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 题。市隐斋记         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南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 题。
市隐斋记

         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 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 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日‘我隐者也’而可乎? 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之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 焉用文之? 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贞佑丙子十二月某日,河东元某写。
(选自商务印书馆《遗山先生文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得君作记    渠:他
B.谓初之士      机:机巧
C.肩以入市      胁:缩敛  
D.利嘴长        距:距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其以我故为    如吾衰者,其能久存乎
B.无不在          胡为遑遑欲何之
C.何不二价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D.君归试言问之    吾骑马挟矢助战
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简要叙述李生与娄公的关系及娄公的身份,点出写作本文的缘由,并为下文的议论作好了铺垫。
B.作者对小隐和大隐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小隐和大隐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而隐于何处是区分小隐和大隐的重要标志。
C.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这是,未必皆大隐。
D.篇末借韩伯休的故事,旨在把韩伯休与娄公对照,同时作者也指出命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D
2.B
3.B
4.(1)信仰正道不坚定,(为了)不看见能够引起贪念的外物,使内心不乱。(信道、笃、可欲)
(2)(追求)清廉和清高,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你怀疑什么呢?(夫、所以、焉、“何疑”倒装)
(3)言语,是身体行动的装饰,身将隐居,怎么用言语来装饰呢?(文、焉、疑问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 题。市隐斋记         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掌王府书记,日见信任。邢州当要冲,初分二千户为勋臣食邑,岁遣人监领,皆不知抚治,征求百出,民弗堪命。或诉于王府。文谦与秉忠言于世祖曰:“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于是乃选近侍脱兀脱、尚书刘隶、侍郎李简往。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谦发之。    
  岁辛亥,宪宗即位。文谦与秉忠数以时务所当先者言于世祖,悉施行之。世祖征大理,国主高祥拒命,***信使遁去。世祖怒,将屠其城。文谦与秉忠、姚枢谏曰:“***使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由是大理之民赖以全活。己未,世祖帅师伐宋,文谦与秉忠言:“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世祖曰:“期与卿等守此言。”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立中书省,首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文谦为左丞。建立纲纪,讲明利病,以安国便民为务。诏令一出,天下有太平之望。而文统素忌谦,谟(谋划)谋之际屡相可否,积不能平,文谦遽求出,诏以本官行大名等路宣抚司事。临发,语文统曰:“民困日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文统曰:“上新即位,国家经费止仰税赋,苟复减损,何以供给?”文谦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俟时和岁丰,取之未晚也。”于是蠲(juān免除)常赋什之四,商酒税什之二。文谦蚤从刘秉忠,洞究术数;晚交许衡,尤粹于义理之学。为人刚明简重,几所陈于上前,莫非尧、舜仁义之道。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家惟藏书数万卷。尤以引荐人材为己任,时论益以是多之。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见,应对旨     称:符合
B.命掌王府书记,日信任 见:看见
C.施行之        悉:全、都 
D.时论益以是之     多:称赞、重视
2.全都能体现张文谦以尧舜仁义之道劝谏皇上的一项是(  )
①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
②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盍择人往治之。
③***使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
④分命诸将毋妄***,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⑤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
⑥民困日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语句句读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B.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C.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D.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之洞传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年十六,举乡试第一。同治二年,成进士,延对策不循常式。六年,充浙江乡试副考官,旋督湖北学政。所取 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之洞以文儒致清要,遇事敢为大言。俄人议归伊犁,与使俄大臣崇厚订新约十八条。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疏上,乃褫崇厚职治罪。
  之洞耻言和,则阴自图强,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疏请大治水师,岁提专款购兵舰。复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
  会海军衙门奏请修京通铁路,台谏争陈铁路之害,请停办。翁同龢等请试修边地,使用兵;徐会沣请改修德州济宁路,利漕运。之洞议曰:“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今宜自京外卢沟桥起,经河南以达湖北汉口填。此干路枢纽,中国大利所萃也。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自河以南,则东引淮、吴,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其便利有数端:内处腹地,无虑引敌,利一;原野广漠,坟庐易避,利二;厂盛站多,役夫贾客可舍旧图新,利三;以一路控八九省之衢,人货辐辏,足裕饷源,利四;近畿有事,淮、楚精兵崇朝可集,利五;太原旺煤铁,运行便则开采必多,利六;海上用兵,漕运无梗,利七。有此七利,分段分年成之。”得旨报可,遂有移楚之命。大冶产铁,江西萍乡产煤,之洞乃奏开炼铁厂汉阳大别山下,资路用,兼设枪炮钢药专厂。由是湖北财赋称饶,土木工作亦日兴矣。
