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各小题。长清僧 【清】蒲松龄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各小题。
长清僧 
【清】蒲松龄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堕毙。魂适相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
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百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瘳,未应远涉。”不听,翼日遂发。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曰:“汝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损坏。”众唯唯。乃行。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曰:“我即汝师。”众疑其谬,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            (《聊斋志异》)
5.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马逸,坠毙     逸:奔跑,狂奔     B 吾师曩已物化    物化:事物的变化
C 既而戒马欲归  戒:戒备           D 了不勾当家务   勾当:行当,事情
6.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相视而笑      有求死而不得者矣   
B 哀请之              敬造之
C 乃述返魂之由  众乃信,居以故榻    
D 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 而能绝人以逃世也
7.小题3:下列文章中的句子,与“老僧焉往”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A 事之如平日                         B 勿俾损坏
C 我即汝师                          D 僧不自知死
8.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老僧的魂魄离开身体后,飘到河南地界,恰巧撞上了一个旧官宦家公子的尸体,而魂魄竟然与尸体相合,公子渐渐苏醒过来。
B 几天后,公子忆起之前自己所在的那个寺院,要求仆人备办行装,一群人当天出发前往山东的长清县。
C 后来,公子偷偷跑到寺院里面住,不再回家,公子的夫人多次亲自来到长清寺院看望,还赠送了很多东西,但公子只接受了一袭布袍而已。
D 作者蒲松龄认为:人死之后就会魂飞魄散,而老僧的魂魄之所以能够经千里而不散,是因为他思念故里的情意深切。
9.小题5:翻译和断句。(10分)
(1)用“/”给文段中划“     ”部分断句。(4分)
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3分)
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3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A
小题5:(1)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2)①僧人自己也不申辩解释,只是闭着眼不再说话。给(他)拿粗米饭(他)就吃,酒肉(他)就拒绝。
②公子推托因为有病倦怠,全都拒绝了他们,只是问道:“山东的长清县,(你们)知道它吗?”
解析

小题1:B物化:特指死亡;C戒:准备好;D勾当:办理,处理。
小题2:B均为代词,他。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副词,于是;副词,才;D介词,用;连词,表并列。
小题3:宾语前置句。
小题4:B不是“当天”,而是第二天。C公子的夫人派仆人到长清寺院。D不是“因为思念故里的情深意切”,是因为“性定”。
小题5:(1)每错3处扣1分。
(2)①译对“但” 字和“饷” 字各1分,译对大意给1分。但:仅仅,只是。饷:动词,供给粮食。
②译对“托”字和“悉” 字各1分,译对大意给1分。托:推托;假托。悉:全,都。
【参考译文】山东长清地方,有位道业高深、品行纯洁的老僧,七十多岁了还很康健。一天,他突然跌倒起不来了,寺里的僧人跑过去抢救,一看已经圆寂了;而他并不知道自己已死,灵魂飘然而去,到了河南地界。河南有个旧官宦世家的子弟,这天率领十几个骑马的侍从,架着猎鹰打兔子。忽然马受惊狂奔不止,公子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这时老僧的灵魂恰好与公子的尸体相遇,倏忽而合,公子竟然渐渐苏醒过来。奴仆们围着他问讯,他睁开眼说:“怎么来到这里!”众人扶着他回了家。
公子进门,搽粉描眉的姬妾们,纷纷聚集过来看望慰问。他大惊说:“我是僧人,怎么来到了这里!”家人以为太荒唐,都扯着他的耳朵恳切开导,促使他醒悟。他也不自我辩解,只是闭着眼不再说话。给他粗米饭才吃,凡是酒肉却拒绝。夜里他独自睡觉,不和妻妾在一起。几天后,他忽然想稍微走动一下。家人都很高兴。出了房门后,他刚刚站定,就有几个仆人来到,拿着钱粮帐册,纷纷请他审理收支情况。公子推托因为有病倦怠,全都拒绝办理,惟独问道:“山东的长清县,知道在哪里吗?”仆人们都回答说:“知道。”公子说:“我烦闷无聊,要去那里游览一下,快备办行装。”众人说他病才痊愈,不应出远门,但他不听,第二天就出门上路了。
到了长清,他见当地的风光景物犹如昨天一样。不用烦劳问路,竟然到了佛寺。那老僧的好几个弟子见贵客来到,都非常恭敬地前来拜见。公子就问道:“原来的老僧到哪里去了?”他们回答说:“我们的师父前些时候已经去世了。”公子又问老僧的墓地。众僧引导着他前去,看了看那三尺孤坟,荒草还没长满。僧人们都不知这位公子是什么意思。不久公子备马要走,嘱咐说:“你们的师父是个恪守戒律的僧人,他遗留下的手迹,应当谨慎地守护好,不要使它受到损害。”众僧很恭敬地答应了,公子这才离去。回到家后,他木然呆坐,一点也不过问家务。
过了几个月,公子出门自己走去,直到长清旧寺。他对弟子们说:“我就是你们的师父。”众僧怀疑他说得荒唐,相视而笑。老僧于是叙述了他还魂的经过,又说了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全都符合事实。众僧这才信以为真,让他睡在原来的床上,仍像过去那样侍奉他。
