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罗士信,齐州历城人也。大业中,长白山贼王簿、左才相、孟让来寇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讨击。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日:“汝形容未胜...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罗士信,齐州历城人也。大业中,长白山贼王簿、左才相、孟让来寇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讨击。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日:“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士信怒,重著二甲,左右双鞬而上马,须陀壮而从之。击贼潍水之上。阵才列,士信驰至贼所,刺倒数人,斩一人首,掷于空中,用枪承之,戴以略阵。贼众愕然,无敢逼者;须陀因而奋击,贼众大溃。士信逐北,每***一人,辄劓其鼻而怀之;及还,则验鼻以表***贼之多少也。须陀甚加叹赏,以所乘马遗之,引置左右。每战,须陀先登,士信为副。炀帝遣使慰喻之,又令画工写须陀、士信战阵之图,上于内史。
及须陀为李密所***,士信随裴仁基率众归于密,署为总管。使统所部,随密击王世充。败,士信跃马突进,身中数矢,乃陷于世充军。世充知其骁勇,厚礼之,与同寝食。后世充破李密,得密将邴元真等,尽拜为将军,不复专重之。士信耻与为伍,率所部千余人奔于谷州。高祖以为陕州道行军总管,使图世充。及大军至洛阳,士信以兵围世充千金堡。中有大骂之者,士信怒,夜遣百余人将婴儿数十至于堡下,诈言“从东都来投罗总管”。因令婴儿啼染,既而佯惊日:“此千金堡,吾辈错矣!”忽然而去。堡中谓是东都逃人,遽出兵追之。士信伏兵于路,俟其开门,奋击大破之,***无遗类。世充平,擢授绛州总管,封剡国公。
寻从太宗击刘黑闼于河北,有洺水人以城来降,遣士信入城据守。贼悉众攻之甚急,遇雨雪,大军不得救,经数日,城陷,为贼所擒。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士信词色不屈,遂遇害,年二十。太宗闻而伤惜,购得其尸,葬之,谥日勇。士信初为裴仁基所礼,尝感其知己之恩,及东都平,遂以家财收敛,葬于北邙。又云:“我死后,当葬此墓侧。”及卒,果就仁基左而托葬焉。
(选自《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辄劓其鼻而怀之         怀:怀揣
B.世充知其骁勇,厚礼之   礼:以礼相待。
C.士信耻与为伍           耻:羞耻
D.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   活:让……活
2.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明罗士信英勇善战的一组是
①须陀壮而从之             ②贼众愕然,无敢逼者
③须陀因而奋击,贼众大溃   ④率所部千余人奔于谷州
⑤俟其开门,奋击大破之     ⑥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堕朝大业年间,长白山强盗王簿等人进攻齐郡,齐郡通守张须陀带领士兵讨伐打击。十四岁的罗士信在这次战役中一马当先,表现英勇。
B.张须陀非常欣赏罗士信,把乘坐的战马送给他,把他安排在身边。隋炀帝也派使者抚慰他们,又命人把二人作战的情形画出来呈报内史府。
C.千金堡一役,罗士信巧设计谋,让其自开堡门,冲进堡中,***得堡中鸡犬不留。王世充叛乱被平定后,罗士信被提升为绛州总管,封为剡国公。
D.罗士信在据守洺水城时,遭到刘黑闼大军的强攻,而天公又不作美,雨雪交加,致使唐朝大军不能前来救援,罗士信英勇战死,为国捐躯。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日:“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5分)
译文:                                
                                     
(2)士信初为裴仁基所礼,尝感其知己之恩,及东都平,遂以家财收敛,葬于北邙。(5分)
译文:                                
                                     
