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乐毅者,其先祖日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北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乐毅者,其先祖日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咯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蓄。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蓄,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
  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史记·乐毅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一日而忘齐也——报:报答,酬谢
B.于是屈身士——下:谦逊地对待
C.王必欲伐之,莫如赵及楚、魏——与:结交,亲附
D.皆为郡县以燕——属:归属,从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乐毅有军事谋略与才能的一组是(     )
①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 ②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③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 ④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 ⑤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 ⑥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毅的祖先乐羊凭借伐取中山国的战功,被魏文侯分封到灵寿,他死后其子孙后代就居住在了那里。 B.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高自大,百姓不能忍受。
C.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并授与相印,派他攻打齐国。
D.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间计,结果惠王剥夺了乐毅的军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说秦以伐齐之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C
4.(1)于是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使者去联合楚国、魏国,让赵国用攻打齐国的好处去劝说秦国。
  (2)而之所以不及早攻取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乐毅者,其先祖日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滑,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晏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唏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
  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监筠州盐酒税:市场管理的小官。②蔑:无,没有。这里指淹没。③滑(chún):水边。④劫:佛教名词。梵文 kalpa的音译“劫波”的略写。古印度传说世界经过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开始。这一周期,叫做一“劫”。遭“劫”时,有水、火、风三灾出现,世界归于毁灭。后人引为“天灾人祸”。⑤环堵:四面为墙,内室皆空者为环堵,泛指简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府门——败:坏,冲坏
B.部使者府以居——假:借
C.而不于学——害:害怕
D.治先人之庐——敝:破旧
2.下列不是写苏辙坐市忙碌公务的一项是(     )
A.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
B.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
C.旦则复出营职
D.治先人之敝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记叙开辟“东轩”,坐市区,公务繁忙的全天生活,简明地交代了作者去筠州的原因和“哑然自笑”的无奈心情。
B.第二段,从东轩的简陋日子联想到颜回苦学生活;表达作者对颜回“箪食瓢饮”之乐的不理解,抒发其政治失意后而又急于排遣的旷达心情。
C.第三段,由颜回的安贫乐道,联想到将来“归休田里”,抒发了他“追求颜氏之乐”的超然情怀。
D.全文通过一天坐市忙碌生活的描叙,借题发挥,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地位虽卑下而心境尚崇高的贬官形象。
4.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
  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佛(Bì)肸(xī)[注]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佛肸:人名。春秋末年晋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为中牟(móu)的县宰。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
  [补充注释]①“由”,子路字,即子路自称。②“诸”,之于。“之”指孔子下面说的话。③“不入”,不进入,不加入。 ④“畔”,通“叛”。⑤“磷”,音lín,薄;损伤。⑥“涅”,音niè 矿物名,古人用来作为黑色染料。⑦“淄”,音zī,通“缁”,黑色。⑧“匏瓜”,葫芦的变种,俗称“瓢葫芦”。古时有甜、苦两种,苦的不能吃,但晾干后,可以用作浮水工具,或剖开制成瓢。“匏”,音páo。⑨“焉”,哪,怎么。⑩“系”,挂,结,扣,拴缚。(本节见《论语·阳货》17·7)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阻止孔子前往,是因为他鄙视佛肸的为人。
B.孔子是把自己放在和子路平等的位置上来共同探讨问题的。
C.孔子认为佛肸“坚而白”,值得信任。
D.孔子认为自己不应该像“匏瓜”,中看不中用。
(2)孟子曾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结合上述《论语》选段,谈谈孔孟思想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日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殃,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冁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紝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担芏(徘徊,盘桓),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已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ǎo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 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 ⑤紝(rèn):纺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凉飔——延:迎取。
B.辨其名物而之——揭:为……做标志。
C.事物之理,集目前——举:借取。
D.虽以与人——推:推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皆蔓药覆之——相如功大,立为上卿
B.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人——不及今令有功
C.志倦体疲,投竿取鱼——于其身也,耻师焉
