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曹马①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山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曹马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魏伐吴,三征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嘏曰:“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道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矣!
  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注】①马:指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②三征:即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③傅嘏:字兰石,魏雍州人。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安之计,是以赏——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B.师又朝士曰——谢:道歉
C.诏诸军转据北山——引:率领
D.准任其——咎:失败
2.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收人心”的一组是(     )
①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②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③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④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⑤司马欲委罪于孤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魏伐吴失败后,出征的军队中的所有人都得到了宽宥,没有人受到处罚。
B.陈泰率领雍州与并州的联军讨伐胡人,结果战败。
C.王基讨伐诸葛诞时,军队“人心摇荡”,但他凭借自己的“深算利害”,最终取得了胜利。
D.作者认为曹、马同然奸诈,但他们用兵之时能够笼络人心,让将士乐于为其效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B
3.D
4.(1)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请求转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
  (2)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这应该归罪于他自己,他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曹马①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乞者赵生传
苏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家本代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乌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存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岁,生来见予——莫:同“暮”,年末
B.僧逾分,吏物故耳——暴:糟蹋
C.自此知生非挟术——特:特别
D.居兴国,骏骡——畜:饲养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     )
①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②吾意欲见君耳
③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④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⑤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⑥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太守法,经常蓬头垢面,好饮酒,酒醉就打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
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停止为官之心,怕他心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
C.作者被贬居住在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访,与之探讨夜游太山、出入阴阳两界的“邪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
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愤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吴元年召议礼仪,除中书考功博士。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 “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种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一日览牒,有青蛙立案上,鼎曰:“蛙非黎异乎?果异,止勿动。”蛙果勿动,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
  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寻进副使,徙晋王府右傅。坐累左迁,复授王府参军,召为刑部主事。