答案

1.C(耻: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耻”)
2.A(③正面写张须陀***敌;④正面写罗士信;⑤正面写罗士信)
3.D(不是“雨雪交加”,而是“下着雪”;“遇雨雪”中的“雨”是动词,译为“下”)
4.(1)罗士信才十四岁,坚决请求效力。张须陀说;“你身体不能够承受盔甲的重量,怎么可以上阵打仗呢!” (2)罗士信当初受到裴仁基以礼相待,曾经感激他的知遇之恩,等到东都平定后,就用自己的家财收殓裴仁基,将他埋葬在北邙。
【参考译文】
罗士信,齐州历城人。隋朝大业年间,长白山强盗王簿、左才相、孟让前来进攻齐郡,齐郡通守张须陀带领士兵讨伐打击。罗士信才十四岁,坚决请求效力。张须陀说:“你身体不能够承受盔甲的重量,怎么可以上阵打仗呢!”罗士信大怒,身穿两重盔甲,身体左右两边各挂一个箭袋上马,张须陀认为他雄壮于是让他紧跟着。他们在潍河边攻打强盗。士兵阵势刚排列好,罗士信骑马冲到敌阵中,刺倒数人,斩一人头.把人头向空中抛掷,用刀枪穿着人头,顶着它巡视敌阵。强盗们都非常惊愕,没有人敢接近他;张须陀趁机挥军冲击。强盗大败。罗士信追逐逃亡的强盗,每***一人,就割下他的鼻子揣在怀中;等到回到营帐中,就查验鼻子的数量来表示***强盗的多少。张须陀非常赞赏他,把乘坐的战马送给他,把他安排在身边。每次作战,张须陀做主帅,罗士信为副将。隋炀帝派使者抚慰他们,又命令画工把张须陀、罗士信作战的情形画出来呈报内史府。
等到张须陀被李密***死后,罗士信随裴仁基率领众人归附李密,李密任命他为总管。让他统领所率领的部属,跟随李密攻打王世充。失败后,罗士信跃马前冲,身上中了好几箭,于是陷身在王世充军中。王世充知道他作战骁勇。厚待他,和他同睡同吃。后来王世充打败李密,得到李密的大将邴元真等人,将这些人都任命为将军,不再专门重用罗士信。罗士信把与邴元真等人一道看作耻辱,率领所统帅的部属千余人奔往谷州。唐高祖李渊任用他为陕州道行军总管,命令他攻打王世充。等到罗士信大军到洛阳,他突然用兵包围了王世充驻扎的千金堡。堡中有人大骂罗士信,罗士信大怒,在晚上派遣百余人带着几十个婴儿到千金堡下,假称是“从东都来投靠罗总管”的,让婴儿啼哭吵闹,不久假装吃惊地说:“这是千金堡,我们走错了!”匆忙离开。千金堡中的人以为这些人是从东都逃跑出来的人,急忙出兵追赶他们。罗士信在路边埋伏了士兵,等到他们打开堡门,就奋力攻打,彻底打败了他们,***得堡中鸡犬不留。王世充叛乱被平定后,罗士信被提升为绛州总管,封为剡国公。
不久跟随唐太宗到河北攻打刘黑闼,有一个洺水人献城投降,唐太宗派罗士信入城据守。刘黑闼将全部实力用来攻城,形势非常紧迫,又遇到下雪,唐朝大军不能前来救援,过了几天,洺水城被攻破,罗士信被敌人擒获。刘黑闼听说他很英勇,想要让他活下来;罗士信始终不屈,于是被***害,年仅二十岁。唐太索听说后伤心痛惜,出钱赎回他的尸体,埋葬了他,赐封他的谥号叫做“勇”。罗士信当初受到裴仁基以礼相待,曾经感激他的知遇之恩,等到东都平定后,就用自己的家财收殓裴仁基,将他埋葬在北邙。又说:“我死后,当埋葬在这墓的侧边。”到他死后,果然就按照他的嘱托将他埋葬在靠近裴仁基墓的左侧。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罗士信,齐州历城人也。大业中,长白山贼王簿、左才相、孟让来寇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讨击。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日:“汝形容未胜】;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焊,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之。解曰:“居邑屋而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③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柰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④解。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①阴贼:内心残忍。     ②嚼:把酒喝尽
③践更:秦汉时的和一种徭役    ④驩(huān):友好,交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
A.解使人微知贼处           微:暗中
B.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多:大多数
C.居邑屋而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修:善,美好
D.诸公以故严重之           重:推重
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郭解不喜炫耀的一组是            (   )
①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②公***之固当,吾儿不直
③乃夜去,不使人知
④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⑤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⑥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解虽然年少时为人残忍,也伤害过很多人,但后来就改变行为,能够非常友善地对待他人。
B.郭解姐姐家的孩子惹怒别人被刺身亡,郭解派人抓到凶手,了解了事实情况后公正处理了此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C.虽然郭解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较高,有时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到他那里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D.太史公认为相较于美名而言,人的相貌如何并不重要,能够长久被人称道的是美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译文:                                                                   
(2)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译文:                                                                   
(3)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首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曾祖齐,仕吴为名将。祖景,灭贼校尉。父邵,中书令,为孙皓所***,徒家属边郡。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著作郎陆机上疏荐循曰:“伏见武康令贺循德量邃茂,才鉴清远,服膺道素,风操凝峻,历试二城,刑政肃穆。前蒸阳令郭讷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循守下县,编名凡悴;讷归家巷,栖迟有年。皆出自新邦,朝无知己,居在遐外,志不自营,年时倏忽,而邈无阶绪,实州党愚智所为恨恨。臣等伏思台郎所以使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分显路,惠及外州而已。诚以庶士殊风,四方异俗,壅隔之害,远国益甚。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此乃众望所积,非但企及清途,苟充方选也。谨条资品,乞蒙简察。”久之,召补太子舍人。……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晋书•贺循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                     婴:婴儿
B.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课:考核
C.器识朗拔,通济敏悟                         拔:高大
D.谨条资品,乞蒙简察                         条:列举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贺循“刑政肃穆”和不能升迁原因的一组是(   )
A.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                     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B.言行进止,必以礼让                         居在遐外,志不自营
C.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壅隔之害,远国益甚
D.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                     出自新邦,朝无知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循小时候的言谈举止就不同凡响,做了官以后,以宽宏仁义为立身之本,从不讲究上级对他政绩上的考核。
B.武康当地风俗实行厚葬,遇到有忌讳的时日,就停殡不葬,贺循做了武康令以后,移风易俗,加以禁止,邻近的城邑都效法学习。
C.贺循长久不能晋升官职,陆机上疏推荐,对贺循大加赞扬,认为他完全可以做太子洗马或太子舍人,过了很久才被召补为太子舍人。
D.陈敏作乱的时候,要贺循做丹杨内史,贺循推说自己脚上有毛病,手不能握笔,还服下寒食散,披发露身来表示自己不能任用。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译文:                                
                                    
