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①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①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②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②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2)试评述上段孟子选拔贤才的启示。
答案

(1) ①您现在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所选用的人,到今天想不到都罢免了。
②国君选贤人,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臣,就要把卑贱者提拔在尊贵者之上,把疏远的人提拔在亲近者之上,对这种事能不慎重吗?
(2)孟子提出选拔贤才,不能以近臣、大夫之意为准,而应倾听国人的意见。这种对国人愿望和利益的重视,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解析
关键词或采分点
(1) ①进:选用 亡:罢免
②国君选贤人,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臣,就要把卑贱者提拔在尊贵者之上,把疏远的人提拔在亲近者之上,对这种事能不慎重吗?
(2)孟子的核心思想是“民本”,在选拔人才方面他也主张要多听取下层的意见。
【译文】孟子见到齐宣王说:“之所以叫‘故国’,不是有树木就是,而是指有世臣,大王有没有可以信任的大臣。过去使用提拔的人,如今已被罢免而不知逃跑到那里去了。”
  齐宣王说:“我要怎么才能识别人才而不至于放弃这些人才呢?”
  孟子说:“国君选拔贤臣,如果是迫不得已(而选用新臣),将会使卑贱者超过尊贵者,使疏远者超过亲近者,怎能够不慎重对待呢?(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贤能,还不成;大夫们也都说贤能,还不成;全国的人都说贤能,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贤能,然后再任用他。(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不行,不必听信;大夫们也都说不行,也不必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他不行,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不行,然后才罢免他。(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某人)该杀,不必理睬;大夫们都说该杀,也不必理睬;全国的人都说该杀,然后去考察他,证明他的确该杀,然后才处死他。所以说,这是全国人判他死刑。——做到这些,才称得起是百姓的父母。”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①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②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③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徐无鬼》)
[注] ①垩(è):白灰。漫:涂。 ②斲(zhuó):同“斫”,砍。 ③质:质对,对象。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则寓言表达了庄子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尝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知众技众矣。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①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
注释①三王:夏、周、商三代帝王。出自《庄子•在宥 》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②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尝出乎众哉!
2、庄子在文中提出人性的一个共同弱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②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注] ①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②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弟子。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4分)
(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3分)
2、这段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路》)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2)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文中体现了孔子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傒我后,后来其苏!’”       《梁惠王章句下 • 第十章》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
(2)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