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山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徒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迁离狐太守。
  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悖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悖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悖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悖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从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于壶关,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请愿徒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遂徒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增邑百户,并前三百户。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祯嗣。文帝践阼,谥典曰愍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绍破,以典为将军——裨:副贰
B.卿欲耿纯邪——慕:效法
C.进、典、辽皆不睦——素:平素
D.乃率众与辽破权——走:逃跑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典有良将谋略之才的一组是(     )
①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②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
③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④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
⑤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⑥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时,负责运送军粮的李典与程昱被高蕃阻断水路,李典等未按太祖指令转走陆路,果断渡河击败高蕃,打通了水路。
B.李典随夏侯悖阻击刘备时,夏侯悖不听李典劝阻,受刘备引诱,误中埋伏,多亏留守的李典率部及时施救,刘备望见救兵赶到,这才撤军。
C.李典伯父李乾在世时,即与宗亲宾客数千人定居乘氏,后来李典为替太祖充实郊野地区,主动申请移民魏郡,并最终率宗族一万三千人移居邺。
D.李典年龄虽小,但在军中被奉为长者,与他的道德修养、处事作风不无关联,如合肥一战,他大公无私,主动请战,与张辽并力击退孙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D
4.(1)军队在外可不受朝廷的指挥;如果对国家有利,独自做出决定是可以的,应该赶快攻打他们。 
  (2)李典情绪激昂地说:“这是国家大事,只看你的计谋怎么样吧,我能因为私怨而忘了公义吗!”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又书判拔萃,调补校书郎,累佐诸侯府。大和五年,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
  开成元年冬,代李从易为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凑。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围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固,子孙贫悴,虽遏赦不能自还。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櫘椟,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三年将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先是,土人与蛮獠杂居,婚娶相通。吏或挠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嬓外肃清,而不相犯。
  会昌初,迁襄州刺史。四年,诛刘稹,以钧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是冬,诏钧出潞军五千戍代北。钧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潞卒素骄,因与家人诀别,乘醉倒戈攻城门。监军以州兵拒之,至晚抚劳方定。
  诏钧入朝拜户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大中初,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就加检校司空。六年。复检校司空、河东节度使。九年,诏曰:“河东军节度使卢钧,长才博达,敏识宏深。由岭表而至太原,五换节。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以表群僚。可尚书左仆射。”钧践历中外,事功益茂。后辈子弟,多至台司。至十急征,谓当辅弼,虽居端揆,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视事,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益一归。宰臣令狐山曾恶之,乃罢仆射,仍加检校司空。物议以钧长者,罪山曾弄权。山曾惧,十一年九月,以钧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子太师,卒。(选自《旧唐书·卢钧传》,有删节)
  [注]①櫘椟:小棺材。②揆路:宰相之位。③端揆:指尚书左仆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为南海者,不捆载而还——靡:没有
B.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者——表:南面
C.华蛮异处、婚娶不通——俾:佣人
D.物议以钧长者,山曾弄权——罪:谴责
2.以下句子中,直接表明卢钧“性仁恕”或“为政廉洁”的一组是(     )
