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姚思廉,字简之,雍州万年人。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能尽传家业,勤学寡欲,未尝言及家人产业。在陈为扬州主簿,入隋为汉王府参军,丁父忧解职...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姚思廉,字简之,雍州万年人。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能尽传家业,勤学寡欲,未尝言及家人产业。在陈为扬州主簿,入隋为汉王府参军,丁父忧解职。
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布列阶下。高祖闻而义之,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观者咸叹曰:“忠列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高祖受禅,授秦王文学。后太宗征徐圆朗,思廉时在洛阳,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因寄物三百段以遗之,书曰:“想节义之风,故有斯赠。”寻引为文学馆学士。太宗入春宫,迁太子洗马。
贞观初,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写其形像列于《十八学士图》,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三年,又受诏与秘书监魏徵同撰梁、陈二史。思廉又采谢炅等诸家梁史续成父书,并推究陈事,删益傅宰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徵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加通直散骑常侍。
思廉以藩邸之旧,深被礼遇,政有得失,常遣密奏之,思廉亦直言无隐。太宗将幸九成宫,思廉谏曰:“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甚切至。太宗谕曰:“朕有气疾,热便顿剧,固非情好游赏也。”因赐帛五十匹。九年,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十一年卒。太宗深悼惜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曰康,赐葬地于昭陵。
(选自《旧唐书·姚思廉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等不宜无礼于王      宜:应当
B.高祖闻而义之          义:认为……正直
C.会义师克京城          会:遭逢
D.寻引为文学馆学士      引:招来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姚思廉忠心至诚的一组是(    )
①能尽传家业,勤学寡欲               ②入隋为汉王府参军,丁父忧解职   
③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④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   
⑤常遣密奏之,思廉亦直言无隐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廉年少时跟随父亲学习汉史,能够完全继承父业,勤学寡欲。
B.遭遇义师平定京城,姚思廉忠勇兼备,言辞让众人叹服。
C.太宗征伐徐圆朗,在无意中谈到隋朝灭亡的史实时,便生发感慨,认为姚思廉的行为不逊于古代的仁人志士。
D.思廉虽然为二书的总论作了最后裁定,但其编次、删改,大都是魏徵的功劳,朝廷赐给了思廉彩绢五百段,并加官为通直散骑常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O分)
(1) 忠列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3分)
译文:                                
(2) 想节义之风,故有斯赠。寻引为文学馆学士。(3分)
译文:                                
                                     