D.踽踽焉,洋洋——以予故,咸以愚辱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
①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②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已有
③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飓
④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红采药
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孟子、孔子的语句,意在说明“王公大人之乐”“圣贤之乐”是高尚的,而作者自己的“独乐”是迂腐庸俗的。
B.本文记述了独乐园的布局,既有方位介绍,又有形状描摹,并依据区域的景观特点或功能命名,突出了“独乐园”命名之寓意。
C.作者在此小园中悠闲自得,生活内容丰富,时而在“读书堂”思考事理,时而在庭院中钓鱼浇花、登高望远,其乐胜于园外之乐。
D.作者以问答形式说明自己并非不想推让于人,而是别人不肯同此乐,所以才独享其乐,这就委婉地表达了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5.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加粗部分断句。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许秀才传
(清)魏禧
  许王家字君聘,一字又民,苏州长洲县人也。少好学,以名节自励。甲申国变,王家闻之,悲号不食久之,奉父母,挈家隐居澄河东之姚澄。乙酉北兵南下,八月下剃发令,王家慨然太息曰:“父母冠我时,祝我为何如人?此发岂复可毁伤耶?”或劝王家曰:“君一秀才耳,未食天禄,奈何遽以身殉乎?”王家曰:“吾已名列学宫,亦朝廷士也!”以父母属妻顾氏曰:“尔善事堂上,吾不能终养为孝子矣。”父母素知王家为人,亦忍涕谓王家曰:“汝行汝志,勿以我二人为念。”王家乃整衣冠赴河水而死,时年三十有九。妻顾氏亦挈两女赴河,水浅,人救之,不得死。亲戚乃群绕顾氏相与语之曰:“夫殉义,妻保孤可也。且汝夫以堂上二人托汝,今背其言,陷夫于不孝,虽死,汝夫犹将恨汝。”诸亲戚收王家尸殓之。色如生,衣冠肃然不乱,观者百数十人皆惊叹。
  魏禧曰:“王会者,笃实君子也,与禧善,长为禧道许秀才事。甲、申国变,吴门诸生许玉重饿死于学宫,二许不知同宗族否?何许氏之多奇男子也!禧亦故诸生,方偷活浮沉于时,视二许能不愧死入地哉!”或谓以诸生死国难及争毛发丧其元为已甚。禧曰:“此不可以责望天下士。士苟奋然出此,虽圣人不以为过。主上殉社稷,公卿崩角稽颡恐后期,及夫毁章甫,裂缝掖,昔之鸣玉垂绅者,莫不攘臂争先,效仿之惟恐其万一之不肖。于此有贫贱士,不食朝廷升斗之禄,无一级之爵,顾毅然舍其躯命,以争名义于毫末,震天地而泣鬼神,虽夷、齐何以加焉!惜夫穷乡下里,匹夫老生之以死殉义者多有其人,禧不及闻,闻之或不详,而不能为之传也!”(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甲中国变: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于景山自尽。是年为干支纪年甲中年,时称“甲申国变”。②毁章甫,裂缝掖:章甫、缝掖均为古代儒者的服饰,此处以“毁章甫,裂缝掖”指清兵入关之后,勒令汉人剃发易服,改变华夏正统。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父母妻顾氏——属:托付
B.夫殉义,妻孤可也——保:养育
C.许氏之多奇男子也——何:为什么
D.不能为之也——传:作传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刻画了许秀才“殉义者”形象的一组是(     )
①闻之,悲号不食久之②挈家隐居澄河东之姚澄③此发岂复可毁伤耶
④以父母属妻顾氏⑤色如生,衣冠肃然不乱⑥攘臂争先,效仿之惟恐其万一之不肖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清军的剃发令,许秀才决心抗命殉国。得到父母的支持,许秀才投河而死。入殓时面色如常,衣冠整齐。
B.在丈夫许秀才以死殉义后,顾氏也带着女儿跳河自尽,被救起后,亲友劝她不要违背丈夫的遗言,让丈夫背上不孝之名。
C.魏禧觉得自己在国破家亡之后苟且偷生,不能与两位许姓读书人的凛然大义相比,十分羞愧。
D.魏禧认为,那些以死殉义的平民百姓比那些追随崇祯皇帝而死的达官贵人更值得后人敬仰与铭记。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善事堂上,吾不能终养为孝子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谓以诸生死国难及争毛发丧其元为已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争名义于毫末,震天地而泣鬼神,虽夷、齐何以加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秦士录
宋濂
  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市门石鼓,十人舁,弗能举,两手持之行。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不敢再有问。弼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也。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王令隶人捽入。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王曰:“尔自号壮士,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王曰:“姑试之。”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暨弼至,众槊进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连斫马首堕地。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本文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询其所与,亦未尝见其挟册***也   游:交往
B.今日非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   速:邀请
C.两生素其人,力拒之         贱:鄙视
D.两生素多才艺,闻弼言,大愧     负:享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虽曰称臣奉贡,称制与中国等
  ②弼虎吼奔,人马辟易五十步
B.①此可哉!君等休矣
  ②命也,亦时也。尚
C.①两生雅闻酒狂,欲起走
  ②询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也
D.①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②不使立勋万里外,槁死三尺蒿下
3.下列省略句括号中所补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弼)折仆地
B.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王)通
C.徒欲驰骋文墨,(两书生)儿抚一世豪杰
D.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弼)立勋万里外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弼,秦地人,身材高大,力气极大,而且嗜好喝酒,常常借酒使性,羞辱旁人,因此大家看见他就都远远地躲避开。
B.邓弼强拉两位儒生到娼楼喝酒,并与他俩比试学问。邓弼博通经传,让两儒生非常羞愧,自此他俩再也不敢拿书吟诵。
C.邓弼带着文稿,强闯德王府,建议德王要居安思危,礼贤下士,并指出,若能这样做,就能安抚边夷,天下皆为王土。
D.德王向朝廷举荐邓弼,但丞相与德王不和,便从中作梗阻止。邓弼因此悲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于是遁迹山林。
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弼 死 未 二 十 年 天 下 大 乱 中 原 数 千 里 人 影 殆 绝 玄 鸟 来 降 失 家 竞 栖 林 木 间 使 弼 在 必 当 有 以 自 见 惜 哉 弼 鬼 不 灵 则 已 若 有 灵 吾 知 其 怒 发 上 冲 也。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