①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②作法兴利以致富 ③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
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 ⑤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⑥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钧进士及第后又应试“书判拨萃”科,先历任校书郎、诸侯幕府僚佐、左补阙等,后因与同事申诉宋申锡的冤枉而出名。
B.卢钧担任过几个道的节度使,在任岭南节度使期间政绩尤为突出,他为政廉洁,关心民众,受到了当地汉人和蛮族的拥戴。
C.卢钧满怀希望应诏入朝,结果被授为尚书左仆射,很是灰心,后受宰相令狐山曾排挤,又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D.卢钧年长才高、博闻练达,见识聪敏,深得皇帝的赏识并重用为宰相,加之他为人仁慈,为政廉洁,当时被视为长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以表群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浑兄泰卒,浑将泰小子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浑知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善,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邵陵令。
  时梁兴等略吏民五千馀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移就险,浑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出者相继,乃使诸县长吏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馀众聚鄜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浑率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仿如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
  评曰:郑浑恤理有方,抑魏代之名守乎!(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梁兴等吏民五千馀家为寇钞——略:劫掠
B.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誓——要:约定
C.温信者与孤老为——比:作邻居
D.乃课树榆为篱,并树五果——益:有好处的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浑治理有方的一组是(     )
①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
②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
③浑率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
④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
⑤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人倍常
⑥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兄长郑泰去世后,郑浑带着侄子郑袤到淮南避难,虽然袁术对他厚礼相待,但因兄长郑泰与豫章太守华歆关系很好,郑浑于是又渡江投奔了华歆。
B.面对梁兴等贼寇作乱,郑浑没有听取迁移郡所的建议,而是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应对,使贼寇恐惧,最终在夏侯渊的协助下,率领吏民彻底清剿了贼寇。
C.太祖征伐汉中时,担任京兆尹的郑浑针对百姓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移居的法令,合理地安排百姓,勉励他们务农,让他们明白禁令,并揭发违法者。
D.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时,因地制宜,兴修水利,广开稻田,郡人起初都不理解,后来粮食丰收,深受其惠的百姓撰文刻石颂扬他的功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商辂,字弘载,淳安人。举乡试第一。正统十年,会试、殿试皆第一。终明之世,三试第一者,辂一人而已。
  成化三年二月召至京,首陈勤学、纳谏等凡八事,帝嘉纳之。其言纳谏也,请召复元年以后建言被斥者。明年,彗星见,给事中董曼等劾不职大臣,并及辂。辂因求罢。帝怒,命廷鞫诸言者,欲加重谴。辂曰:“臣尝请优容言者,今论臣反责之,如公论何?”帝悦,寻进兵部尚书。
  辂为人,宽厚有容,至临大事,毅然莫能夺。悼恭太子薨,帝以继嗣为忧。纪妃生皇子,六岁矣,左右畏万贵妃,莫敢言。久之,乃闻于帝。帝大喜,欲宣示外廷,遣中官至内阁谕意。辂请敕礼部拟上皇子名,于是廷臣相率称贺。越数日,帝复御文华殿,皇子侍,召见辂及诸阁臣。辂顿首曰:“陛下践祚十年,储副未立,天下引领望久矣。当即立为皇太子,安中外心。”帝颔之。
  中官汪直之督西厂也,数兴大狱。辂率同官条直十一罪,言:“陛下委听断于直,一直又寄耳目于群小。自直用事,士大夫不安其职,商贾不安于途,庶民不安于业,若不亟去,天下安危未可知也。”帝愠曰:“用一内竖,何遽危天下?”辂正色曰:“朝臣无大小,有罪皆请旨逮问,直擅抄没三品以上京官。诸近侍在帝左右,直辄易置。直不去,天下安得无危?”引义慷慨。
  万贵妃重辂名,出父像,属为赞,遗金帛甚厚。辂力辞,使者告以妃意。辂曰: “非上命,不敢承也。”贵妃不悦,辂终不顾。及谢政,刘吉过之,见其子孙林立,叹曰: “吉与公同事历年,未尝见公笔下妄杀一人,宜天之报公厚。”辂曰:“止不敢使朝廷妄杀一人耳。”居十年卒,年七十三。赠太傅,谥文毅。(选自《明史·商辂传》,有删改)
  [注]①鞫:审问,审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领望久矣——引:伸着
B.陛下听断于直——委:委托
C.若不去,天下安危未可知也——亟:赶快
D.及谢政,刘吉之——过:指责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能表明商辂每临大事“毅然莫能夺”的一组是(     )
①首陈勤学、纳谏等凡八事②请敕礼部拟上皇子名 ③用一内竖,何遽危天下
④直不去,天下安得无危 ⑤非上命,不敢承也⑥止不敢使朝廷妄杀一人耳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辂才华横溢,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在明代,三次考试都得第一名的只有商辂一人。
