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讫:终了,完毕。
B. 为《学规》俾守之             俾:并且。
C. 单车屏徒从                   屏:使……退避。
D. 有短朱熹者,谓其疏于为政     短:诋毁,指摘。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独端坐以指画沙               王好战,请以战喻
B. 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 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D. 五年,依所请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
B. 朱熹对教育非常重视。在同安县任职时,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作为自己的学生加以教育。在南康军任知军时经常到郡学里去与学生讲论学问,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 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能做到只身一人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 朱熹在庆元年间被监察御史沈继祖上书诬告十罪,结果皇帝却免掉了沈的职务,取消了他的俸禄,连沈的学生蔡元定也遭到流放。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2)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答案

1.B
2. B
3. D
解析
1. 俾:使
2. 与:①介词,对,向;②介词,跟,同。A. 以:介词,用。C. 之:助词,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D. 所:助词,附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
3. 被免职的应是朱熹,蔡元定应是朱熹的学生
4.看参考译文。
文言文参考译文
朱熹,字元晦,又作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他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这样,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十八岁那年,他参加乡贡考试合格,后来考中了绍兴十八年的进士。在出任泉州同安县的主簿期间,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当自己的学生,每天给他们讲授古圣先贤讲求自身修养和治理人民的学问,他还下令禁止妇女出家当尼姑道士。
淳熙五年,朱熹被任命为南康军知军。朱熹到任后,为百姓兴利除害。正逢那一年很久没有下雨,出现旱灾,朱熹非常重视救济饥荒的处置措施,救活的百姓很多。事情结束后,朱熹奏请朝廷按照规矩奖赏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他每有时间便到州郡的学校里去,找一些学生来,和他们讲论学问。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学规》,让学生们遵守。
适逢浙东地区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并要他马上单人赴任。朱熹以朝廷对南康军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他接受任命后,随即写信到其他州郡,召募米商,蠲免他们的商税,要他们运粮食到浙东救灾。等他到任时,外地舟船运来的米已经堆积如山。朱熹每天出外调查访问人民的疾苦,走遍浙东全境,都是单人独车,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他是什么人。州县的官吏们害怕他的严峻作风,一听说他到来,有些人甚至自动弃职逃走;于是,他所管辖的境内,风纪肃然。凡是丁钱、和买、役法、榷酤这一类政事,只要有对百姓不方便的地方,朱熹全部予以改正、革除。每次在救济灾荒之后,他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规划处置,必定作长久之计。有人攻击朱熹,说朱熹不好好处理政务,皇帝对王淮说:“朱熹处理政务的成绩却大有可观。”
庆元二年,沈继祖任监察御史,上书诬告朱熹,罗列了朱熹十大罪状,皇帝下诏免掉了朱熹的职务,也取消了朱熹的祠官俸禄,朱熹的学生蔡元定也被流放到道州,在地方官吏监管下居住。庆元四年,朱熹以自己快满七十岁为理由,申请退休。庆元五年,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庆元六年,朱熹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6题。
种梨
蒲松龄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人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吾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鑱①,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问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沈②,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人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间尽。已,乃以鑱伐树,丁丁良久乃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把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把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人称素封者③,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头,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注:①鑱:一种铁质掘土的工具。②沸沈:热水③素封者:没有官爵封邑的富豪。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     市:买
B 肆中佣保者             肆:店铺
