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词。
(1)说也,人常疑之(            )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也(             )
(3)曰此鹳鹤也(            )
(4)余笑而不信也(            )
2.与“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中的“名”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B.余自齐安舟行临汝
C.可坐百人,中而多窍
D.左右欲相如
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释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②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
③得双石于潭上,扣聆之
④徐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文章的第二段写到了作者两次“笑”,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前后笑的各自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二段对石钟山周围环境的描写,其用意是为__________,也与文章结尾一段的“__________”一句形成照应。
答案
1.(1)这  (2)这样  (3)有人  (4)只是
2.D
3.A
4.①表示对石钟山这一说法的怀疑。
  ②表现自己探究到石钟山真正命名原委后的心满意足。
5.突出石钟山周围地理环境的险恶/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 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举秀才,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夫妻共乘薄笨车,出市买易,周用之外,辄以施人。为村里所诬,一年三输公调,求辄与之。有人尝认其所着屐,笑曰:“仆着之已败,令家中觅新者备君也。”此人后田中得所失屐,送还之,不肯复取。
  元嘉初,征为秘书郎,不就。临川王义庆、衡阳王义季镇江陵,并遣使存问。凝之答书,顿首称仆,不修民礼。人或讥焉。凝之曰:“昔老莱向楚王称仆,严陵亦抗礼光武,未闻巢、许称臣尧、舜。”时戴颙与衡阳王义季书,亦称仆。荆州年饥,义季虑凝之喂毙,饷钱十万。凝之大喜,将钱至市门,观有饥色者,悉分与之,俄顷立尽。性好山水,一旦携妻子泛江湖,隐居衡山之阳。登高岭,绝人迹,为小屋居之;采药服食,妻子皆从其志。元嘉二十 五年,卒,时年五十九。(选自《宋书·隐逸列传》 )
1.下列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州里其德行 重:看重。
B.并遣使问 存:保全。
C.一旦携妻子江湖 泛:渡、游。
D.登高岭,人迹 绝:断绝。
2.下列各组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闻道也固先乎吾
    非力不食
B. 村里所诬
    如姬公子泣
C. 仆着已败
    宋何罪
D. 此人后田中得失屐
    人之欲有甚于生
3.以下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说明刘凝之有“慷慨大度”的隐士风范的一组是(     )
①推家财与弟及兄子
②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③周用之外,辄以施人
④征为秘书郎,不就
⑤将钱至市门,观有饥色者,悉分与之
⑥登高岭,绝人迹,为小屋居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凝之羡慕老莱、严子陵的为人,一心向往山林,把家财全分给兄弟及侄子们,在野外立屋居住,自食其力。
B.妻子与刘凝之志同道合,把带来的陪嫁财产全分给亲朋好友,与凝之共度贫寒清苦之日。
C.临川王刘义庆、衡阳王刘义季镇守江陵时,一起派遣使者慰问刘凝之,刘凝之一一回书答谢。
D.荆州某年粮食歉收,刘义季担心刘凝之可能会饿死,便赠给他十万钱,刘凝之全部分给挨饿的人。
5.翻译下列各句。
(1)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用之外,辄以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妻子皆从其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  ②一以贯这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行走。   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   ⑤宰:家臣,总管。(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1.对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救陈,于城父               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乎                   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         病:痛苦
2.下列各组黑体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孔子用于楚,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耻师焉
B.于是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今君亡赵走燕
C.赐,志不远矣                         某所,母立于兹
D.人不我信也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予一以贯之
B. 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C. 吾何为于此
D. 人之不我行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已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夜(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 越国以(边邑)远
C.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 (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以为得之矣
3. 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
①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 既东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  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 ② 等到他在东边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B.  ① 您曾经 对晋君 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 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C.  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 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D.  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 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4. 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D. 越过秦国而把 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5.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 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
6. 下面是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其中正确的几项是(    )
A. 怀才不遇,牢***满腹 
B. 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C.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D. 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E. 不卑不亢,善于激将
F. 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7. 用原文填空:烛之武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表现出他能言善辩、智能过人。其说辞大体可分三个层次,二 、三层次中又可各分两小层意义:
第一小层:不卑不亢,引出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 小层:分析情势,说明利害:
a. 亡郑,对晋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存郑,对秦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小层:回顾历史,预见未来:
a. 过去,晋国曾过河拆桥,忘恩负义:___________________
 b. 将来,晋国必贪得无厌,进犯秦国: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②一以贯这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③率:行走。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⑤宰:家臣,总管。(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救陈,于城父            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乎               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       病:痛苦
2、下列各组加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孔子用于楚,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耻师焉
B.于是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今君亡赵走燕
C.赐,志不远矣                    某所,母立于兹
D.人不我信也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予一以贯之
B. 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C. 吾何为于此
D. 人之不我行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已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5、翻译下面句子。
(1)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苛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进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 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注,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 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厉:通“疠”,一种毒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虽死不   恨:仇恨。
B.女为说己者     容:打扮。
C.襄子乃豫让曰  数:责备。
D.不易邪         顾:难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居顷       ②久,目似瞑,意暇甚
B.①妻不识也   ②拔剑以击荆轲
C.①子之才     ②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D.①去事智伯   ②于是荆轲遂就车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
①去而事智 伯
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④我故国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豫让曾先后臣事几个主子,智伯对 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 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清扫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5.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