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景春曰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③,父命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景春曰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③,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注释] 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③古时男子年二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具有“一怒天下恐”的威力应该可称大丈夫吧
B.孟子否定了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因为他们不符合‘仁’“礼”‘义’的条件。
C.孟子认为“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意思是说这一般人所要遵守的“礼”,离“大丈夫”条件还差得远。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通俗的讲就是“在其位,就和人们一起努力;不在其位,就独自努力”
2.这段话提出的是什么?试分析。
答案

1.C
2.孟子提出的是“大丈夫”的标准问题。
(1)要在‘仁’‘礼’‘义’上行动;
(2)不因自己地位(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追求,这才叫作大丈夫
解析

1.C(文中没有说“离‘大丈夫’条件还差得远”意思);
2.孟子提出的是“大丈夫”的标准问题(注意分条)
(1)要在‘仁’‘礼’‘义’上行动
(2)不因自己地位(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追求,这才叫作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时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时也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时也不去压服别人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景春曰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③,父命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桀和纣失天下的原因就是失去了百姓的拥护。
B.孟子认为对百姓要供其所需,因势利导,不能违背百姓的意愿,以免失去民心。
C.孟子认为百姓就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喜欢仁政,能实行仁政才是统治者的最高追求。
D.孟子认为所有的统治者都如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一样的不行仁政而想称霸天下,但终究是得不到的。
2.这段话孟子强调的是什么思想?联系实际有什么现实意义?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让让百姓有时间种粮食,官方减轻他们的负担,百姓才能能够富起来。
B.孟子举晚上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例子,说明了统治者向百姓索取要讲究时间性。
C.孟子认为如果百姓的粮食象水火一样多,那么百姓也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仁爱之心。
D.这段话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制民之产,百姓物质富有的的重要性。
2.孟子在这段文字阐述的是什么道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滕文公上》)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可以通过“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使百姓懂得伦理关系。
B.“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说的是“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在下百姓自然就会相亲相爱。”
C.孟子认为良好的政治比良好的教育更重要,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奉行孟子的思想第先抓政治,后推行教育。
D.两段文字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也是孟子的仁政思想的一部分。
2.在这两段中孟子强调的是什么观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                                                                          
(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也。鹄 毛 物 多 相 类 者 吾欲 买 而 代 之 是 不 信 而 欺 吾 王 也 欲 赴 他 国 奔 亡 痛 吾 两 主使 不 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注:鹄:读hú,指天鹅。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