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劝学》节选,完成下面问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北京市期末题
阅读《劝学》节选,完成下面问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木直绳  中:______
②声非加也 疾:______   
③而闻者  彰:______
④而江河  绝: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蓝——而寒水   
B. 使然也——不如须臾所学也   
C.故木受绳直——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吾尝终日思矣
3. 把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所给文段中任选一段,结合该段内容分析比喻论证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中:合乎  
  ②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③彰:清楚  
  ④绝:横渡
2.C
3.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异,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第一段中作者用了一系列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来阐明学习的意义:即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禀性,能够使人获得知识,增长才干。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生动形象,且容易为人接受。
  第二段“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通过这些比喻来阐明学习的作用:利用外物,效果明显,学习能够弥补不足。(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劝学》节选,完成下面问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
1.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以臣之——名:命名
B.臣故牸牛——畜:养
C.公愚矣——诚:确实
D.管仲衿再拜曰——正:不偏斜
2.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3.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4.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修政”的内容是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洞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1.下列对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西山道口北(径直)
B.无土壤而生嘉树美  (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
C.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   (城上锯齿形的有孔的小墙)
D.有积石横当其   (边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一北而东       故楚乏南人而多石
B.无土壤生嘉树美箭       皆我有也,未始知西山之隆特
C.有洞若门       青麻头伏
D.一西出       则或咎欲出者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议论、抒情。
B.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述和议论,把自己怀才不遇、被贬在外的愤懑表现了出来。
C.作者描写了小石城山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并且感叹这样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却被弃置在偏远的地方,“不得一售其伎”。
D.文中“造物者”“神者”皆是指创造万物、有灵的上帝,作者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排解的矛盾问题拿来向上帝询问,不免带有一些颓废消极的感情色彩。
4.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洞若门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注】①丘:坟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两人坐——延:邀请
B.降跽过——谢:感谢
C.立恭宿别——过:拜访
D.而乐无乎此——加:超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遂扫石坐——弃甲曳兵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积土成山,风雨兴
C.乐无几乎——孰能讥之乎
D.遂李及道士别——今君廉颇同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①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            
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转折
C、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D、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
②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 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B、遂私见樊於期 / 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C、与燕督亢地图献秦王  / 为奈何   
D、今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太子丹恐惧            
B、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樊於期偏袒扼腕以进
④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将军”以促成其事。
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⑤翻译句子。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范子华有宠于晋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游其庭者侔于朝。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出行,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与言子华之名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商丘开先窘于饥寒,潜于牖北听之。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子华之门徒见商丘开年老力弱,面目黎黑,衣冠不检,莫不眲之。既而狎侮欺诒。亡所不为,商丘开常无愠容。
  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于众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商丘开以为信然,遂先投下,形若飞鸟,飏于地,肌骨无毁。范氏之党以为偶然,未讵怪也。因复指河曲之淫隈曰:“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商丘开复从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众方同疑。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华曰:“若能入火取锦者,从所得多少赏若。”商丘开往无难色,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范氏之党以为有道,乃共谢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诞子。子其愚我也,敢问其道。”商丘开曰:‘吾亡道。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誉范氏之势。吾诚之无二心,故不远而来。及来,以子党之言皆实也,唯恐诚之不至,行之不及。物无迕者,心一而已。今方知子党之诞我,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水火岂复可近哉?”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必下车而揖之。仲尼曰:“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商丘开信伪物犹不逆,况彼我皆诚哉?”    (取材于《列子·黄帝》)
  注释:①侔:(móu)等列,相等。②眲:(nè)轻视。③漫言:随口说。④淫隈:深水处。⑤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
1.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假粮荷畚之子华门——之:往,去     
B.遂与商丘开俱高台——乘:登上     
C.乃共之曰——谢:感谢     
D.今方知子党之我——诞:欺诈,戏弄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仕居三卿之右——必下车揖之     
B.范子华有宠晋君——游其庭者侔朝     
C.商丘开复而泳之——所得多少赏若     
D.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复指河曲之淫隈
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客)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     
B.(子华)能使存者亡,亡者存     
C.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二客)誉范氏之势     
D.水火岂复可近(我)哉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子华虽未做官,地位却高过三卿,到他家就等同于到了朝廷。     
B.商丘开被门客耍弄从高台跳下,去深水取珠,到大火中取锦。     
C.商丘开历险无恙,门客认为他是有道的神人,一起向他求教。     
D.商丘开认为自己的表现是因为心诚所致,了解真相后很后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