(3) 思廉以藩邸之旧,深被礼遇,政有得失,常遣密奏之,思廉亦直言无隐。(4分)
译文:                                
答案

1.D(引:引荐。)
2.C(①是说姚思廉治学方面;②陈述姚思廉被任用又辞职的事情,排除这两项。)
3.D(依据原文可知D项将姚思廉与魏徵二人所做的事给弄反了。)
4.(1) 姚思廉是忠烈之士啊。仁义之人又有勇气,说的就是姚思廉吧!(3分)
(2) "怀念向往您的知节晓义的气度,故赠给您这些东西。"不久就引荐姚思廉为文学馆学士。(3分)
(3) 姚思廉因是秦王府旧僚,深受太宗礼遇,政策上有何过失不当之处,经常地让他秘密上奏,思廉也直言不隐。(4分)
【参考译文】
姚思廉,字简之,是雍州万年人。思廉年少时跟随父亲学习汉史,能够完全继承父业,他勤学寡欲,从来没有谈到有关家里财产之类的事情。姚思廉仕陈时为扬州主簿,入隋之后为汉王府参军,后因服父丧退职。
思廉后来成为代王杨侑的侍读,不久遭遇义师平定京城。代王的府僚纷纷逃奔,只有思廉陪伴代王,不离他的身旁。唐兵将登上王府殿堂,思廉厉声说道:“唐公高举正义之旗,本意在于安定王室,你们不应该对代王无礼。”大家都很敬服他的话,于是在殿堂的台阶下排列。高祖听到这件事后,认为思廉很正直,允许他扶持杨侑到顺阳阁下,他流着眼泪,行过拜礼,才离开了杨侑。看到这件事的人都感叹地说:“姚思廉是忠烈之士啊。仁义之人又有勇气,说的就是姚思廉吧!”
高祖即皇位之后,任命姚思廉为秦王府文学。后太宗征伐徐圆朗,思廉当时在洛阳,太宗曾无意中谈到隋朝灭亡的事情,(对姚思廉的行为)感慨万分说:“姚思廉不惧怕兵刃,敢于宣明大节,即使与古代的仁人志士相比,他也不差什么呀!”于是遣使赠给他物品三百件,并有书信,说:“怀念向往您的知节晓义的气度,故赠给您这些东西。”不久就引荐姚思廉为文学馆学士。太宗进入礼部之后,姚思廉被授官太子冼马。
贞观初年,姚思廉升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他的画像被收入《十八学士图》,朝廷又让文学褚亮为他作赞,歌颂道:“志向坚定,用心勤奋,所记君言,都是实录。临危不惧,殉身为义,古代余风,可励民俗。”贞观三年,姚思廉受诏与秘书监魏徵共同修撰梁、陈二史。思廉又在谢炅等诸家梁史的基础山续写完父亲未成之稿件,并对陈朝史事进行推究、删改,补充傅宰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徵虽然为二书的总论作了最后裁定,但其编次、删改,都是思廉的功劳,朝廷于是赐给思廉彩绢五百段,并加官为通直散骑常侍。
姚思廉因为是秦王府旧僚,深受太宗礼遇,政策上有何过失不当,经常地让他秘密上奏,思廉也直言不隐。太宗将巡幸九成宫,思廉谏道:“离宫游玩,是秦皇、汉武做的事,本不是尧、舜、、禹、汤这些圣明君主所做的事。”言辞非常恳切。太宗解释说:“朕有气疾,天气一热便会立刻加剧,并非我性情本身爱好游赏。”于是赐思廉帛五十匹。贞观九年,授思廉散骑常侍,赐爵为丰城县男。贞观十一年思廉去世。太宗深感悲伤和惋惜,以至停止朝事一天,追赠思廉为太常卿,谥号为“康”,并在昭陵一带赐给他墓地。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姚思廉,字简之,雍州万年人。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能尽传家业,勤学寡欲,未尝言及家人产业。在陈为扬州主簿,入隋为汉王府参军,丁父忧解职】;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罗士信,齐州历城人也。大业中,长白山贼王簿、左才相、孟让来寇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讨击。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日:“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士信怒,重著二甲,左右双鞬而上马,须陀壮而从之。击贼潍水之上。阵才列,士信驰至贼所,刺倒数人,斩一人首,掷于空中,用枪承之,戴以略阵。贼众愕然,无敢逼者;须陀因而奋击,贼众大溃。士信逐北,每***一人,辄劓其鼻而怀之;及还,则验鼻以表***贼之多少也。须陀甚加叹赏,以所乘马遗之,引置左右。每战,须陀先登,士信为副。炀帝遣使慰喻之,又令画工写须陀、士信战阵之图,上于内史。
及须陀为李密所***,士信随裴仁基率众归于密,署为总管。使统所部,随密击王世充。败,士信跃马突进,身中数矢,乃陷于世充军。世充知其骁勇,厚礼之,与同寝食。后世充破李密,得密将邴元真等,尽拜为将军,不复专重之。士信耻与为伍,率所部千余人奔于谷州。高祖以为陕州道行军总管,使图世充。及大军至洛阳,士信以兵围世充千金堡。中有大骂之者,士信怒,夜遣百余人将婴儿数十至于堡下,诈言“从东都来投罗总管”。因令婴儿啼染,既而佯惊日:“此千金堡,吾辈错矣!”忽然而去。堡中谓是东都逃人,遽出兵追之。士信伏兵于路,俟其开门,奋击大破之,***无遗类。世充平,擢授绛州总管,封剡国公。
寻从太宗击刘黑闼于河北,有洺水人以城来降,遣士信入城据守。贼悉众攻之甚急,遇雨雪,大军不得救,经数日,城陷,为贼所擒。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士信词色不屈,遂遇害,年二十。太宗闻而伤惜,购得其尸,葬之,谥日勇。士信初为裴仁基所礼,尝感其知己之恩,及东都平,遂以家财收敛,葬于北邙。又云:“我死后,当葬此墓侧。”及卒,果就仁基左而托葬焉。
(选自《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辄劓其鼻而怀之         怀:怀揣
B.世充知其骁勇,厚礼之   礼:以礼相待。
C.士信耻与为伍           耻:羞耻
D.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   活:让……活
2.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明罗士信英勇善战的一组是
①须陀壮而从之             ②贼众愕然,无敢逼者
③须陀因而奋击,贼众大溃   ④率所部千余人奔于谷州
⑤俟其开门,奋击大破之     ⑥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堕朝大业年间,长白山强盗王簿等人进攻齐郡,齐郡通守张须陀带领士兵讨伐打击。十四岁的罗士信在这次战役中一马当先,表现英勇。
B.张须陀非常欣赏罗士信,把乘坐的战马送给他,把他安排在身边。隋炀帝也派使者抚慰他们,又命人把二人作战的情形画出来呈报内史府。
C.千金堡一役,罗士信巧设计谋,让其自开堡门,冲进堡中,***得堡中鸡犬不留。王世充叛乱被平定后,罗士信被提升为绛州总管,封为剡国公。
D.罗士信在据守洺水城时,遭到刘黑闼大军的强攻,而天公又不作美,雨雪交加,致使唐朝大军不能前来救援,罗士信英勇战死,为国捐躯。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日:“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5分)
译文:                                
                                     
