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人如不能举②沛公起如厕
B.①刑人如恐不胜 ②沛公不胜杯杓
C.①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①其意常在沛公也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小题2:下列句子中,“且”理解为“那么”的一项是
A.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D.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
小题3:从句式的角度判断,不同的一项是
A.今日之事何如?B.客何为者?C.沛公安在?D.为之奈何?
小题4: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B.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答案
小题1:C小题2:A小题3:D小题4:C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宣帝即位,不久,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
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数年,上遣使者征遂,拜为水衡都尉。水衡典上林禁苑,官职亲近,上甚重之。以官寿卒。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千石不能禽制禽:通“擒”,捉拿
B.遂乃开仓廪假贫民假:借贷,借给
C.秋冬课收敛课:征收
D.水衡典上林禁苑典:掌管
小题2:下列句子中,能正面表现龚遂“能治”的一组是 (3分)
①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            ②丞相、御史举遂可用
③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         ④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⑤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         ⑥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⑥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宣帝时期,渤海郡及其相邻郡县因饥荒动乱不安,当时的太守无力平息。丞相和御史大夫举荐龚遂,宣帝就下旨让龚遂任渤海太守。
B.龚遂为宣帝指出了渤海动乱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渤海的方针,皇帝听了很高兴,并特许他可以不受法律条文限制,给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力。
C.龚遂到任后,没有武力镇压为盗贼的饥民,而是采取了安抚的政策,使得辖区内的盗贼很快自动解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D.龚遂在平乱之后,又以身作则,改变奢侈之风,鼓励百姓致力耕织,同时处理好诉讼案件,从而使渤海呈现出富庶太平的景象。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末年大约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鲁国史官左丘明依《春秋》著成了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纪传体史书《左传》,还写了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C.《史记》一共130篇,其中“书”共8篇,记载了包括天文、历法等在内的多种典章制度。
D.《史记》开创了史书中史论的先例,以“太史公曰”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对
后世影响极大,其中“异史氏曰”就是清代学者袁枚仿照其形式的结果。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廖冀亨,字瀛海,福建永定人。康熙二十九年举人,四十七年,授江苏吴县知县。值岁旱,留漕赈饥,不足,自贷金易米以济。士人感其诚,相率捐助,赈以无乏。吴中赋额甲天下,县尤重,冀亨减火耗,用滚单,民皆称便。太湖中有芦洲,或垦成田,或种莲养鱼,官吏辄假清丈增粮名以自利。冀亨曰:“湖荡偶尔成田,未可久持,今增其赋,朝廷所得几何,而民累无尽期。”一无所问。
初,冀亨莅任时,有吴人语之曰:“吴俗健讼,然其人两粥一饭,肢体薄弱,凡讼宜少准、速决,更加二字曰‘从宽’。”冀亨悚然受之。收词不立定期,民隐悉达。尝自谓讼贵听,听之明,乃能速决而无冤抑。在吴三年,非奸盗巨猾,行杖无过二十,盖守此六字箴也。
有庠生授徒盐商家,自刎死,勘得实。或有谤其受贿者,冀亨无所避,卒释盐商勿罪。东山巡检报乡人弑父屠嫂,未遂,自尽。冀亨渡湖往验,大风,舟几覆,从者色变。冀亨曰:“县官伸冤理枉而来,神必佑之,何惧!”须臾抵岸。讯得父故***状,巡检得贿诬报,俱论如律。
冀亨既有声于吴,他县疑狱,往往令推治。会有宜兴知县诬揭典史故勘平民为盗,刑夹致死,冀亨奉檄按验。知县者总督噶礼之私人也,或告宜少假借,冀亨不为动。检踝骨无伤,原揭皆诬。狱上,噶礼屡驳诘。再三审,卒如冀亨议,以是忤总督。时巡抚张伯行以清廉著,深契冀亨,布政使陈鹏年尤重之;而噶礼不怿于伯行,尤恶鹏年。四十九年,鹏年被劾,并及冀亨,以亏帑夺职。逾年,噶礼败,冀亨始复原官,以病不赴选。及卒,吴人祀之百花书院。
注:①火耗:征收赋税时比额定数量多收一部分,用作铸钱时的耗损。②滚单:康熙年间以规定户数为单位挨次催缴租税的一种单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冀亨莅任时莅:到
B.民隐悉达隐:内情,忧患
C.他县疑狱狱:牢狱
D.以亏帑夺职夺:剥夺,削除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能速决而无冤抑臣乃敢上璧
B.官吏辄假清丈增粮名以自利以勇气闻于诸侯
C.其人两粥一饭,肢体薄弱以其无礼于晋
D.不怿于伯行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廖冀亨任吴县知县时,逢大旱之年发生了饥荒,他就留下了本该外运的粮食救济灾民,不够的部分就自己借钱买粮补上。
B.廖冀亨听取了当地人的提醒,随时收取百姓诉状,即使对大奸大恶之人行刑也不超过二十杖,结果反而没有冤案错案。
C.有个秀才在盐商家自***了,廖冀亨查得实情,但有人说他得了盐商的好处,他不避流言,照直判处,没有治盐商的罪。
D.宜兴知县诬告典史故意把平民审为盗匪,并用刑致死。廖冀亨奉命审理时,不怕得罪上司,照直议处。
小题4: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士人感其诚,相率捐助,赈以无乏。(3分)
                                 ▲   ▲    ▲                                               
⑵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4分)
                                 ▲   ▲    ▲                                               
⑶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3分)
                                 ▲   ▲    ▲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景字仲通,乐浪冉邯人也。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伎艺。辟司空伏恭府。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显宗诏与王吴共修浚仪渠。吴用景堰流法,水乃不复为害。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书奏,光武即为发卒。方营河功,而浚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瓠子(黄河一段堤岸名,在河南滑县境内)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虽未修理,其患犹可。且新被兵革,方兴役力,劳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须平静,更议其事。”光武得此遂止。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他役,不先民急。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应作"碛",砥碛:指河中的沙堆、石头),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明年夏,渠成。景由是知名。建安八年,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蓄水池名)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皆著于乡亭,庐江传其文词。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王景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治理
B.济渠所漂数十许县淹没
C.民不堪命忍受
D.以为县官恒兴他役坚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樊啥侧其盾以撞
B.致地力有余而食不足/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C.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书奏,光武即为发卒/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王景年少学《易》,后又博览群书,并喜好天文术数一类的知识。王景性格沉稳,多才多艺。被征召到司空伏恭府任职。
B.阳武县令张汜上书认为,应改筑和修理堤防。而浚仪县令乐俊则认为,当时修筑堤防不合时宜,光武帝最终采用了乐俊的建议。
C.永平十二年夏天,皇帝征发民工数十万,派王景与王吴负责从荥阳以东到千乘海口一千多里的修渠筑堤的工程。
D.王景任庐江太守时,逼迫官吏百姓修整农田,用牛用犁耕种。从此,庐江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固:坚固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推辞
C.和无寡,安无倾倾:倾覆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谋:图谋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③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④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2分)
译文: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