C 见喋聒不堪             喋聒:吵扰
D 一市粲然               粲然:明白、清楚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于是掬梨啖,且尽,把核于手    若属皆且为所虏
C 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D 从容徐步而去      子产而死,其谁嗣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种梨》所讲的故事是一个滑稽剧,轻松而幽默。开始说的是一个乡人在集市上卖梨,一个道人万端乞讨而不得
B 其间,一个伙计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买了一个送给道人,没想到道人吃毕,把核种于地下,顷刻间便生芽、成长、开花、结果,于是道人遍送观者。
C 而乡人待道士走后发现自己的一车梨已经化为乌有,进而发觉刚才砍的梨树竟是自己的梨车,而道士早已不知去向了。
D 蒲松龄先生在评价中说得很沉重和愤慨,许多人因为去借钱而弄的亲邻关系紧张,兄离亲散,孤立无援。可见先生对吝啬鬼之恨了。
7、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5分)
译文:
②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4题。
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引申为“写作” 
B.因入京师,观太学  观:欣赏
C.衡乃拟班固《两都》拟:模仿            
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阴:暗地里
3.对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游于三辅, 因入京师,观太学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③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④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4分)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7题。(15分)
于志宁列传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四。”帝悟,特诏预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是时议立七庙,君臣请以凉武昭王为始祖,志宁以凉非王业所因,独建议违之。帝诏功臣世袭刺史,志宁奏:“古今异时,慕虚名,遗实患,非久安计。”帝皆从之。
时太子以农时造曲室,累月不止,又好音乐过度。志宁谏,以为“今东宫乃隋所营,当时号为侈丽,岂容复事磨砻彩饰于其间?丁匠官奴皆犯法亡命,钳凿槌杵,往来出入,监门、宿卫、直长、千牛不得苛问。爪牙在外,厮役在内,其可无忧乎?又宫中数闻鼓声,太乐伎儿辄留不出,往年口敕丁宁,殿下可不思之?”太子不纳。而左右多任宦官,志宁复谏曰:“奄官者,体非全气,专柔便佞,托亲近为威权,假出纳为祸福。故伊戾败宋,易牙乱齐,赵高亡秦,张让倾汉。近高齐任邓长颙为侍中,陈德信为开府,内预宴私,外干朝政,齐卒颠覆。今殿下左右前后皆用寺人,轻忽高班,陵轹贵仕,品命失序,经纪不立,行路之人咸以为怪。”太子益不悦。东宫仆御旧得番休,而太子不听,又私引突厥,与相狎比。志宁怀不能言,上疏极言曰:“窃见仆寺司驭,爰及兽医,自春迄夏,不得番息。或家有慈亲,以阙温清,或室有幼弱,以亏抚养,殆非恕爱之意。又突厥达哥支等,人状野心,不可以礼教期,不可以仁信待。狎而近之,无益令望,有损盛德。况引内閤中,使常亲近,人皆震骇,而殿下独安此乎?”太子大怒,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往刺之。二人者入其第,见志宁憔然在苫块中,不忍***,乃去。太子败,帝知状,谓曰:“闻公数谏,承乾不听公,故至此。”是时宫臣皆罪废,独志宁蒙劳勉。
显庆四年,以老乞骸骨,诏解仆射,更拜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王皇后之废,长孙无忌、褚遂良固争不见从,志宁不敢言。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后因***无忌,坐免官,出为荥州刺史,改华州,听致仕。卒,年七十八,赠幽州都督,谥曰定。《新唐书》140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爪牙在外,厮役在内,其可无忧乎    爪牙:得力帮手
B.今殿下左右前后皆用寺人            寺人:和尚
C.又私引突厥,与相狎比              狎:亲昵
D.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              衔:怀恨在心
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贞观三年时,太宗设宴近臣,太宗问到志宁,志宁因是四品官职没被有司请,太宗特诏预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而志宁得以参宴。
B.太子用人多任宦官,志宁以历史上用宦官而失天下的例子来进谏太子,太子很不高兴。
C.志宁多次进谏无效,于是向太宗上疏,引起太子不满,并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前往刺***志宁。***手进他家时,看见志宁生活朴素是个清官,就不忍心***而逃离他。
D.在皇上讨论废王皇后事时,因志宁不为武后说好话。武后受封后就认为他不趋附自己,给他定罪并免去原来官职,被贬出任荥州刺史。
7.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志宁以凉非王业所因,独建议违之。(4分)
(2)又宫中数闻鼓声,太乐伎儿辄留不出,往年口敕丁宁,殿下可不思之?(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7-9题。
王方翼,并州祁人也,高宗王庶人从祖兄也。祖裕,武德初隋州刺史。父仁表,贞观中为岐州刺史。友人赵持满犯罪被诛,暴尸于城西,亲戚莫敢收视。方翼叹日:“栾布之哭彭越,大义也;周文之掩朽骼,至仁也。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乃收其尸,具礼葬之。高宗闻而嘉叹,由是知名。
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迁肃州刺史。时州城荒毁,又无壕堑,数为寇贼所乘。方翼发卒浚筑,引多乐水环城为壕。又出私财造水碾硙,税其利以养饥馁,宅侧起舍十余行以居之。属①蝗俭,诸州贫人死于道路,而肃州全活者甚众,州人为立碑颂美。   