后来公子家里屡次派车马来,苦苦地请他回家,他丝毫都不理会。又过了一年多,公子的夫人派管家来到长清寺院,赠送了很多东西。凡是金银绸缎他一概不要,只收下一件布袍而已。公子的朋友中有人到了长清去寺院拜访他。见他默然处之,心志坚定;虽年仅三十多岁,却总说他八十多年所经历的事情。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魄必散,老僧骤逝,而魂飘千里,是其性定之故。以我看来,死而复生,实不足为奇;其忽入纷华靡丽之乡,而终能绝人以逃世,才是可贵的。倘换个人,一睁眼,而兰麝熏心,巴不得死在这温柔富贵乡里,哪还记得本是出家之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各小题。长清僧 【清】蒲松龄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纲,字文纪。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挠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yì,埋葬)讫,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媚娘曲》。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
高祖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纲曰:“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事王浅,有阙必诤。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翌日,帝悟,引纲升御榻,劳曰:“卿不言,我几滥罚。”于是释歆。
太子建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怒曰:“卿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纲上书太子曰:“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太子览书不怿,所为益纵。纲悒悒不自赖,固请老,优诏解尚书。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以足疾赐步舆,听乘至阁,问以政事。诣东宫,太子承乾为拜。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                 
(选自《新唐书》第九十九卷,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勇废,文帝切让让:责备
B.卿羞朕尚书邪羞:羞辱
C.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幸:希望
D.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夺:改变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纲为官刚正的一组是                        (   )
①纲矢死无挠辞 ②臣请正其罪     ③陛下不素教 
④优诏解尚书     ⑤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 
⑥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
A.①②⑤B.③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纲在隋朝时曾任太子洗马,后来太子杨勇被废,面对文帝切责,李纲据理力争,被提拔为尚书右丞。
B.刘武周攻入太原,齐王元吉不战而逃,致使并州陷落,唐高祖追究责任,李纲进言使齐王的属下宇文歆没有被错***。
C.因不满太子所为,李纲多次进言劝说,太子不但不接受,反而很不高兴。无奈之下,李纲只好辞官归乡了。
D.唐太宗对李纲非常尊重,赐给他轿子,每次讨论政事一定下诏让李纲与房玄龄、王珪一起参加。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
(2)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方汉帝嗜阅经史时,建安人为谒者侍上,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曰:“吾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曰:“臣邑人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上惊,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天子见之,曰:“吾久饫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为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若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恩遇如故。
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选自《东坡全集·叶嘉传》,有删改)
【注】①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 ②饫(yù):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 ③山薮:深山密林。 ④ (nǐ):疲困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嘉,少植节操植:培养
B.或劝之业武业:从事,以……为业
C.久味其言味:体味
D.遂得爵其子爵:爵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上以不见嘉月余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B.①为著其行录传于时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①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必槌提顿挫之乃可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嘉出身平民百姓,从布衣而成为被皇帝赏识的官员,这和他的品行有关。
B.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个人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
C.苏轼塑造了一个面目较黑、禀性刚劲、令人清醒的人物形象。
D.苏轼通过对叶嘉一生的遭遇的叙述,劝诫人们应当功成身退。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上 不 悦 曰 卿 司 朕 喉 舌 而 以 苦 辞 逆 我 余 岂 堪 哉 遂 唾 之 命 左 右 仆 于 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30)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7.9)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9.10)