(2)居在遐外,志不自营,年时倏忽,而邈无阶绪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滕元发,字达道,东阳人。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举进士,廷试第三,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孙沔守杭,见而异之,曰:“奇才也,后当为贤将。”授以治剧守边之略。
召试,为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谏院,……拜御史中丞。
京师郡国地震,元发上疏指陈致灾之由,大臣不悦,出知秦州。神宗曰:“秦州,非联意也。”留不遣。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兴公感动,将去,泣之而别。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在草间住宿)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瘗死食饥,除田租,修堤障,察贪残,督资贼,北道遂安。除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历青州、应天府、齐、邓三州。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未行,改安州。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遂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功,谤书满箧;即墨何罪,毁言日闻。”神宗览之恻然,即以为湖州。
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元发至之八月,边遽来告,请八将皆防秋。元发曰:“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若其不来,四将足矣”。卒遣更休。防秋将惧,扣阁争之。元发指其颈曰:“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九上章争之。
以老力求淮南,乃为龙图阁学士,复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章敏。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察贪残,督盗贼             督,责罚
B.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     致,引来,招致
C.遂上章自讼                 讼,诉讼,打官司
D.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   敌,抵挡,抵抗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滕元发性格豪隽慷慨的一项是(3分)
①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     ②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
③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④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
⑤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     ⑥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范仲淹和孙沔看到滕元发都认为他是个有奇特才能的人,以后定将成为德才兼备的将领,在腾元发的“治边”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B.腾元发奉命担任地震灾区的安抚使,而对大量房屋坍塌,官员大都住在帐幕和草野中,人心浮动的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成功安抚百姓。
C.滕元发在给皇上的奏章中,以乐羊与即墨遭受毁谤为例,说明自己遭人中伤与排挤,引动皇上的悲伤同情之心,于是让他到湖州任职。
D.滕元发对形势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有时甚至不惜拼着性命来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凛然不可侵犯,因此,威行西北,被称为著名将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
译文:                                
                                    
(2)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
译文:                                
                                    
(3)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上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
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则***以灭口。绛捕置于法。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人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而甲已死。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绛命取僧系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问其故,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至击登闻鼓,皆不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
绛为官精明,然不苛暴。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擢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大水冒城,民庐荡析。绛出库钱,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流移者皆复业。又甓(pì砖)其城,因门为闸,以御湍涨。后人守其法。
后绛入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绛所至有威名,工于文辞,为流辈推许。虽在中书,而蕃夷书诏,犹多出其手。数请老,神宗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既得谢,帝眷眷命之曰:“卿可营居京师,朕当资币金,且便耆年仕进。”绛曰:“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敢冀赐邪?”既行,追赍白金千两,敕以蚤还。绛至吴逾岁,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诏。三年而薨,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师,谥曰章简。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绛命取僧系庑下              系:捆绑。
B. 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      博:斗殴
C. 因门为闸,以御湍涨          因:利用。
D. 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        寻:不久。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元绛“为官精明”和“不苛暴”的一组是
A. ①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
②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
B. ①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②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
C. ①绛捕置于法。
②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
D. ①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②既行,追赍白金千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绛的祖先本来不姓元,唐代末年,元绛曾祖父曾经为保卫乡里聚集众人,进入并据有了信州,后被杨氏打败,逃奔到杭州,改姓元。祖父在吴越做官,于是成为钱塘人。
B. 元绛任江宁推官时,上元县有甲乙二人酒醉后打架,甲夜里被人砍死了。甲的妻子说是乙砍的,告到里长那里,又抓着乙去到县衙。元绛最终查明真相,惩治了真凶。
C. 元绛任台州知府时,有一次台州城外发大水,百姓的房屋被冲倒。元绛就用砖头砌高城墙,利用城门作为水闸,用以抵御湍急暴涨的水流,后来的台州官员也都沿用这一方法。
D. 元绛不论在哪里做官都有很好的名声,并且擅长文辞,被当时的人推重赞赏。即使后来在内廷中任职,皇帝给蕃夷的诏书,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5分)
译文:                                
                                    