B.万贵妃当时很有威势,皇帝身边的人都惧怕她,纪妃生的皇子已经六岁了,还没人敢告诉皇帝。
C.商辂依据大义,慷慨激昂。他率领同僚列出汪直的罪状,请求除去汪直,使皇帝最终同意了他们的主张。
D.商辂坚持自己的操守。万贵妃拿出父亲的画像,嘱托他写赞语,并且赠送给他很多财物,但商辂最终还是没有写。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尝请优容言者,今论臣反责之,如公论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吉与公同事历年,未尝见公笔下妄杀一人,宜天之报公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曹、马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破之,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魏伐吴,三征各献计,诏问尚书傅碬,碬曰:“希赏邀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路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雍州刺史陈泰求刺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救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擒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也。
  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注]①马: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②三征: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③傅嘏(gǔ):字兰石。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安之计,是以赏——相:表示动作偏指另一方,你们
B.师又朝士曰——谢:道歉
C.诏诸军转据北山——引:率领
D.谁任其——咎:失败
2.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收人心”的一组是(     )
①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②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③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④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⑤司马欲委罪于孤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魏伐吴失败后,出征的军队中所有人都得到了宽宥,没有人受处罚。
B.陈泰率领雍州与并州联军讨伐胡人,结果战败。
C.王基讨伐诸葛诞时,“人心摇荡”,但他凭借自己的“深算利害”,最终取得胜利。
D.作者认为曹、马固然奸诈,但用兵之时一般能够笼络人心,让将士乐于为其效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希赏邀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①刘铭传,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同治元年,李鸿章募淮军援江苏,铭传率练勇从至上海,号铭字营。招抚南汇降贼,简精锐隶其军。贼由川沙来犯,击败之,连克奉贤、金山卫,累功擢参将,赐号骠勇巴图鲁。
  ②光绪六年,俄罗斯议还伊犁,有违言,急备边。召铭传至京,疏陈兵事,略谓: “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其机括则在铁路。铁路之利,不可殚述,于用兵尤为急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防不胜防,铁路一开,南北东西呼吸相通,无征调仓皇之虑,无转输艰阻之虞,从此裁兵节饷,并成劲旅,一兵可得十兵之用。权操自上,不为疆臣所牵制,立自强之基础,杜外人之觊觎,胥在于此。”疏上,虽格未行,中国铁路之兴,实自铭传发之。
  ③十一年,法兰西兵扰粤、闽,诏起铭传,督台湾军务。敌三犯沪尾,又犯月眉山,皆击退,歼敌千余,相持八余月。十一年,和议成,法兵始退。初授福建巡抚,寻改台湾为行省,改台湾巡抚。檄将吏入山剿抚南、中、北三路,前后山生番,薙发归化丈田清赋,溢旧额三十六万两有奇,增茶、盐、金、煤、林木诸税。始至,岁入九十余万,后增至三百万。兴造铁路、电线,防务差具。屡因病陈请乞罢,久始允之。
  ④二十一年,朝鲜兵事起,屡召,以病未出。寻卒,诏念前功,赠太子太保,赐恤,建专祠,谥壮肃。(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三》,有删减)乙(公)常以古兵家皆以治兵列奇零之数,其正者则在治国,故雅不以武功自震禳,尤殚精经世之务。(节选自《刘壮肃公家传》,江宁程先甲撰)
  [注]①生番:旧时侮称文明发展程度较低的人,多指少数民族或外族。②薙发:剃发。③震裸:显扬,表露。
1.写出下列加粗字在句中的意思。
(1)精锐隶其军_______________
(2)防不防_______________
(3)将吏入山_______________
(4)奇零之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不为疆臣所牵制
B.故雅不以武功自震禄
C.列坐其次
D.暮去朝来颜色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1)其机括在铁路(2)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
B.(1)于用兵尤急不可缓(2)众谓予一行可以纾祸
C.(1)立自强之基础,杜外人觊觎(2)富与贵,是人所欲也
D.(1)(公)常古兵家皆以治兵列奇零之数(2)引为流觞曲水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俄罗斯议还伊犁,有违言,急备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丈田清赋,溢旧额三十六万两有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程先甲赞刘铭传“尤殚精经世之务”,甲文中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