(2)士信初为裴仁基所礼,尝感其知己之恩,及东都平,遂以家财收敛,葬于北邙。(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焊,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之。解曰:“居邑屋而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③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柰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④解。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①阴贼:内心残忍。     ②嚼:把酒喝尽
③践更:秦汉时的和一种徭役    ④驩(huān):友好,交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
A.解使人微知贼处           微:暗中
B.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多:大多数
C.居邑屋而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修:善,美好
D.诸公以故严重之           重:推重
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郭解不喜炫耀的一组是            (   )
①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②公***之固当,吾儿不直
③乃夜去,不使人知
④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⑤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⑥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解虽然年少时为人残忍,也伤害过很多人,但后来就改变行为,能够非常友善地对待他人。
B.郭解姐姐家的孩子惹怒别人被刺身亡,郭解派人抓到凶手,了解了事实情况后公正处理了此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C.虽然郭解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较高,有时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到他那里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D.太史公认为相较于美名而言,人的相貌如何并不重要,能够长久被人称道的是美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译文:                                                                   
(2)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译文:                                                                   
(3)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首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曾祖齐,仕吴为名将。祖景,灭贼校尉。父邵,中书令,为孙皓所***,徒家属边郡。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著作郎陆机上疏荐循曰:“伏见武康令贺循德量邃茂,才鉴清远,服膺道素,风操凝峻,历试二城,刑政肃穆。前蒸阳令郭讷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循守下县,编名凡悴;讷归家巷,栖迟有年。皆出自新邦,朝无知己,居在遐外,志不自营,年时倏忽,而邈无阶绪,实州党愚智所为恨恨。臣等伏思台郎所以使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分显路,惠及外州而已。诚以庶士殊风,四方异俗,壅隔之害,远国益甚。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此乃众望所积,非但企及清途,苟充方选也。谨条资品,乞蒙简察。”久之,召补太子舍人。……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晋书•贺循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                     婴:婴儿
B.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课:考核
C.器识朗拔,通济敏悟                         拔:高大
D.谨条资品,乞蒙简察                         条:列举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贺循“刑政肃穆”和不能升迁原因的一组是(   )
A.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                     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B.言行进止,必以礼让                         居在遐外,志不自营
C.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壅隔之害,远国益甚
D.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                     出自新邦,朝无知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循小时候的言谈举止就不同凡响,做了官以后,以宽宏仁义为立身之本,从不讲究上级对他政绩上的考核。
B.武康当地风俗实行厚葬,遇到有忌讳的时日,就停殡不葬,贺循做了武康令以后,移风易俗,加以禁止,邻近的城邑都效法学习。
C.贺循长久不能晋升官职,陆机上疏推荐,对贺循大加赞扬,认为他完全可以做太子洗马或太子舍人,过了很久才被召补为太子舍人。
D.陈敏作乱的时候,要贺循做丹杨内史,贺循推说自己脚上有毛病,手不能握笔,还服下寒食散,披发露身来表示自己不能任用。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译文:                                
                                    