(2) 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宣城人。儿时侍父士昌及塾师罗王宾仰观星象,辄了然于次舍运转大意。年二十七,师事竹冠道士倪观湖。值书之难读者,必欲求得其说,往往废寝忘食。残编散帖,手自抄集,一字异同,不敢忽过。畴人子弟及西域官生,皆折节造访,有问者,亦详告之无隐,期与斯世共明之。所著历算之书凡八十余种:《方程论》六卷,《弧三角举要》五卷,《历志赘言》一卷等。
万历中利玛窦入中国,始倡几何之学,以点线面体为测量之资,制器作图,颇为精密。学者张皇过甚,未暇深考,辄薄古法为不足观;而株守旧法者,又斥西人为异学:两家之说,遂成隔碍。文鼎集其书而为之说,用筹、用尺、用笔,稍稍变从我法。若三角、比例等,原非中法可有,特为表出。古法方程,亦非西法所有,则专著论,以明古人之精意不可湮没。又为《九数存古》,以著其概。
己巳,至京师,谒李光地于邸第,谓曰;“历法至本朝大备矣,而经生家犹若望洋者,无快论以发其趣也。宜略仿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体例,作简要之书,俾人人得其门户,则从事者多,此学庶将大显。”因作《历学疑问》三卷。光地扈驾南巡,遂以所订刻《历学疑问》谨呈。明年癸未春,驾复南巡,于行在发回原书,面谕光地:“朕已细细看过。”中间圈点涂抹及签贴批语,皆上手笔也。
未几,圣祖西巡,问隐沦之士,光地以关中李永、河南张沐及文鼎三人对。上亦夙知永及文鼎,乙酉二月,南巡狩,光地以抚臣扈从,上问:“宣城处士梅文鼎焉在?”光地以“尚在臣署”对。上曰:“朕归时,汝与偕来,朕将面见。”四月十九日,光地与文鼎伏迎河干,越晨,俱召对御舟中,从容垂问,至于移时,如是者三日。上谓光地曰:“历象算法,朕最留心,此学今鲜知者,如文鼎,真仅见也。其人亦雅士,惜乎老矣!”连日赐御书扇幅,颁赐珍馔。临辞,特赐“绩学参微”四大字。
文鼎为学甚勤,刘辉祖同舍馆,告桐城方苞曰:“吾每寐觉,漏鼓四五下,梅君犹构灯夜诵,乃今知吾之玩日而愒(荒废)时也。”家多藏书,手抄杂帙不下数万卷。岁在辛丑,卒,年八十有九。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九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经生家犹若望洋者         望洋:仰视的样子,犹“慨叹力量不足”
B.中间圈点涂抹及签贴批语   间:其间
C.上亦夙知永及文鼎           夙:平素,一向
D.无快论以发其趣           发:激发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两个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值书之难读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又为《九数存古》,以著其概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因作《历学疑问》三卷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宣城处士梅文鼎焉在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文鼎家学渊源,在父亲的熏陶影响下很小就懂得了一些天文星象知识。同行拜访询问,毫不隐瞒而详细告知。
B.为了让多人从事历法这门学问的研究,梅文鼎写了《历学疑问》一书,皇帝认为该书写得很好,还附贴纸条加了批语。
C.康熙南巡归,特地召见梅文鼎于御舟中交谈很长时间,连续三天如此。皇帝还发表了个人对梅文鼎的评价,肯定了梅文鼎在天文学上的研究。
D.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倡导几何学,梅文鼎既不盲目崇外,也不泥古守旧,而是对西方、中国两者都进行研究,正其得失,为己所用,写成《九数存古》一书。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法方程,亦非西法所有,则专著论,以明古人之精意不可湮没。(5分)
译文:                                
                                   
(2)吾每寐觉,漏鼓四五下,梅君犹构灯夜诵,乃今知吾之玩日而愒时也。(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