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陶弼,字商翁,永州人。少俶傥,放宕吴中。行山间,有双鲤戏溪水上,伫观之。傍一老父顾曰:“此龙也,行且斗,君宜亟...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陶弼,字商翁,永州人。少俶傥,放宕吴中。行山间,有双鲤戏溪水上,伫观之。傍一老父顾曰:“此龙也,行且斗,君宜亟去。”去百步许,雷大震而雨,岸圮木拔。又出大云,仓卒遇风暴怒,二十七艘同时溺,独弼舟得济,人以是异之。一见丁谓,谓妻以宗女,因从学兵法,能持论纵横。庆历中,杨畋讨湖南贼,弼上谒,畋授之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阳朔主簿。
侬智高犯南海,畋为安抚使,辟参军谋。使下英江会诸将议击,未至,智高解去。弼舍舟,从其徒数十人,间关步出赴畋。次临贺,大将蒋偕适战死,余众畏亡将被诛,多降贼。弼数与之遇,亟矫畋命揭榜道上,谕使归,许以不死,凡得千五百人。
调阳朔令。课民植木官道旁,夹数百里,自是行者无夏秋暑暍之苦,它郡县悉效之。摄兴安令。移书说桂守萧固浚灵渠以通漕,不听;至李师中,卒浚之。师征安南,馈饷于是乎出,大为民利。
知邕州。邕地卑下,水易集,夏大雨弥月,弼登城以望,三边皆漫为陂泽,亟窒垠江三门,谕兵民即高避害。俄而水大至,弼身先版歃,召僚吏赋役,为土囊千余置道上,水果从窦入,随塞之。城虽不坏,而人皆乏食,则为发廪以振于内,方舟以馌于外,水不及女墙者三板,旬有五日乃退,公私一无所失亡。自横、浔以东数州皆没。
郭逵南征,转弼康州团练使,复知邕州。民再罹祸乱,散匿山谷,弼率百骑深入左江峒,民知其至,扶老携幼以归。逵帅官军临富良江,使弼殿。交人纳款,逵欲班师,恐为所袭。乃以计夜起,军不整,骑步相蹈藉乱行。贼隔江阴伺觇,知弼殿,弗敢追。弼申令帐下毋动,迟明,结队徐行,逵赖以善还。留知顺州。加东上阁门使,未拜而卒。诏录其家五人。
弼能为诗,好士乐施,所得俸禄,悉以与人,家至贫不恤也。既死,妻在乡里,僦屋以居。
【注】 ①暍:中暑。②窒:堵塞。③馌:送食物。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弼上谒,畋授之兵使往袭谒:拜谒,拜访
B.次临贺,大将蒋偕适战死次:驻扎
C.民再罹祸乱,散匿山谷罹:遭遇
D.逵帅官军临富良江,使弼殿殿:殿下,尊称
小题2:下列句子表现陶弼“文武双全”的一组是(  )
A.课民植木官道旁畋授之兵使往袭,大破之
B.使下英江会诸将议击为土囊千余置道上
C.师征安南,馈饷于是乎出至李师中,卒浚之
D.因从学兵法,能主持论纵横所得俸禄,悉以与人
小题3:下列对文段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弼年轻时在吴中游历,多次遇险,又多次幸免于难,说明他的机敏。后来遇上丁谓,它才得以学兵法,讨贼立功,做上阳朔主簿。
B.陶弼受杨畋之命,准备领兵前往会合诸将合击侬智高。但还没有到达,侬智高就领兵仓皇退去。陶弼在途中遇上了许多侬智高的散兵,陶弼就假托杨畋的命令,张榜于道路两旁,答应不处死他们,于是收得了一千多投降的散兵。
C.陶弼作为一方父母官,很能为百姓着想。他让百姓在大路两旁种植树木,以解百姓受烈日暴晒之苦;他建议上级疏浚灵渠,使百姓生活大为便利;他身先士卒,领导军民抗洪救灾,使邕州遭受洪灾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D.陶弼跟随郭逵征战富良江,得胜班师时,由于组织不善,军队非常混乱。全仗陶弼临危不乱,妥善组织,郭逵才能平安回来。陶弼非常乐善好施,所得的俸禄,都拿来分人,而自己家里却很贫困。他死后,他的妻子还要租房子来住。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课民植木官道旁,夹数百里,自是行者无夏秋暑暍之苦,它郡县悉效之。
                                                                                 
②城虽不坏,而人皆乏食,则为发廪以振于内,方舟以馌于外。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①教导百姓在官道旁植树,由数百里长。从这以后行人不受烈日中暑之苦,其他的郡县纷纷效仿。
②城池虽然保住了,但人们都缺粮食,于是陶弼就打开城内的官库发放粮食救灾,同时用船从外面运来粮食。
解析

小题1:殿:殿后,走在队伍的最后。
小题1:“为土囊千余置道上”“至李师中,卒浚之”“所得俸禄,悉以与人”不能表现陶弼“武”的才能。
小题1:陶弼收得的不是侬智高的散兵,而是朝廷的兵。
小题1:附译文:
陶弼,字商翁,永州人。少年风流倜傥,在吴中一带浪迹游学。有一次在山间行走,看见两条鲫鱼在溪水里相互追逐嬉戏,于是停下观赏。旁边一位老人对他说:“这是双龙在一边走,一边打斗,你应该赶快离开。”陶弼刚走百余步,只听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至,两岸崩溃,树木拔起。又有一次乘船湖上,突然出现一片乌云,接着狂风大作,二十七艘船只都沉没水中,唯独陶弼乘的船幸免于难,陶弼上岸后,人们认为他与众不同。有一次遇见当朝名士、曾任宰相之职的晋国公丁谓,丁谓把侄女嫁给他,因为陶弼能跟从丁谓学习兵法艺文之术。(陶弼一时学业大进)经常能与人纵谈天下大势。庆历年中,朝廷派杨畋领兵征讨湖南贼人,陶弼前往拜访杨畋,杨畋拨给陶弼一支人马,让他前往袭击贼部,大破贼兵。战事结束后,陶弼以军功得授阳朔主簿。
侬智高围攻广州,杨畋为安抚使,征召陶弼为参军谋士。让陶弼率军由英州一带沿江而下,会合各位将领合计侬智高,尚未到达集合地点,侬智高便率军退去。陶弼于是留下水军,自带轻骑数十人,从陆路往昔会合杨畋。到达临贺(今贺州)时,刚好是团练使蒋偕与侬智高部恶战,蒋偕身亡。部下无主帅,蒋偕溃散的部下怕逃回大营被杀,许多人准备去投降敌军。陶弼沿途遇到许多失散队伍,于是,陶弼急忙假借杨畋的名义于沿途发布告示,晓谕士兵归队,免其责罚。共收得散兵一千五百余人。
