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阊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阊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成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虽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
  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á):人名。④絺绤(chī
xì):葛布的统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焉——家: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附——款:款待
C.是岁,大有——年:收成
D.诏祥与宇文贵兵讨之——总:统领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     )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
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备的钦敬。
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A
4.(1)译文: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2)译文:到这次重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
  (3)译文: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物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阊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初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有僧海印国师,出入章献皇后家,与诸贵人交通,恃势据民地,人莫敢正视,希亮捕治置诸法,一县大耸。
  郴州竹场有伪为券给输户送官者,事觉,输户当死。希亮察其非辜,出之,已而果得其造伪者。再迁殿中丞,徙知鄠县。老吏曹腆侮法,以希亮年少,易之。希亮视事,首得其罪。腆叩头出血,愿自新,希亮戒而舍之,卒为善吏。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眷斋,否则有火灾;民讹言有绯衣三老人行火。希亮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及罢去,父老送之出境,泣曰:“公去我,绯衣老人复出矣。”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青州民赵禹土书,言赵元昊必反,宰相以禹狂言,徙建州,元昊果反。禹讼所部,不受,亡至京自理,宰相怒,下开封狱。希亮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上释禹,赏为徐州推官,且欲以希亮为御史。会外戚沈元吉,以奸盗***人。希亮一问得实,自惊仆死,沈氏诉之,诏御史劾希亮及诸掾吏。希亮曰:“***此贼者独我耳。”遂引罪坐废。皇祐元年,诏提举河北便籴。都转运使魏罐劾希亮擅增损物价。已而罐除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希亮乞廷辨。既对,仁宗直希亮,夺罐职知越州,且欲用希亮。希亮言:“臣与转运使不和,不得为无罪。”力请还滑。会河溢鱼池埽,且决,希亮悉召河上使者,发禁兵捍之。庐于所当决,吏民涕泣更谏,希亮坚卧不动,水亦去。(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与诸贵人交通
B.人莫敢正视,希亮捕治置诸法
C.腆叩头出血,愿自新
D.禹讼所部,不受,亡至京自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希亮,字公弼,先京兆人——尔无忘乃父之志
B.罢去,父老送之出境——诸河,则在舟中矣
C.会外戚沈元吉,奸盗***人——夫夷近,则游者众
D.夺瓘职知越州,欲用希亮——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陈希亮处事有魄力的一项是(     )
①察其非辜,出之 ②希亮戒而舍之   ③民不敢犯,火亦不作
④***此贼者独我耳 ⑤既对,仁宗直希亮 ⑥希亮坚卧不动,水亦去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陈希亮主管长沙县政事,严明执法,敢于惩治依仗权贵之势的不法僧人;他能明察案情,释放无辜者,而查捕到真正的罪犯。
B.陈希亮主管鄠县政事,禁止巫师敛民财祭鬼的活动,拆毁不合礼制的祠堂。这一系列措施受到当地父老的拥护。
C.陈希亮做开封府司录司事,主张把用来修塔的三万钱馈赠军用。他敢于为赵禹案争辩,因打死***人犯外戚沈元吉,他独自承担责任。
D.魏瓘揭发陈希亮在物价上的过失,陈在朝廷上据理力争,证明自己正确。在黄河决口危险的情况下,他指挥防卫,坚守岗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卖酒者传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快快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责券:求取借据。 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君何为聚饮相咨嗟也——数:多次,屡次
B.事连吾侪——吾侪:我辈
C.能偿者其息——捐:舍弃
D.贫者券还之——立:订立
2.下列各组句子,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何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B.客偿博负——将以求吾大欲也
C.若中心愿乎——非曰能,愿学焉
D.至夜分,散去——良入,具告沛公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①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②吾侪保甲贷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④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尽取所偿负还之 ⑥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
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隐之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日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闻隐之哭声,餐投箸——辍:停止。
B.汝若居铨衡,当如此辈人——举:推荐。
C.隐之遂阶清级,累晋陵太守——迁:升职。
D.一箧之宝,可数世——资:积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执丧,哀毁过礼——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B.辍餐投箸,之悲泣——慎勿妇死,贵贱情何薄
C.披絮,勤苦同于贫庶——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D.饮者怀无厌欲——予尝求古仁人心,或异二者之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
①禄赐皆班亲族 ②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③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④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⑤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 ⑥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侍奉母亲极尽孝道,使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B.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为革除岭南历任官吏贪财旧弊,朝廷任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
C.卢循侵犯南海时,吴隐之被捉,经刘裕交涉后才得以返还。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渝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遗风,把廉洁谨慎奉为家法。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倡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人虽死不怨***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达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邦之麦,卷甲痰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大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达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敌人
B.故常孔明之开阖——伺:窥探
C.仲达出兵之——拒:抵御
D.夫军无粮而转军与战——见:现成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势倾群臣下不忌——爽籁发清风生
B.孔明移军至——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C.不觉其言之发——翳桑之饿人
D.论者不此信,而信其谲——然而不王者,未有也
3.下列用“/”给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 道***人虽死不怨***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 以生道***/人虽死不怨***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 以生道***人/虽死不怨***者/王者之事也
C.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 以生道***人/虽死不怨/***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 以生道***/人虽死不怨/***者/王者之事也
4.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邽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C.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丝麻;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 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盂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痰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节选自韩愈《原道》)
(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何其不而为夷也——胥:都,全。
B.戎狄是——膺:胸。
C.庙焉而人鬼——飨:享用祭品。
D.非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向:从前,往昔。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和“夷狄之有君”的“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
A.孔子之作《春秋》也
B.行而宜之
C.由是而之焉
D.以之为己
(3)以下叙述与作者所主张的“道”相悖的一项是(     )
A.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B.“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C.“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D.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
(4)下列关于选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的中心意思是要推崇儒家之道,排斥道家佛家。当时从皇帝到百姓崇佛崇道成风,作者写此文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B.选文从《大学》中所提倡的正心、诚意人手,论证了作者所倡导的儒家之道的内容和作用,归根结底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
C.选文分别从仁、义、道、德四个方面来定义作者所尊崇的“道”。作者认为这种“道”从尧至孟子代代相传,孟子死后便失传了。
D.作者所提倡的“道”的基础是礼,其作用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当与平衡。作者认为,以礼来治理天下国家,不会有处理不当的地方。
(5)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