会吏部侍郎裴行俭西讨遮匐,奏方翼为副,兼检校安西都护。又筑碎叶镇城,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五旬而毕。西域诸胡竞来观之,因献方物。   
永隆中,车簿反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兵救之,至伊丽河。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俄而咽曲悉发众十万,与车簿合势,以拒方翼。屯兵热海,与贼连战。流矢贯臂,徐以佩刀截之,左右莫有觉者。遣裨将分道讨袭咽曲等。贼既无备,于是大溃,擒首领突骑施等三百人,西域遂定。以功迁夏州都督。属牛疫,无以营农,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百姓赖焉。
永淳二年,诏征方翼,将议西域之事。于奉天宫谒见,赐食与语。方翼衣有旧时血渍之处,高宗问其故,方翼具对热海苦战之状。高宗使袒视其疮,叹日:“吾亲也。”赏赐甚厚。俄属绥州白铁余举兵反,乃诏方翼副程务挺讨之。贼平,封太原郡公。
武则天临朝,以方翼是庶人近属,阴欲除之。及程务挺被诛,以方翼与务挺连职素善,追赴都下狱,遂流于崖州而死。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上.良吏上》)
【注】①属:副词,恰好,正值。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赵持满犯罪被诛,暴尸于城西,亲戚莫敢收视   亲戚:内外亲属
B.时州城荒毁,又无壕堑,数为寇贼所乘        乘:登
C.俄而咽曲悉发众十万,与车簿合势,以拒方翼     悉:全都
D.高宗问其故,方翼具对热海苦战之状         具:准备
8.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体现王方翼的“仁”和“智”的一组是(  )
①乃收其尸,具礼葬之
②又出私财造水碾硙,税其利以养饥馁宅
③又筑碎叶镇城,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
④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⑤属牛疫,无以营农,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
⑥高宗问其故,方翼具对热海苦战之状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②⑤    D.①②/④⑥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属蝗俭,诸州贫人死于道路,而肃州全活者甚众,州人为立碑颂美。(3分)
                                    
②屯兵热海,与贼连战。流矢贯臂,徐以佩刀截之,左右莫有觉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年四十余,生一子,溺爱甚至。纵任之,惟恐拂。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无何,子病,翁故蓄善骡,子曰:“骡肥可啖。***啖我,我病可愈。”柳谋***蹇劣者。子闻之,大怒骂,疾益甚。柳惧,***骡以进,子乃喜。然尝一脔,便弃去。病卒不减,寻死,柳悼叹欲绝。
  后三四年,村人以香社登岱。至山半,见一人乘骡驶行而来,怪似柳子。比至,果是。下骡遍揖,各道寒暄。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但问:“在此何作?”柳子拱手曰:“适有小故,不暇叙间阔,明日当相谒。”上骡遂去。厌旦俟之,子果至,系骡厩柱,趋进笑言。众曰:“尊大人日切思慕,何不一归省侍?”子讶问:“言者何人?”众以柳对。子神色俱变,久之曰:“彼既见思,请归传语:我于四月七日,在此相候。”言讫,别去。
  众归,以情致翁。翁大哭,如期而往,自以其故告主人。主人止之,曰:“曩见公子,情神冷落,似未必有嘉意。以我卜之,殆不可见。”柳啼泣不信。主人曰:“我非阻君,神鬼无常,恐遭不善。如必欲见,请伏椟中,察其词色,可见则出。”柳如其言。既而子来,问曰:“柳某来否?”主人曰:“无。”子盛气骂曰:“老畜产那便不来!”主人惊曰:“何骂父?”答曰:“彼是我何父!初与义为客侣,不意包藏祸心,隐我血资,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言已出门,曰:“便宜他!”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主人呼之出,狼狈而归。
  异史氏曰暴得多金何如其乐所难堪者偿耳荡费殆尽尚不忘于夜台怨毒之于人甚矣!
(《聊斋志异·柳氏子》)
【注】厌旦:黎明。 夜台:坟墓,也指阴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至,果是                等到
B.适有小故,不暇叙间阔      广大
C.隐我血资,悍不还          凶狠
D.汗流接踵,不敢出气        脚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法内史之主计仆也         ②何父之有
B.①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   ②自以其故告主人
C.①翁大哭,如期而往         ②主人呼之出,狼狈而归
D.①众归,以情致翁           ②以我卜之,殆不可见
7.下列句子属于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在此何作
B.言者何人
C.何不一归省侍
D.彼是我何父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西川四十余岁才生儿子,溺爱异常,言无不从。儿子生病,要把家中那头肥壮骡子
***来吃,柳西川想换一头瘸腿的,儿子便寻死觅活。
B.柳氏子死去几年后,村里人却在泰山见到了他。他骑着一头骡子,对村里人颇为客气,
谦恭有礼,谈笑寒暄,但一谈起他父亲就变了脸色。
C.柳西川跑到泰山想见儿子,客店主人认为神鬼无常,劝他先藏起来。柳氏子满怀仇恨
陈说的一番话语,令藏在柜子里的柳西川冷汗淋漓。
D.作者认为,一下子得到很多钱财当然快乐无比,可偿还起来就不那么好受了;而将家
产几乎破费净尽,到了阴间还念念不忘,这怨恨也太厉害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异史氏曰暴得多金何如其乐所难堪者偿耳荡费殆尽尚不忘于夜台怨毒之于人甚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
②彼既见思,请归传语:我于四月七日,在此相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