后调任阳朔县令。教导百姓在官道旁植树,由数百里长。从这以后行人不受烈日中暑之苦,其他的郡县纷纷效仿。后来代理兴安县令。写信劝说桂林太守萧固疏浚灵渠来通漕道,萧固不听;到李师中任太守,终于疏浚灵渠。后李师中征讨安南,粮饷都是从这运出,而且大大便利了百姓。
后任邕州知府。邕州地势低下,大水容易聚集,夏天大雨一下整月,陶弼登上城楼而望,三面都被水泡成了水塘,于是陶弼马上下令堵塞江岸上的三个涵洞,通知军队和百姓到高处去躲避洪水。不久洪水汹涌而至,陶弼身先士卒,扛着铁锹,令官吏们都参加劳动,做了一千多土袋放在路边,水果真从洞渗入,随时堵塞。城池虽然保住了,但人们都缺粮食,于是陶弼就打开城内的官库发放粮食救灾,同时用船从外面运来粮食,洪水还差三板高就漫过城墙,十五天才退去,但邕州城内公家百姓无一损失。而从横县、浔州以东几个州县都被淹没了。
郭逵在南方征剿,调陶弼人康州团练使,后陶弼又任邕州知府。老百姓再次遭受战乱,四处逃散,藏匿在山谷中,陶弼率领百多骑兵深入到左江山间,老百姓知道他来了,扶老携幼而归。郭逵率领官军到富良江,让陶弼殿后。当地人都纳款投降,郭逵打算班师回府,害怕被袭击。于是打算晚上启程,但军队不整,骑步兵互相践踏。贼人隔江暗中窥视,知道是陶弼殿后,不敢追。 陶弼下令军中,不要乱动,到了天明,才整队慢慢的走,这样郭逵才能平安归来。后陶弼留任顺州知府。后又任东上阁门使,但没到任就死了。皇上下令录用了他家的五个人。
陶弼能写诗,喜欢与士人交往,乐于施善,所得的俸禄全部送人,家中非常贫困也不救济。他死了以后,妻子在乡里租房子来居住。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陶弼,字商翁,永州人。少俶傥,放宕吴中。行山间,有双鲤戏溪水上,伫观之。傍一老父顾曰:“此龙也,行且斗,君宜亟】;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根据《烛之武退秦师》完成下列各小题。(9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河曲智叟亡以应D.失其所与,不知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晋军函陵  2敢以烦执事    3以乱易整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1军队2对对方的敬称3改变4替
B.1驻军2执掌事务3交换4被
C.1驻军2对对方的敬称3替代4给予
D.1军队2管理事务3交换4是
小题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无事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小题。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小题1:上文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坐镇/而且B.镇压/然而
C.安定/却D.镇守/况且[]
小题2:把文中划线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晋,何厌之有?(3分)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分)                                                 
(3)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鸿门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小题1:在下面四个句子中补出的宾语“之”,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B.樊哙侧其盾以(之)撞
C.则与(之)斗卮酒D.窃为(之)大王不取也
小题2: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樊哙“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等等一番话,表面上是抨击秦王,实际上是指责项王。
B.樊哙有的话同前文所写刘邦与项伯的对话几乎完全一样,这表明刘邦方面上下一致,同心协力
C.樊哙引怀王与诸将相约的话,意在提醒项羽,应该当王的是刘邦,而不是你项羽。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小题3:樊哙闯帐,面斥项王,在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斗争中起的作用是(   )(3分)
A.使刘邦一方变劣势为优势B.使刘邦一方摆脱了被动的处境
C.使项王决定放弃杀害刘邦的念头D.使项、刘双方的斗争更加扑朔迷离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3分)
译: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4分)
译: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各题。(共8分,每小题2分)
(一)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二)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