  时国威新挫,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之洞言:“废时文,非废五经、四书也,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否则国家重教之旨不显,必致不读经文,背道忘本,非细故也。今宜首场试史论及本朝政法,二场试时务,三场以经义终焉。各随场去留而层递取之,庶少流弊。”
  二十八年,充督办商务大臣,再暑两江总督。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立刻罢之。德宗暨慈禧皇太后相继崩,醇亲王载沣监国摄政。议立海军,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争之不得。移疾,遂卒,年七十三,朝野震悼。赠太保,谥文襄。
  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爱才好客,名流文士争趋之。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云。
  [注释]井陉、洛口,皆地名,当时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进士,对策不循常式       廷: 朝廷
B.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   声息:音信消息
C.以一路控八九省之衙,人货辐辏    辐辏:集中
D.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 绝人:超过
2.全部表现张之洞“遇事敢为大言(独到的见解)”的一项是(     )
①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
②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
③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
④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
⑤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立刻罢之
⑥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之洞力主修筑铁路,以运送货物,发展经济。建议修筑一条贯穿南北的枢纽干道,并充分论证了修筑这条铁路的效益及有利条件。
B.张之洞主张科举取士,反对废除“四书”“五经”,认为如果不读经典,必然导致国家教育背离正道,这显示了他思想上的保守。
C.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为官数十年,颇有作为,清正廉洁,不治家产,而且保护人才,在名流文士中有良好的口碑。
D.张之洞致力于国家主权的独立,坚决制止了崇厚与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军备防务和文教事业同时并举,谋求国家的强盛。
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取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文中加粗的一句话断句。
之 洞 短 身 巨 髯 风 仪 峻 整 莅 官 所 至 必 有 兴 作 务 宏 大 不 问 费 多 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黄冈竹楼记
宋·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屋皆然          比屋:比一比这些屋子。
B.幽阒辽夐,不可状     具,同“俱”,副词,全,都,详细地。
C.亦谪居之胜概也       胜概:往事,美景。
D.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但,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叙写作者谪居竹楼的乐趣的一组是(      )
①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②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③焚香默坐,清遣世虑
④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⑤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⑥宜鼓琴,琴调虚畅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描绘了竹楼清幽的环境,表现作者潇洒淡泊的生活情趣和被贬后豁达自适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不满的情绪。
B.文章引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四座历史上有名的高楼与竹楼作对比,表明作者喜爱竹楼、甘愿清苦、鄙夷声色、不慕荣华的高尚情怀。
C.本文详略得当,文章先略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再详写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竹楼内所适宜做的事情:夏听急雨、冬听密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
D.文中多用排比,着力渲染,叙中夹议,寓情于景,特别是对于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各具特色,极富诗意。
4.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粗的句子断句。
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励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宽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臱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于事者,着之篇末。   (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坟籍:古代典籍,泛指古书。
B.司徒黄琼,太常赵典举有道 辟:  征召。
C.后遭母,有至孝称 忧:  疾病。  
D.弟子以千数 数:计数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太“好学善友”和“鉴品士人”的一组是( )      
A.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B.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   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
C.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 皆有臱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D.   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太早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让他在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学识渊博,名动京师。
B.郭太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戴在头上,当时人们也学着他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到这种地步。
C.隐居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后来陈蕃、窦武遇害,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
D.郭林宗死,志同道合的人为他建墓碑,蔡邕写祭文,蔡表示郭林宗品行高尚,文章没有夸大其辞。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