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鸿门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鸿门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小题1:在下面四个句子中补出的宾语“之”,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B.樊哙侧其盾以(之)撞
C.则与(之)斗卮酒D.窃为(之)大王不取也
小题2: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樊哙“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等等一番话,表面上是抨击秦王,实际上是指责项王。
B.樊哙有的话同前文所写刘邦与项伯的对话几乎完全一样,这表明刘邦方面上下一致,同心协力
C.樊哙引怀王与诸将相约的话,意在提醒项羽,应该当王的是刘邦,而不是你项羽。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小题3:樊哙闯帐,面斥项王,在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斗争中起的作用是(   )(3分)
A.使刘邦一方变劣势为优势B.使刘邦一方摆脱了被动的处境
C.使项王决定放弃杀害刘邦的念头D.使项、刘双方的斗争更加扑朔迷离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3分)
译: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4分)
译: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1)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
(2)那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解析

小题1:A、B、C三项中补出的“之”分别作动词“止”、介词“以”、动词“与”的宾语,而D项中“为”(认为)的宾语是“大王不取”,其间不应加“之”。
小题1:为沛公辩解。
小题1:联系全文事件发展脉络及情节间的关系作推断确认。
小题1:参考译文::
于是张良到军门外去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样?”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和他们拼命。”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立起,站着(一口气)把酒渴了。项羽说:”赏给他一只猪腿。”(左右的人)就给了他一只半生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怀王曾经和诸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都不敢占有动用,封闭了官室,退军驻扎在霸上,以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 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象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项羽无话可答,说:”坐吧。”樊哙使挨着张良坐下。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鸿门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各题。(共8分,每小题2分)
(一)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二)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
(三)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四)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加速)
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惜:爱惜)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怜:可惜)
小题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洎牧以谗诛B.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D.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D.辇来于秦
小题4:对以上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最后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步,假设六国如反上述之道而行之,胜负存亡尚未可知。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语双关,既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又告诫北宋“为国者”。
C.第三段运用比喻句和排比句,直接写出美人之多,命运之惨,揭示秦始皇骄奢淫逸。
D.第三、四段从“宫人”“珍宝”两方面对秦皇荒淫奢靡进行充分的铺陈夸张描写,文字虽极力铺陈,却不显枯燥;虽极力夸饰,却不显浮靡,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4分)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雄伟刚直,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探,祯每易服为间谍。良从取滁、和,战采石,克太平,下溧水、溧阳,定集庆,功多。又从徐达克镇江,下常州,进镇抚,守丹阳。与赵继祖等取江阴。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使守之。
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浙西,兵食足。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太祖谕良曰:“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以败敌功,进枢密院判官。士诚大举兵来寇,艨艟蔽江,其将苏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良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大败之,俘斩甚众。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当是时,太祖数自将争江、楚上流,与陈友谅角,大军屡出,金陵空虚,士诚不敢北出侵尺寸地,以良在江阴为屏蔽也。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新学宫,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在境十年, 封疆晏然。太祖常召良劳曰:“吴院判保障一方,我无东顾忧,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之,仍遣还镇。寻大发兵取淮东,克泰州。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太祖诣江阴劳军,周巡壁垒,叹曰:“良,今之吴起也!”                                                                      
(节选自《明史·吴良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祯每易服为间谍易:交换B.江阴当其要冲当:处在
C.在境十年,封疆晏然封:边疆D.太祖常召良劳曰劳:慰劳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良有“勇略”的一组是(  )(3分)
①能没水侦探   
②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
③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
④夜宿城楼,枕戈达旦
⑤寻大发兵取淮东,克泰州  
⑥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良和弟弟吴祯跟随太祖从濠梁起兵,屡立战功,夺取江阴后,吴良被任命为指挥使镇守江阴,凭借勇略,多次打败张士诚的进攻。
B.太祖多次亲自带兵攻打陈友谅,大军出击,金陵空虚。但因为吴良镇守江阴,所以张士诚不敢趁机出兵攻打金陵。
C.吴良仁厚俭约,声色货利一无所好,勤于军务,重视教育,大兴屯田,减轻徭役和赋税。治理江阴十年,江阴非常安定。
D.太祖非常信任赏识吴良,命学士宋濂等人作诗赞美他,还夸赞他像当年的吴起一样。此后,为报答太祖的知遇之恩,吴良在浮子门将张士诚消灭。
小题4: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5分)
译文:                                                                       
(2)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成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
小题2: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小题3:选出不属于让秦伯退兵的理由的一项是
A.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小题4: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小题5: 翻译课文中的句子。
(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5分)
译:
(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5分)
译: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5分)
译: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
柳宗元
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桂州多灵山,发地峭坚,林立四野。署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氏之洲。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事。盗遁奸革,德惠敷施。期年政成,而富且庶。当天子平淮夷,定河朔,告于诸侯,公既施庆于下,乃合僚吏,登兹以嬉。观望悠长,悼前之遗。于是厚货居氓,移民于闲壤。伐恶木,刜奥草,前指后画,心舒目行。忽焉如飘浮上腾,以临云气。万山面内,重江束隘,联岚含辉,旋视其宜,常所未睹,倏然互见,以为飞舞奔走,与游者偕来。乃经工化材,考极相方。南为燕亭,延宇垂阿,步檐更衣,周若一舍。北有崇轩,以临千里。左浮飞阁,右列闲馆。比舟为梁,与波升降。苞漓山,涵龙宫,昔之所大,蓄在亭内。日出扶桑,云飞苍梧。海霞岛雾,来助游物。其隙则抗月槛于回溪,出风榭于篁中。昼极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灏气回合,邃然万变,若与安期、羡门接于物外。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
既成以燕,欢极而贺,咸曰:昔之遗胜概者,必于深山穷谷,人罕能至,而好事者后得以为己功。未有直治城,挟阛阓②,车舆步骑,朝过夕视,讫千百年,莫或异顾,一旦得之,遂出于他邦,虽物辩口,莫能举其上者。然则人之心目,其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盖非桂山之灵,不足以瑰观;非是州之旷,不足以极视;非公之鉴,不能以独得。噫!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③乎
【注】①安期、羡门:指已悟道成仙的人。②阛阓(huánhuì):市场,商场。③藉: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署之左曰漓水署:署名
B.盗遁奸革,德惠敷施革:(被)扫清
C.非公之鉴,不能以独得鉴:明察
D.既成以燕,欢极而贺燕:开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合僚吏,登兹以嬉B.若与安期、羡门接于物外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以其无礼于晋
C.忽焉如飘浮上腾D.其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赞美訾家洲于桂林的灵山秀水中胜景独擅,惋惜其不为人所知,颂扬裴公于惠施德政之余,慧眼独具,建亭于斯,遂使其撮奇得要,景甲桂林。
B.柳宗元的散文立意深刻,在对訾家洲亭的景色描绘中,寄寓了自己不遇的慨叹和求荐望举的希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C.本文构思新颖,起始突兀,以表现訾家洲之不凡,然后描写亭景变化奇异,结尾处层层转深,跌宕多姿。
D.本文的风格雄深雅健,简古峭拔,情感表达含蓄隽永,以贬谪期间个人的全部感情观照山水,又借山水的描摹以传达心境,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意境。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至 若 不 骛 远 不 陵 危 环 山 洄 江 四 出 如 一 夸 奇 竞 秀 咸 不 相 让 遍 行 天 下 者 惟 是 得 之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厚货居氓,移民于闲壤。
答:                                   
(2)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乎?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文后题目: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概括曾皙的性格特征。(1分)
(2)孔子“与点”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