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  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屯。况阳春召...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  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屯。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以也             良:确实。     
B.大块我以文章       假:给。     
C.赏未已            幽:幽雅景致。     
D.天伦之乐事        序:序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况阳春召我烟景                 
②开琼筵坐花     
③险远,则至者少                 
④良有也     
A.①句和④句相同,②句和③句相同。     
B.①句和④句相同,②句和③句不同。     
C.①句和④句不同,②句和③句相同。     
D.①句和④句不同,②句和③句不同。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一语借用《庄子·刻意》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无限,今晚要尽情欢乐。   
B.从“浮生若梦”到“秉烛夜游”,表达的是及时行乐,在宴会上尽情欢乐的思想感情。   
C.全文虽然写了如诗如画的美景,又畅叙天伦之乐,但读起来感到低沉,充满消极的思想。   
D.“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成为万口传诵的名句,一方面体现了春景的特色,另一方面将审美的主体拟人化,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思想感情。
4.用斜线(/)给下列文段断句。 根 壮 则 梗 地 脉 耗 阳 气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滋 叶 大 则 阴 翳 蒙  碍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畅 以 茂 又 其材 拳 曲 臃 肿 疏 轻 而 不 坚
5.尽管这篇序中出观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字句,但读完全文,我们并没有消极之感。这是为什么?请探究其原因。(200字左右)
                                                                                                           


答案
1.D      
2.D       
3.B
4.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
5.示例:李白所处的时代是盛唐,那是封建主义达到最强,民族自信最强,积极乐观的时期。李白骨子坐充满的是盛唐和内豪之情,他乐观、韶达,他认为这是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光阴,“秉烛夜游”。他认为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召唤和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一同歌咏,高谈,观月饮洒,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本文写于兄弟们夜宴,“欢乐”才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再加之下文写到的如诗如画的春景,众人宴饮的痛快,作诗罚酒的雅兴,无不显示出欢乐的景象,何来消极呢?因此,我们读这篇小序,感到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  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屯。况阳春召】;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
  【注】①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言辞浅近,听者容易入耳;含义深远,教育价值自然就大,孟子把它作为“善言”的标准是很有道理的。
B.孟子所谓的“善道”有两条标准,一是理解掌握不难,二是施行运用的作用广大。
C.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注重自身的修养,从主动替别人耕田这样的小事做起,他就具有了君子的操守。
D.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很多,对自己的要求却很低,这是世俗之人的通病。
(2)下面选段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成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馨钦其节俭,乃从竹屏风、缔绺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
  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日景。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á):人名。④缔络(chī xì):葛布的统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有以良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附            款:款待   
C.是岁,大有              年:收成   
D.诏祥与宇文贵兵讨之            总:统领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    )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   
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⑥惨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警的钦敬。   
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人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士众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节选自《宋书·朱修之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谓不尔祖矣——忝:辱没