  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帝闻,悼惜,命葬之黄羊川,立祠,以所食俸给其家。(选自《明史》,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愈镇江西,延见——数:多次
B.帝遣御史之——廉:廉洁
C.复以细烦御史——故:事情
D.鼎欲官吏利弊——稽:考查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熊鼎政绩的一组是(     )
①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②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③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④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
⑤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友谅胁迫熊鼎投降,他不加理睬;皇帝要授予熊鼎官职,他不为所动,等到为母亲守孝期满,他才到了京城。
B.当耿忠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后,在已经颁布大赦令的前提下,皇帝仍要派遣御史去查访,这引起熊鼎的不满,并极力进谏,最终使皇帝改变了决定。
C.熊鼎治理台、温时,大力打击那些残暴凶恶的伪官悍将,使老百姓安居。他治理山东时,又采取郡县各备两份日历的办法来考查官吏。
D.熊鼎担任岐宁卫经历后,却发觉敌寇是假投降,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将情况悄悄报告给了皇帝。虽然熊鼎事先已知此事,但到敌寇反叛后,他还是被敌寇***害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祖林子,宋征虏将军。父璞,淮南太守。璞元嘉末被诛,约幼潜窜,会赦免。既而流寓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能属文。
  起家奉朝请。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兴宗为郢州刺史,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尝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事之。”及为荆州,又为征西记室参军,带厥西令。兴宗卒,始为安西晋安王法曹参军,转外兵,并兼记室。入为尚书度支郎。
  初,高祖有憾于张稷,及稷卒,因与约言之。约曰:“尚书左仆射出作边州刺史,已往之事,何足复论。”帝以为婚家相为,大怒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乃辇归内殿。约惧,不觉高祖起,犹坐如初。及还,未至床,而凭空顿于户下,因病,梦齐和帝以剑断其舌。召巫视之,巫言如梦。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称禅代之事,不由己出。高祖遣上省医徐奘视约疾,还具以状闻。先此,约尝侍讌,值豫州献栗,径寸半,帝奇之,问曰:“栗事多少?”与约各疏所忆,少帝三事。出谓人曰:“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及闻赤章事,大怒,中使谴责者数焉,约惧遂卒。有司谥曰文,帝曰:“怀情不尽曰隐。”故改为“隐”云。所著《晋书》百一十卷,《宋书》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皆行于世。又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寤,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选自《梁书·沈约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笃志好学,昼夜不——倦:疲惫
B.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之——善:交好
C.而凭空于户下——顿:顿时
D.累千载而不——寤:领会、领悟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约惧遂卒”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璞元嘉末被诛,约幼潜窜
②帝以为婚家相为,大怒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
③及还,未至床,而凭空顿于户下
④初,高祖有憾于张稷,及稷卒,因与约言之
⑤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
⑥及闻赤章事,大怒,中使谴责者数焉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约在孤独、贫穷的流浪生活中,仍然好学不倦,昼夜不止,以至于他的母亲害怕他因劳生疾。
B.蔡兴宗听说沈约的才能,推荐他做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后来又推荐他做征西记室参军,带厥西令。 C.高祖和沈约谈论张稷的事时,沈约的回答触怒了高祖,他非常害怕,梦到高祖用剑割断了他的舌头。 D.沈约撰写了《四声谱》,并且认为以前的词人都不明白,只有自己穷尽了其中的妙旨,自称这是入神之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能属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辇归内殿。约惧,不觉高祖起,犹坐如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周东迁失计
【宋】苏轼
  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
  苏子曰: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自平王至于亡,非有大无道者也。即灵王之神圣,诸侯服享,然终以不振,则东迁之过也。昔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成王、周公复增营之,周公既没,盖君陈、毕公更居焉,以重王室而已,非有意于迁也。周公欲葬成周,而成王葬之毕,此岂有意于迁哉?