小题1:第一则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可用原文概括。
小题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结合选文内容对孔子的“恕”道加以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 句 容 叟   袁枚
舟过燕子矾,泊古寺,有叟训数僧。貌癯而古,须发堕落,高吟所作诗,齿缺不能音。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曰:“余非有道者,累于道者也。”询其姓,曰赵,句容人。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誓不娶,年十九,母亡。
慕茅山三洞为神仙居,绝欲得之,仡然从三人而行,裹粮趋洞所。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二人者秉烛继之。蝙蝠哑哑万数,如大片黑云来扑火,火灭。其一毒虺,长三四尺,狂走有声。三人苦畏,联衣带行山根,触顶碍眉,石乳雨下,讫不得住。又五六里,得坦穴,闻钟磬鸣,大喜奔之,石罅水所为。望如黑海,昏雾杳藐,波浪大作,不可穷也。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从原径返,行且卧,迷无所复。闻人声如天外呼者,则三人之戚友具麦饭纸钱号于洞口也。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
叟归,学茹气呼吸法,于三人中最为长年,卒衰废,与他老人同。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自悔空然慕道,几死穴中。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
小题1: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茹:吃。
B.二人者秉烛继之秉:持。
C.石乳雨下,讫不得住讫:竞,终。
D.(叟)于三人中最长年,卒衰废卒:死亡。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说老翁“累于道”的一项是                       (    )
①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  ②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
③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            ④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
⑤叟归,学茹气呼吸法                    ⑥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凡夫俗子为之向往并付诸行动,然而最终结果往往是水中捞月,枉费心血。本文中的句容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B.老翁面貌清癯古朴,正在古寺中训导几个年轻的僧人,似和传说中得道真人十分相似,然而答复却出人意料,他是“累于道者也”,文意顿显跌宕,勾起下面一段对老翁年轻时寻仙探洞经历的描述。
C.对老翁年轻时求仙探洞的一段经历的描述,起伏曲折,令人回味。起先是年轻人的血性壮勇,接着是遇险而不顾,有了“苦畏”心理仍然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后来“闻钟磐鸣”却与神仙失之交臂,充满失望和后悔地出得洞来。这一段经历没有幸运只有辛酸。
D.结尾处写老翁求仙不成,终于“衰废”,与凡人无异,又因不名一钱,只得“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绾合自然。
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3分)
译文:                                                                               
(2)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3分)
译文:                                                                          
(3)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司马迁《报任安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引退B.亦欲以究天人之际边际
C.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考察D.思垂空文以自见流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然此可为智者道重为乡党所笑
C.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曼辞以自饰
D.以通其狂惑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小题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B.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C.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D.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小题4: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引述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述而留名的例子,意在自比,表明自己身受腐刑却要不以为辱,反而将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B.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宗旨在于探讨“天人之际”,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创见。
C.司马迁说自己“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其实是寓悲愤于自贬,之所以没有“推贤进士”,主要是因为身处闺阁之臣的地位,被流俗看轻。
D.选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在句式上骈散结合,清晰而动人地表现了作者不甘受辱而终于受辱,想引决而终未引决的生命历程,内蕴深厚,文气雄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