(三)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四)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加速)
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惜:爱惜)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怜:可惜)
小题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洎牧以谗诛B.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D.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D.辇来于秦
小题4:对以上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最后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步,假设六国如反上述之道而行之,胜负存亡尚未可知。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语双关,既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又告诫北宋“为国者”。
C.第三段运用比喻句和排比句,直接写出美人之多,命运之惨,揭示秦始皇骄奢淫逸。
D.第三、四段从“宫人”“珍宝”两方面对秦皇荒淫奢靡进行充分的铺陈夸张描写,文字虽极力铺陈,却不显枯燥;虽极力夸饰,却不显浮靡,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4分)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雄伟刚直,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探,祯每易服为间谍。良从取滁、和,战采石,克太平,下溧水、溧阳,定集庆,功多。又从徐达克镇江,下常州,进镇抚,守丹阳。与赵继祖等取江阴。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使守之。
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浙西,兵食足。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太祖谕良曰:“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以败敌功,进枢密院判官。士诚大举兵来寇,艨艟蔽江,其将苏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良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大败之,俘斩甚众。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当是时,太祖数自将争江、楚上流,与陈友谅角,大军屡出,金陵空虚,士诚不敢北出侵尺寸地,以良在江阴为屏蔽也。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新学宫,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在境十年, 封疆晏然。太祖常召良劳曰:“吴院判保障一方,我无东顾忧,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之,仍遣还镇。寻大发兵取淮东,克泰州。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太祖诣江阴劳军,周巡壁垒,叹曰:“良,今之吴起也!”                                                                      
(节选自《明史·吴良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祯每易服为间谍易:交换B.江阴当其要冲当:处在
C.在境十年,封疆晏然封:边疆D.太祖常召良劳曰劳:慰劳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良有“勇略”的一组是(  )(3分)
①能没水侦探   
②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
③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
④夜宿城楼,枕戈达旦
⑤寻大发兵取淮东,克泰州  
⑥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良和弟弟吴祯跟随太祖从濠梁起兵,屡立战功,夺取江阴后,吴良被任命为指挥使镇守江阴,凭借勇略,多次打败张士诚的进攻。
B.太祖多次亲自带兵攻打陈友谅,大军出击,金陵空虚。但因为吴良镇守江阴,所以张士诚不敢趁机出兵攻打金陵。
C.吴良仁厚俭约,声色货利一无所好,勤于军务,重视教育,大兴屯田,减轻徭役和赋税。治理江阴十年,江阴非常安定。
D.太祖非常信任赏识吴良,命学士宋濂等人作诗赞美他,还夸赞他像当年的吴起一样。此后,为报答太祖的知遇之恩,吴良在浮子门将张士诚消灭。
小题4: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5分)
译文:                                                                       
(2)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