B.以宗室女——妻:妻子
C.累江夏内史——迁:升职
D.时竺超民义宣——执:捉拿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 )
①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②修之潜谋南归
③复欲率南人窃发
④而遣使陈诚于帝
⑤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⑥凡所赠贶,一无所受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B.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方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C.在平定义宣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道路,让他无功而返,最终***了被竺超民抓住的义宣。
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人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画网巾注先生传
(清)戴名世
  顺治二年,新令剃发更衣冠,不从者死。于是士民以违令死者不可胜数,而画网巾先生事尤奇。先生者,其姓名爵里皆不可得而知者也,携仆二人,皆仍明时衣冠,匿迹于邵武、光泽山寺中。事颇闻于外,而光泽守将吴镇使人掩捕之,逮送邵武守将池凤阳。凤阳皆去其网巾,留于军中,戒部卒谨守之。先生既失网巾.盥栉毕.谓二仆曰:“衣冠者,历代各有定制,至网巾则我太祖高皇帝创为之也。今吾遭国破即死,讵可忘祖制乎!汝曹取笔墨来,为我画网巾额上。”于是二仆为先生画网巾,画已,乃加冠,二仆亦互相画也,日以为常。军中皆哗笑之,而先生无姓名,人皆呼之曰“画网巾”云。
  岁庚寅夏,四营兵溃于邵武之禾坪,池风阳诡称先生为阵俘,献之提督杨名高。名高军至泰宁,从槛车中出先生,谓之曰:“若及今降我,犹可以免死。”先生曰:“吾旧识王之纲,当就彼决之。”王之纲者,福建总兵,破四营有功者也。名高喜,使往之纲所。之纲曰:“吾固不识若也。”先生曰:“吾亦不识若也,今特就若死耳。”之纲穷诘其姓名,先生曰:“吾忠未能报国,留姓名则辱国;危不即致身,留姓名则辱身。军中呼我为画网巾,即以此为吾姓名可矣。”之纲曰:“天下事已大定,吾本明朝总兵,徒以识时变,知天命,至今日不失富贵。若一匹夫,倔强死,何益?且夫改制易服,自前世已然。”因指其发而诟之曰:“此种种者而不肯去,何也?”先生曰:“吾于网巾且不忍去.况发耶!”之纲怒,命卒先斩其二仆。群卒前摔之,二仆嗔目叱曰:“吾二人岂惜死者!顾死亦有礼,当一辞吾主人而死耳。”于是向先生拜,且锌曰:“奴等得事扫除泉下也!”乃欣然受刃。之纲复谓先生曰:“若岂有所负耶?义死虽亦佳,何执之坚也。”先生曰:“吾何负?负吾君耳。一筹莫效而束手就擒,与婢妾何异,又以此易节烈名,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负义者,故耻不自述也。”遂被戮于泰宁之杉津。泰宁诸生谢韩葬其骸于郊外杉窝山,题曰“画网巾先生之墓”,而岁时上冢致祭不辍。注:网巾:以丝结网为巾,用以裹发,始于明代。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盟毕        栉:梳头。    
B.之纲穷其姓名       诘:追问。   
C.死亦有礼        顾:回头。    
D.一莫效而束手就擒        筹:谋略。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画已,加冠        今其智反不能及   
B.夫改制易服        不出,火尽   
C.指其发而诟之曰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命卒先斩二仆         泰宁诸生谢韩葬骸于郊外杉窝山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从槛车中出先生              把先生从囚车里放出来   
B.危不即致身                  国家危难之时不能立即保全自己   
C.奴等得事扫除泉下也          我们能够在黄泉之下为您做打扫、清除的事了   
D.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负义者          我耻笑古今以来按照一舣人的做法而背弃节义的人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许多人都因为违反剃发的命令而被***的情况下,画网巾先生仍然坚持头戴网巾,体现顾念旧国的忠贞品格。   
B.画网巾先生因与王之纲是旧日相识,要求在死前见到他,是想要当面训斥他不顾忠义、背叛故国的可耻行径。   
C.文章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先以二仆互画网巾来侧面表现主人气节,后以二仆慷慨就义为先生从容赴死作铺垫。   
D.作者在这篇人物小传中通过刻画人物的言行,不仅塑造了感人至深的义士形象,而且表达了自己的褒贬与爱憎。
5.面对改朝换代,“画网巾先生”的行为特出,你是怎样看待“画网巾”的行为的?(200字左右)
                                                                                   
6.用斜线(/)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选自《贞观政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孟子·告子章句上》)
  【注】①檟:梧桐。檟(jiǎ):即楸树,也是一种木质很好的树。②樲(èr):酸枣。棘:荆棘。③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④适。通啻”(chì),仅仅,只。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都爱护,看一个人对身体的护养好不好,应该看他注重的是身体的哪一部分。
B.孟子认为作为一位园艺师,就不应舍弃梧桐楸树,却去培养酸枣荆棘,同样的道理,人们不能为护养一根指头而失去整个肩背。
C.孟子指出,身体的组成部分分为大的即重要的部分和小的即次要的部分,只晓得吃喝、护养小的部分而失去大的部分的人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鄙视。
D.孟子主张一个人的吃喝不要只为了护养那一尺一寸的肌肤,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否则,他将失去一些更为重要、更为可贵的东西。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说的也是取舍的道理,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你对“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