2)假如天下很稳定了,两位君主共同治理,不也是件很快乐的事吗!
  (3)(邓芝)性情刚正率直,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与一般官僚关系不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越国以远——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B、既东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C、又欲其西封——肆:肆意  
D、若不秦——阙:侵损、削减
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若舍郑为东道主  以:动词。认为 
B、焉用亡郑陪邻   以:连词。来
C、将焉取      之:代词。土地。
D、唯君图       之:代词。这件事。
3、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 对秦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 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选自苏轼《赤壁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举酒客——属:劝人饮酒。
B.倚歌而之——和:同……一起。
C.正襟坐而问客曰——危:正,端正。
D.非吾之所有——苟:如果,假如。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旷达洒脱的一组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①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③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⑤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⑥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又遣于乡校习《孝经》,旬余不识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独往焚学堂,博士仅以身免。常集里中群儿数十人,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自称将军,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伏。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及长,善射,挽弓二百斤。
  汉乾佑中,周祖镇邺,仁瑀年十六。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广顺初,补内殿直。世宗嗣位,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赐锦袍、银带。会太原刘崇入寇,世宗亲征至高平,周师不利,诸将多引退。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安用我辈!”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毙者数十人,士气益振,大军乘之,崇遂败绩。世宗至上党,诸将坐失律诛者七十余人。擢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及还京,又迁散指挥使。从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飞楼高百尺余,世宗观之,相去殆二百步,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以良药,迁内殿直都虞候。
  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闻喜宴日,仁瑀酒酣,携所嘱者诣居正切责之。为御史中丞刘温叟所劾,帝优容之。太祖征晋阳,命仁瑀率师巡边,至上谷、渔阳。契丹素闻仁瑀名,不敢出,因纵兵大掠,俘生口、牛羊数万计。明年,群盗起兖州,贼首周弼、毛袭甚勇悍,材貌奇伟,弼号曰“长脚龙”。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开宝四年,迁瀛州防御使。兄子尝因醉误***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伤论。仁瑀曰:“我为长吏,而兄子***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哉?”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殓具。太平兴国七年卒,年五十。赠河西军节度,葬事官给。(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二》)
  注:①周祖:指后周太祖郭威。②帝:与下句的“太祖”所指相同,都指宋太祖赵匡胤。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太原刘崇入,世宗亲征至高平——寇:侵犯
B.日与之约,鞭其后者——期:到达
C.及淮南平,身数十创——被:遭受、蒙受
D.此势尔,非过失也——怙:依仗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马仁瑀“英勇善战”的一组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问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以财物耶——博:增加
B、禄优厚——秩:品级
C、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
D、事自死——觉:败露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     ]
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
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
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④愚者多财生其过
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身之祸。
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
C、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
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
4、用斜线(/)断句:
  若 徇 私 贪 浊 非 止 坏 公 法 损 百 姓 纵 事 未 发 闻 中 心 岂 不 常 惧。
5、翻译:
(1)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 里仁》)
  ②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 (《论语 雍也》)
  注释:(1)说:音yuè,同悦。 (2)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1)下列各项中,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孔子认为行仁德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但是对于“力不足者”,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不要苛求人人都去行仁德。
B、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
C、冉求对孔子所讲的“道”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给自己画了界限不想前进,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D、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2)孔子还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