(2)居在遐外,志不自营,年时倏忽,而邈无阶绪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滕元发,字达道,东阳人。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举进士,廷试第三,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孙沔守杭,见而异之,曰:“奇才也,后当为贤将。”授以治剧守边之略。
召试,为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谏院,……拜御史中丞。
京师郡国地震,元发上疏指陈致灾之由,大臣不悦,出知秦州。神宗曰:“秦州,非联意也。”留不遣。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兴公感动,将去,泣之而别。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在草间住宿)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瘗死食饥,除田租,修堤障,察贪残,督资贼,北道遂安。除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历青州、应天府、齐、邓三州。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未行,改安州。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遂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功,谤书满箧;即墨何罪,毁言日闻。”神宗览之恻然,即以为湖州。
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元发至之八月,边遽来告,请八将皆防秋。元发曰:“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若其不来,四将足矣”。卒遣更休。防秋将惧,扣阁争之。元发指其颈曰:“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九上章争之。
以老力求淮南,乃为龙图阁学士,复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章敏。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察贪残,督盗贼             督,责罚
B.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     致,引来,招致
C.遂上章自讼                 讼,诉讼,打官司
D.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   敌,抵挡,抵抗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滕元发性格豪隽慷慨的一项是(3分)
①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     ②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
③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④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
⑤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     ⑥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范仲淹和孙沔看到滕元发都认为他是个有奇特才能的人,以后定将成为德才兼备的将领,在腾元发的“治边”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B.腾元发奉命担任地震灾区的安抚使,而对大量房屋坍塌,官员大都住在帐幕和草野中,人心浮动的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成功安抚百姓。
C.滕元发在给皇上的奏章中,以乐羊与即墨遭受毁谤为例,说明自己遭人中伤与排挤,引动皇上的悲伤同情之心,于是让他到湖州任职。
D.滕元发对形势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有时甚至不惜拼着性命来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凛然不可侵犯,因此,威行西北,被称为著名将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
译文:                                
                                    
(2)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
译文:                                
                                    
(3)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上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
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则***以灭口。绛捕置于法。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人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而甲已死。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绛命取僧系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问其故,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至击登闻鼓,皆不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
绛为官精明,然不苛暴。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擢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大水冒城,民庐荡析。绛出库钱,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流移者皆复业。又甓(pì砖)其城,因门为闸,以御湍涨。后人守其法。
后绛入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绛所至有威名,工于文辞,为流辈推许。虽在中书,而蕃夷书诏,犹多出其手。数请老,神宗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既得谢,帝眷眷命之曰:“卿可营居京师,朕当资币金,且便耆年仕进。”绛曰:“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敢冀赐邪?”既行,追赍白金千两,敕以蚤还。绛至吴逾岁,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诏。三年而薨,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师,谥曰章简。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绛命取僧系庑下              系:捆绑。
B. 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      博:斗殴
C. 因门为闸,以御湍涨          因:利用。
D. 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        寻:不久。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元绛“为官精明”和“不苛暴”的一组是
A. ①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
②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
B. ①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②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
C. ①绛捕置于法。
②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
D. ①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②既行,追赍白金千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绛的祖先本来不姓元,唐代末年,元绛曾祖父曾经为保卫乡里聚集众人,进入并据有了信州,后被杨氏打败,逃奔到杭州,改姓元。祖父在吴越做官,于是成为钱塘人。
B. 元绛任江宁推官时,上元县有甲乙二人酒醉后打架,甲夜里被人砍死了。甲的妻子说是乙砍的,告到里长那里,又抓着乙去到县衙。元绛最终查明真相,惩治了真凶。
C. 元绛任台州知府时,有一次台州城外发大水,百姓的房屋被冲倒。元绛就用砖头砌高城墙,利用城门作为水闸,用以抵御湍急暴涨的水流,后来的台州官员也都沿用这一方法。
D. 元绛不论在哪里做官都有很好的名声,并且擅长文辞,被当时的人推重赞赏。即使后来在内廷中任职,皇帝给蕃夷的诏书,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5分)
译文:                                
                                    
(2) 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