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出为娄县令,谒者仆射。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昇...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出为娄县令,谒者仆射。
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昇明中,太祖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太祖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焚之。永明中,竟陵王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
文惠太子在东宫,见冲之历法,启世祖施行,文惠寻薨,事又寝。转长水校尉,领本职。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帝崩,不施行。(古代帝王或王后死称崩)
B.出为娄县令,谒者仆射。(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
C.文惠寻薨,事又寝(废置,停止)
D.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竟然)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文惠寻薨,事又寝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B.①太祖使与冲之各造 ②冲之造《安边论》
C.①会帝崩,不施行 ②迁客***人多会于此
D.①冲之解钟律 ②遂以解国之大患
小题3: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 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B.①有外形而无机巧 ②使于乐游苑对共校之,而颇有差僻
C.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①出为娄县令,谒者仆射 ②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小题4: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文。(10分)
①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3分)
译文:                                                               
②启世祖施行,文惠寻薨,事又寝。(3分)    
译文:                                                                
③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4分)
译文: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①孝武帝命令懂历法的朝廷官员提出疑问,不能使他屈服。(3分)
②上书请求世祖施行,不久,文惠太子死去,事情又被废置。(3分)
③大建可以有利于百姓的事业,恰逢连年战事,事情到底没有施行。(3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出为娄县令,谒者仆射。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昇】;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注] ①卫灵公:春秋时卫国国君,名元。②陈:即“阵”,军师行伍之列。此言打仗布阵之法。⑧俎豆之事:指祭祀礼仪之事。④从者:随从之人,指弟子。从,音zòng。
下列各项中,对下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人以“六艺”为学,孔子通晓军旅之事,却不与卫灵公谈论,显示了一个有仁爱思想的儒者,绝不放弃理想而去阿附有权势的人。
B.在陈国孔子师徒处于挫折、困境中,弟子们尽管受现实生活煎熬,但依然跟随着孔子,毫无怨言。
C.子路认为做了君子,就应该保证显达,不可能处于困境之中。
D.孔子认为,一个人有了生命价值的选择,那么穷与通就成为次要问题。通时要想到穷时,穷时要坚守志节。从本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和弟子们道德修为的差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
(《孟子·告子下》)
[注] ①輗(ní):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②軏(yuè):义同“輗” 。③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亮:通“谅”,诚信。
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民无信不立”,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
D.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 曾
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
[注] 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B.在侍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
D.关于如何侍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侍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秦兵不敢出。
(《史记·魏公子列传》)
小题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无忌“仁而下士”的一组是               (  )
①(赵孝成王)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②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③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④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
⑤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⑥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A.②④⑥B.①③⑤
C.①②④D.②⑤⑥
小题2:下列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信陵君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也表现在对处士毛公、薛公二人的态度上,他早就知道此二人有才能,于是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去见他们,以能跟此二人交往为幸。后来在对待魏国的态度上,二人为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B.在战国时期,平原君也算是礼贤下士的贵族公子,但跟信陵君比就相去甚远,他不但不了解处士毛公、薛公的才能,就是已经投奔他的门客毛遂的才能也并不真正了解。
C.秦国不断派兵讨伐魏国,魏王日夜为此担忧,不计前嫌派使臣去请公子。而公子出于私心,不准备救魏,后因毛、薛二公一番话使信陵君明白不救魏将无面目于天下,于是毅然奔魏。
D.当信陵君窃符救赵后,赵孝成王与平原君商量将赵国的五个城封赏给了信陵君,后来因信陵君听了门客的劝告才自谦起来,赵孝成王趁机宴请信陵君,要回五城,最后只将鄗作为信陵君的汤沐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独曰:“资于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乃请行。众咸服其义。
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时天下饥荒,山夷多断江劫掠。侃令诸将诈作商船以诱之。劫果至,生获数人,是西阳王羕之左右。侃即遣兵逼羕,令出向贼,侃整阵于钓台为后继。羕缚送帐下二十人,侃斩之。自是水陆肃清,流亡者归之盈路,侃竭资振给焉。又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时周顗(yǐ)为荆州刺史,先镇浔水城,贼掠其良口。侃使部将朱伺救之,贼退保泠口。侃谓诸将曰:“此贼必更步向武昌,吾宜还城,昼夜三日行可至。卿等谁能忍饥斗邪?”部将吴寄曰:“要欲十日忍饥,昼当击贼,夜分捕鱼,足以相济。”侃曰:“卿健将也。”贼果增兵来攻,侃使朱伺等逆击,大破之,获其辎重,***伤甚众。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疏远,门无停客。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注] ①髲(bì):假发卷。②甓(pì):砖。③阃(kǔn)外:郭门之外。引申为在外的军职人员。
小题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侃励志勤力和勤于吏职的一组是                   (  )
①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②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③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
④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⑤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
⑥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陶侃常勉励人以圣人为榜样,珍惜时光,人生要有所作为。他对下属官员游乐纵酒的则严加惩戒。
B.陶侃生性聪慧敏捷,对人恭敬有礼,敬老爱幼。远近的来信,他都亲自答复;客人来访,他迎来送往,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的人。
C.陶侃崇尚老庄的思想,指出君子应该衣帽端庄,反对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却自以为洒脱倜傥的做法。
D.陶侃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造船的时候,他命人把木屑和竹头收藏起来,日后果然都派上了用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