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失,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候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小题1:对文段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妻不下纴:指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
B.式于廊庙之内:式,用;廊庙,指朝廷。
C.未战一士:没有让一个士兵去打仗。
D.使赵大重:使赵国的国力强大起来。
小题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形容枯稿B.简练以为揣摩
C.山东之国D.嫂蛇行匍匐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引锥自刺其股B.抵掌而谈,赵王大说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君将哀而生之乎
C.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D.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蔑视
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若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苏秦游说赵王,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天下诸各侯国。
D.苏秦衣锦还乡,家人大事欢迎,他嫂子前倨后恭最让人觉得好笑。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2)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答案

小题:D
小题:D
小题:C
小题:C
小题:见译文
解析

小题:(“使赵大重”的意思是“使赵国的地位十分显要”。)
小题:(A“形容”这里是“体态面容”,现代是动词“描述”。B“简练”这里是“在学术技艺上下功夫磨练”,现在是“简明精练”。C“山东”这里指崤山以东,现在指山东省。)
小题:(A①其,他的;②其,其中的。B①而,连接状语与中心词;②而,表并列。C项两个“之”都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①于,表比较;②于,表被动。)
小题:(“遍行于天下诸侯各国”就包含了秦国,文中讲的是“山东之国”。)
小题:无
【参考译文】
(苏秦)游说秦王,上书进言十次,他游说的内容(指连横策略)得不到实行。黑貂皮衣破了,百斤黄金用光了。资用匮乏,离开秦国回家。挑着书囊,体态憔悴,面容黑黄,带有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于是他就在夜间打开书籍(攻读),摆开几十个书箱,找到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的谋略,伏案诵讯,选来熟习,探求它的真谛。读书困倦想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上,他说:“哪里有游说君王不能让他们登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尊位的呢?”一年的工夫,钻研成功,于是在华丽的殿堂中博得赵王的赏识(拜见游说赵王?)。亲密交谈,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君,授给相印,随后赏赐他兵车百辆锦绣千匹,白璧百双,黄金万镒。缔结合纵离散连横,来抑制强大的秦国,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函谷关封闭(六国不跟秦沟通)。这时候,那么广大的天下,那么众多的人民,那么威严的王侯,那么有权势的谋臣,都要取决于苏秦的策略。没有耗费一斗粮食,没有烦劳一兵一卒上阵打仗,没有扯断一根弓弦,没有弄折一支羽箭,诸侯之间相互亲近胜过亲兄弟。贤能的人得到任用天下人服从,一个人被重用天下人跟随。所以说,(有效的谋略)用在政治上,不用在勇武上,用在朝廷之内,不用在边境之外。当苏秦身在高位的时候,黄金万镒随他使用,车轮飞转,马队相连,在道路上光彩夺目,六国诸侯,闻风服从,使赵国的地位十分显要。(苏秦)将要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扫道路,安排乐队设置酒宴,到城郊三十里之外迎接;妻子不敢正眼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匍匐在地像蛇那样爬行,行四拜大礼跪地谢罪。苏秦说:“嫂子,为什么先前那样傲慢,如今又这样卑躬屈膝呢。”
(说明:黑貂裘不是苏秦自己穿的,是托人进见用的礼物。译文避繁就简。)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汲黯直言进谏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庞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净,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旨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召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这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己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史记·汲郑列传》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比延烧比:并排,挨着
B.伏矫制之罪矫:纠正
C.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发:打开
D.以数切谏切:急切,切迫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黯以父任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①以数切谏
②群臣或数黯
C.①公卿皆为黯惧
②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D.①宁令从谀承意
②宁死不屈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B.弘大体,不拘文法
C.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
D.天子方召文学儒者
小题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2)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题。
虚实篇  孙子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敌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佚:安逸
B.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利:用好处去引诱
C.乖其所之也乖:背离
D.因形而错胜于众错:错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能为敌之司命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则我专而敌分蟹六跪而二螯
C.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D.水因地而制流我欲因之梦吴越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胜可为也”的策略的一项是
A.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B.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C.不知战地,不知战日
D.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小题4: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论述“虚”“实”的运用与主动权的夺取保持问题,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孙子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B.根据文意,“虚”是指军事上的兵力强大、集中和有备;“实”是指兵力薄弱、分散和无备,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战争主动权的夺取和保持关系甚大。
C.孙子指出,如果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就可以“攻而必取,守而必固”, “进而不可御,退而不可追”,就“能为敌之司命”。
D.《孙子兵法》传世近两千五百年,早有“文义兼美,绝出古今”之誉,本篇语言精确简约,基本体现了《孙子》语言的特点。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译文:
(2)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译文:
(3)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题。
情采(节选)           
刘勰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①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鞹②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③之上,其为彪炳缛采明矣。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④,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⑤,贵乎反本。
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攡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赞曰∶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吴锦好渝,舜英徒艳。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注释
①沦漪(lúnyī):水的波纹。②鞟(kuò)同犬羊:《论语·颜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鞟:去了毛的皮革。③织辞:编织文辞。鱼网:指纸。《后汉书·蔡伦传》说蔡伦开始用树皮、鱼网等造纸。 ④黼黻(fǔfú):古代官僚贵族礼服上绣的花纹。⑤贲象穷白:《易经》中贲的卦象最后一爻是“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资:凭借,依靠
B.故体情之制日疏体情之制:表现真实感情的作品
C.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心理:内心情感
D.吴锦好渝,舜英徒艳渝: 改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五情发而为辞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何以明其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反所以失鱼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D.乃可谓雕琢其章心术既形,英华乃赡
小题3: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的一项是
A.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
B.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
C.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
D.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
小题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是针对当时“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创作风气而发的,作者认为有纯正充沛的思想感情,又善于运用健美的文采;情采交融,这才能说服读者,打动人心。
B.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二部分从文情关系的角度总结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道路:一种是《诗经》以来“为文而造情”的优良传统,一种是后世“为情而造文”的不良倾向。
C.作者指出“采滥辞诡”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正确的文学创作道路,应是首先确立内容,然后造文施采,使内容与形式密切配合,而写成文质兼备的理想作品。
D.作者认识到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因而应该文质并重。他也强调文必有采,但必须以“述志为本”,不能以文害质。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译文:
(2)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
译文:
(3) 言以文远,诚哉斯验。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题。
论 毅 力  梁启超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破,而遂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其何以成要: 概括,总括
B.又常相间以迭乘迭乘:交替出现
C.遇再挫而退再:两次
D.冒其逆而突过之冒:冒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不退也愈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本文比喻论证内容的一项是
A.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
B.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C.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
D.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
小题4: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毅力》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其中心论点隐含着两个方面:一“成”,一“败”,激人斗志,发人警醒;文章起势突兀,开门见山。
B.论证过程中,先从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入手,阐明逆境与顺境相间以迭,而逆境居十六七,而顺境居十三四:这就明确了毅力的重要。
C.本文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首先,作者反复进行成功与失败的对比; 然后,突出顺境与逆境的对比; 最后,将“未成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对比。
D.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作者又运用比喻论证的笔法,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反之,是不可能达到彼岸的。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译文:
(2) 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
(3)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与于襄阳书
韩 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之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来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
愈虽不材,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龌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这是韩愈所写的一封请求引荐的信。于襄阳,名由页,字名元,深得唐德宗器重。因做过襄州大都督,故称于襄阳。
②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贤才,问计於郭隗,郭隗回答:“王必欲致士,请自隗始!”韩愈以郭隗自比,用谦逊的口气希望得到提拔。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之能垂休光休:美好
B.未始不相须也相须:互相依赖
C.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负:仗恃
D.未尝干之干:从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B.然而千百载乃相遇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D.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既表现了自己积极仕进的心情,又对达官贵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B.作者认为,读书人享有大名的原因,是有先通显而负天下众望的人做其引导者。
C.作者认为,是下位之人恃才傲物,上位之人不肯屈尊下顾导致二者不能“相须”。
D.作者认为,自己虽然不是人才,可是立身处世从来不敢落后于那些一般的人。
小题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5分)
(2)世之龌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