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傒我后,后来其苏!’”       《梁惠王章句下 • 第十章》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
(2)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1.(1)我听说过,有凭借着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的。却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却还害怕别国的。
(2)老百姓盼望他的到来,就像久旱盼甘霖和雨后的彩虹一样。(这是因为)汤的征伐的时候。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种地的照常种地。因为汤只是诛***那些暴君,而解救处于苦难中的百姓。
2.只有施行仁政,才能赢得民心。
解析

1.(1)以千里畏人: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却还害怕别国的。
(2)诛其君而吊其民:因为汤只是诛***那些暴君,而解救处于苦难中的百姓。
【译文】
齐人伐燕取之
齐国人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一些诸侯国在谋划着要用救助燕国。齐宣王说:“不少诸侯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说过,有凭借着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却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而害怕别国的。《尚书》说:‘商汤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相信了.所以,当他向东方进军时,西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当他向南方进军时,北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旱盼乌云和虹霓一样。这是因为汤的征伐一点也不惊扰百姓。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种地的照常种地。只是诛***那些暴虐的国君一来抚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天上下了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尚书》说:‘等待我们的王,他来了,我们也就复活了!’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的军队去征代他,燕国的老百姓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可您却***死他们的父兄,抓走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宝器,这怎么能够使他们容忍呢?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而且还不施行仁政,这就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放回燕国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的各界人士商议,为他们选立一位国君,然后从燕国撤回齐国的军队。这样做,还可以来得及制止各国兴兵。”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
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孟子•离娄上》)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
(2)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庄子•养生主》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3分)
译文:                                                                   
②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4分)
译文:                                                                    
(2)庄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分)
②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4分)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分)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分)
(2)从这篇短文中,你认识到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②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③?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①或:作“惑”字用,不明了,可怪。无或:莫怪。②援:取。③为(wèi):作“谓”字用。与(yú):疑问助词。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国家推行仁政是这样,个人学习和修养也是这样。如果心猿意马,胡思乱想,终将一事无成。
B.孟子认为,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不专心。君王一天学到的东西,常常要隔十天、半个月才加以温习,自然无法形成智慧。
C.孟子指出,君王对于贤者的言论不能专心听取,一心只想着别的事情,即使有幸接触正道,却不能专心致志,当然无法有智慧了。
D.孟子运用“一暴十寒”和“弈秋悔弈”两个譬喻,奉劝君王对贤士的雅言应专心听取,以成就大智慧。这一教导,对青年学子的求学也颇有教益。
(2)这段论述中,孟子对于为学提出了什么主张?(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