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书杭检讨遗事【清】洪亮吉  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少举于乡。乾隆元年,以鸿博科官翰林院检讨。先生性伉爽①,能面责人过,同官皆严...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3 期中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书杭检讨遗事
【清】洪亮吉
  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少举于乡。乾隆元年,以鸿博科官翰林院检讨。先生性伉爽,能面责人过,同官皆严惮之。乾隆中叶,上思得直言及通达治体者,特设阳城马周科试翰林等官,先生预焉。日未中,已得数千言,语过戆直,末又言:“满洲人官督抚者过多。”触上怒,抵其卷于地者再,已,复取视之。时先生试毕,意得甚,方趋同官寓邸食,忽内传片纸出,言罪且不测。同官恐,促先生急归。先生笑曰:“即罪当伏法,有都市在,必不污君一片地也,何恐?”寻得旨放归。
  先生家故不丰,以授徒自给。主扬州安定书院者几十年,以实学课士子,暇即闭户著书,不预外事。又疏懒甚,或频月不衣冠。性顾嗜钱,每馆俸所入,必选官板之大者,以索贯之,积床下,或至尺许。其幺么破碎及私铸者,方以市物,两手非墨污即铜绿。然先生虽若有钱癖,尝见一商人获罪鹾使,非先生莫能解,夜半走先生所乞救,并置重金案上,先生掷出之,不顾。
  最不喜读邸报,里居二十年,同岁或积官至大学士、尚书、总督,先生不知也。岁戊子,刘文定纶适服阕,特旨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内召,过扬州访先生。先生见其服冠,诧曰:“汝今何官?”曰:“不敢欺,参预阁务者已数年矣。”先生谑之曰:“汝吴下少年耳,亦入阁办事耶?”哄堂笑,乃别。
  先生一岁必两归钱塘,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左近望仙桥下。时钱文敏维城视学浙中,词馆后进也。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头踏过桥下,文敏已从舆中望见先生,短葛衣,持蕉扇,与诸少年博正酣。文敏即出舆揖曰:“前辈在此乎?”时先生以扇自障,业知不可掩,即回面语曰:“汝已见我耶?”文敏曰:“正诣宅谒前辈耳。”曰:“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始寻道反。文敏去,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惊问曰:“汝何人?学使见敬若此。”曰:“我衙门中后辈耳。”遂不告姓名去。(选自《虞初续新志》)
  【注】①伉爽:刚直豪爽。②阳城马周科:选取直言御史的考试(马周,唐代监察御史,以直言名)。③幺么:微小。④鹾(cuó)使:盐运使。⑤邸报:朝廷官报。⑥头:临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罪当伏法,有市在——都:大
B.性嗜钱,每馆俸所入——顾:仅、只是
C.夜半走先生所乞救,并置重金上——案:桌子
D.始道反——寻:沿着、顺着
2.下列各项中,加粗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先生性伉爽,能责人过
B.满洲人督抚者过多
C.又疏懒甚,或频月不
D.文敏已从舆中望见先生,短葛衣,持蕉扇
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汝吴下少年耳
A.必选官板之大者
B.与里中少年博左近望仙桥下
C.时钱文敏维城视学浙中,词馆后进也
D.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杭世骏参加了皇帝举办的阳城马周科考试,他才思敏捷,言语憨直,直刺朝廷重满轻汉的弊病,触怒了皇帝,但最终只是被放归乡里。
B.杭世骏家境原本就不富裕,因此对钱有特殊的癖好,在教学、著书之余就喜欢把玩铜钱,买东西时手上总是沾满了铜绿。
C.杭世骏不喜欢读朝廷官报,又长期住在家乡,同年登科的人升官了,他也不知道。刘纶服丧期满回京,路过扬州拜访他,他才知道刘纶已经入阁了。
D.杭世骏每年都会回钱塘两次,回去后无所事事,就跟同乡的年轻人赌博,有一次他赌得正高兴时,正好遇到了来访的钱维城,杭世骏尴尬不已。
答案
1.A
2.A
3.C
4.B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书杭检讨遗事【清】洪亮吉  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少举于乡。乾隆元年,以鸿博科官翰林院检讨。先生性伉爽①,能面责人过,同官皆严】;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报刘一丈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勿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选自《宗子相集》卷十四)
  【注】①刘一丈:即刘玠,字国珍,号墀石,扬州兴化人,是宗臣父亲宗周的好朋友。少负隽才,屡试不第,遂无意仕进,以布衣殁于乡里。②刺:名帖,名片。③岁时:一年四季。伏腊:本指古代两种祭祀名,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后来泛指节日。④褊:狭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中情意甚——殷:深厚
B.且虚言——状:样子,状态
C.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间:有时
D.论长者不欲轻弃之——亡:无,不要
2.下列句子直接陈述了“世所谓上下相孚”的一组是(     )
①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②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
③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
④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勿阻我也
⑤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
⑥闻者亦心计交赞之
A.①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一丈勉励宗臣要“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而宗臣认为世风日下,难以践行。
B.权贵家的守门人总是趁机敲诈甚至恶意侮辱那些巴结权贵的无耻小人。
C.巴结权贵的人见到权贵时惶恐不已,行贿成功离开后又夸夸其谈,向人炫耀。
D.全文以回信的形式,重点描绘了官场谄媚无耻、贪污受贿等污秽、丑恶的现象。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明】李贽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曚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选自《续焚书》)
1.请翻译加粗的词。
(1)儒先亿度而言之——亿度:__________
(2)不曰“诵其言”——徒:__________
(3)既从众而之——圣:__________
2.世人为什么把孔子看作大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末作者说自己“从众事孔子”有什么深刻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节选)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沐浴:蒙受
B、本图宦达,不名节——矜:注重
C、但以刘日西山——薄:迫近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希冀:企图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臣供养无主
B、但刘日薄西山
C、是区区不能废远
D、登东皋舒啸
3、下面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的第一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窘境,语气恳切,感情真挚。
B、选文第二段一开始援引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作为上表陈情的依据,既巧妙又得体。
C、“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一组形象性的描述,语言精当,引起了晋武帝对李密的同情之心。
D、“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这样说是怕晋武帝怀疑自己拒不出仕是以节自夸。
4、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四)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 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 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 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焉——叹:叹惜
B、夫以近——夷:平安
C、其能讥之乎——孰:怎么
D、而人之所至焉——罕:少
2、对“以”“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无物以相之
③ 其孰能讥之乎
④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一项是(     )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B、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D、其孰能讥之乎?
4、下列对这段文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有“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有“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赞扬古人求思之深,也惋惜他们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
D、平坦和近的地方,浏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5、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