  今夫富民之家,所以遗其子孙者,田宅而已。不幸而有败,至于乞假以生可也,然终不可议田宅。今平王举文、武、成、康之业而大弃之,此一败而粥田宅者也。夏、商之王,皆五六百年,其先王之德无以过周,而后王之败亦不减幽、厉,然至于桀、纣而后亡。其未亡也,天下宗之,不如东周之名存而实亡也。是何也?则不粥田宅之效也。
  盘庚之迁也,复殷之旧也。古公迁于岐,方是时,周人如狄人也,逐水草而居,岂所难哉?卫文公东徙渡河,恃齐而存耳。齐迁临淄,晋迁于绛、于新田,皆其盛时,非有所畏也。其余避寇而迁都,未有不亡;虽不即亡,未有能复振者也。
  春秋时楚大饥,群蛮叛之,申、息之北门不启。楚人谋徙于阪高。蔿贾曰:“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于是乎以秦人巴人灭庸,而楚始大。苏峻之乱,晋几亡矣,宗庙宫室尽为灰烬。温峤欲迁都豫章,三吴之豪欲迁会稽,将从之矣,独王导不可,曰:“金陵,王者之都也。且北寇方强,一旦示弱,窜于蛮越,望实皆丧矣!”乃不果迁,而晋复安。贤哉导也,可谓能定大事矣!嗟夫,平王之初,周虽不如楚强,顾不愈于东晋之微乎?使平王有一王导,定不迁之计,收丰、镐之遗民,修文、武、成、康之政,以形势临东诸侯,齐、晋虽强,未敢贰也,而秦何自霸哉?故曰: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有删改)
  【注】①君陈、毕公:君陈,周公旦之子;毕公,周文王第十五子。②成周:西周时期的东都,东周时期为王都,又称洛邑。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有如东迁之者也——缪:通“谬”,错误
B.至于乞以生可也——假:借
C.齐而存耳——恃:依靠
D.文、武、成、康之政——修:修改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说明周平王不应该“东迁”的一组是(     )
①灵王之神圣,诸侯服享,然终以不振
②举文、武、成、康之业而大弃之,此一败而粥田宅者也
③避寇而迁都,未有不亡;虽不即亡,未有能复振者也
④周人如狄人也,逐水草而居
⑤金陵,王者之都也
⑥平王之初,周虽不如楚强,顾不愈于东晋之微乎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成王、周公虽然重视洛邑,但是都没有迁都洛邑的打算。
B.周平王迁都洛邑,放弃了祖宗基业,导致了东周名存实亡。
C.举齐、晋迁都之例,是为了说明即使是在强盛的时候迁都,国家也会衰亡。
D.周平王如果不迁都,采取正确的措施,秦国就没有称霸的机会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苏峻之乱,晋几亡矣,宗庙宫室尽为灰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王之初,周虽不如楚强,顾不愈于东晋之微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柔字德刚,易州定兴人,世力农。柔少慷慨,尚气节,善骑射,以豪侠称。金贞祜间,河北盗起,柔聚族党保西山东流寨,选壮士,结队伍以自卫,盗不敢犯。郡人张信,假柔声势,纳流人女为妻,柔鞭信百,而还其女。信憾之,谋结党害柔。未几,信有罪当诛,柔救之得免,于是骁勇之士,多慕义从之。
  中都经略使苗道润表其才,加昭毅大将军。继而道润为其副贾瑀所***,瑀遣使以好辞来告曰:“吾得除道润者,以君不助兵故也。”柔怒叱使者曰:“瑀***吾所事,吾食瑀肉且未足快意,反以此言相戏耶!”遂移檄道润部曲,会易州军市川,誓众为之复仇,众皆感泣。
  戊寅,国兵出紫荆口,柔率所部逆战于狼牙岭,马蹶被执,遂以众降,太祖还其旧职,得以便宜行事。柔招集部曲,攻破贾瑀于孔山,诛瑀,剖其心祭道润。
  金真定帅武仙,会兵数万来攻,柔以兵数百,出奇迎战,大破之。乘胜攻完州,下之,获州佐甄全。全慷慨就戮,柔义而释之,且升为守,使将部曲以从。既而中山叛,柔引兵围之,与仙将葛铁论战于新乐,流矢中柔颔,折其二齿,拔矢以战,斩首数千级,擒藁城令刘成,遂拔中山。略地至鼓城,单骑入城,喻以祸福,城遂降。方献捷于行在所,行次宣德,而易州军叛,逐其守卢应妻子,据西山马头寨。柔闻之,即弃辎重还,出奇计破其寨,而诛叛者,归其妻子。
  壬辰,从睿宗伐金。围汴京,柔军于城西北,金兵屡出拒战,柔单骑陷阵,出入数四,金人莫能支。其臣崔立以汴京降,柔于金帛一无所取,独入史馆,取《金实录》并秘府图书;访求耆德及燕赵故族十余家,卫送北归。入朝,太宗历数其战功,升军民万户。
  甲寅,移镇亳州。环亳皆水,非舟楫不达,柔甃【注】城壁为桥梁属汴堤,以通商贾之利;复建孔子庙,设校官弟子员。入奏,帝悦,赐衣一袭、翎根甲一、金符九、银符十九,颁将校之有功者。(选自《元史·张柔列传》,有删节)
  【注】甃(zhòu):砌井壁。泛指用砖砌物。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柔声势,纳流人女为妻——假:凭借
B.以祸福,城遂降——喻:开导,晓喻
C.行宣德,而易州军叛——次:止,停留
D.柔甃城壁为桥梁汴堤——属:属于,隶属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张柔“义”的一组是(     )
①柔聚族党保西山东流寨,选壮士,结队伍以自卫,盗不敢犯
②郡人张信,假柔声势,纳流人女为妻,柔鞭信百,而还其女
③遂移檄道润部曲,会易州军市川,誓众为之复仇,众皆感泣
④流矢中柔颔,折其二齿,拔矢以战,斩首数千级,擒藁城令刘成,遂拔中山
⑤访求耆德及燕赵故族十余家,卫送北归
⑥柔甃城壁为桥梁属汴堤,以通商贾之利;复建孔子庙,设校官弟子员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祐年间,张信强占民女为妻,张柔重重惩罚了他并放还民女。后来,张信出事,张柔却又救了他,从而赢得了骁勇之士的仰慕。
B.张柔经苗道润推荐升任昭毅大将军,后来苗道润为贾瑀所害,贾瑀却想借此讨好张柔,遭张柔当面痛斥;后来张柔在孔山打败贾瑀,为苗道润报了仇。
C.在平定中山叛乱时,张柔率部与武仙的部将葛铁铨在新乐交战,张柔被流箭射中了下巴,他拔出箭后继续率军作战,大获全胜。
D.张柔镇守亳州时,根据毫州四面环水的特点,修建桥梁,以利通商;又修建孔子庙,设立学校。他因此而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瑀***吾所事,吾食瑀肉且未足快意,反以此言相戏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慷慨就戮,柔义而释之,且升为守,使将部曲以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