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12分)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12分)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为梁旧将,皆主上斩祛射钩注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明年征蜀,议择大将。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马彦圭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马彦圭矫诏魏王杀之。
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崇韬父讳弘,革等即因他事,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晋书·郭崇韬传》
注:继岌:即李继岌,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太子,是刘皇后的亲生儿子,当时被封为魏王。
小题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以材干称见:被
B.崇韬之,无异皇居第:等级
C.因与从袭等共之构:陷害
D.崇韬以为然遂:于是,就
小题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契丹来犯,郭崇韬认为应该乘士气高涨之机,主动迎战,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打败了契丹。
B.庄宗建造高楼避暑,郭崇韬认为不能只图一个人享乐,力谏不可,宦官乘机在庄宗面前说他的坏话。
C.向延嗣诬陷郭崇韬把蜀地的宝货据为己有,并有谋反的意图。庄宗对此大怒,就派马彦圭传圣旨处死了他。
D.破蜀后,郭崇韬就派遣使者招抚南诏的少数民族,想借此安抚他们,使他们归顺,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
小题3: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
(2)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1)契丹来犯,不是来援救张文礼的,而是王都用利引诱来了。
(2)第二年,皇帝在南方有事,郭崇韬把他所接受的钱财都献出来,用来辅助皇帝的奖赏(或作为皇上奖赏的钱财)。
解析

小题1:第,“府第,住宅”的意思。
小题1:.庄宗并未下旨杀郭崇韬,是刘皇后教马彦圭假传圣旨让魏王处死郭崇韬。
小题1:参考译文:郭崇韬是代州雁门的人。为人聪慧敏捷,因才干被人称颂。庄宗还是晋王的时候,郭崇韬在他手下担任中门使,很得庄宗的亲近和信任。
庄宗派兵把张文礼围困在镇州,久攻不下。这时,定州的王都巴结契丹来犯。郭崇韬说:“契丹来犯,不是援救张文礼的,而是王都用利引诱来的。再说,我们刚刚打败了梁军,应应该乘着高涨的士气,不能自己后退胆怯。”庄宗认为很对,果然打败了契丹的军队。庄宗当了皇帝,就让郭崇韬担任兵部尚书、枢密使。
郭崇韬一向廉洁,自从到了洛阳后,就开始接受各方官员的贿赂和赠送,老朋友和手下的人为此都劝戒他,他说:“我位及大将和宰相,俸禄和皇上的赐赠非常多,哪里缺少他们那一点东西,现在的藩镇诸侯,多是。梁朝的旧将,都是与皇上有旧怨的人。现在的一概拒绝他们,难道他们没有反叛的可能吗?再说,这些钱财藏在我私人的家中,同藏在国库里有什么区别呢?”第二年,皇上在南方有军事活动,郭崇韬把他所接受的钱财都献出来,作为皇上奖赏的钱财
同光三年的夏天,庄宗因为宫中炎热、潮湿、不能居住而苦恼,想建造高楼来避暑于是派遣王允平办理此事。郭崇韬进谏说:“陛下过去心中考虑的是天下社稷,现在想的是个人的享受,艰难、安逸的环境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这是很自然的事但还是希望陛下不要忘了创业的艰难。”庄宗不言语。最终还是让王允平建楼,郭崇韬果然又极力阻谏。宦官说:“郭崇韬的住宅跟皇上的差不多,哪里知道陛下的热呢!”于是,各种谗言纷纷传到皇上的耳朵中。
第二年讨伐蜀地,商议选择大将军。于是让继岌担任西南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军政都由他来决断。郭崇韬向来都很厌烦宦官,继岌的监军李从袭等人看见郭崇韬一个人独揽军权,心里很是不满,想用什么办法算计他。庄宗听说攻占了蜀地,就派宦官向延嗣前去慰劳大军。郭崇韬没有到郊外去迎接他,向延嗣非常愤怒,于是,就与李从袭等人共同谋划陷害郭崇韬。向延嗣回到朝廷后,乘机说蜀地的宝物都被郭崇韬据为己有了,并且诬陷郭崇韬有谋反的意图,将会对魏王不利。庄宗非常愤怒,派宦官马彦圭前往蜀地,监视郭崇韬的动向。马彦圭把这件事报告了给了刘皇后,刘皇后让马彦圭假诏给魏王,让他杀了郭崇韬。
郭崇韬掌事的时候,从宰相豆卢革、韦悦等人以下都极力巴结他。郭崇韬的父亲的名字中有一个“弘”字,豆卢革等人以其他的借口奏请皇上把弘文馆改为崇文馆。因为他姓郭,于是就说他是唐朝郭子仪的后代,郭崇韬也认为是真的。他讨伐蜀地,路过郭子仪的墓地时,下马大哭后才离开,人们听说后,以此嘲笑郭崇韬。但是郭崇韬为国家竭尽忠诚,有远大的谋略。他占领蜀地以后,于是派使者把唐朝的威望和恩德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南诏的少数民族,想借此安抚他们,使他们归顺,可以说是有远大的志向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12分)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分)
刘谦,博州堂邑人。曾祖直,以纯厚闻于乡党,里有盗其衣者,置不问。州将廉知,俾人故窃其衣,亦不诉理,即召诘前盗衣者,俾还之。直绐云:“衣乃自以遗少年,非窃也。”州将义之,赐以金帛,不受而去。父仁罕,轻侠自任。五代末,寇盗充斥,仁罕率众断澶州浮桥以溃贼,因诱获数十人,出刍粟给官军。补内黄镇将。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
谦少感概,不拘小节。初诣岭表省父,仁罕资以金帛,令北归行商。还堂邑旧墅,尝为乡里恶少所辱,谦不胜怒,殴杀之。亡命京师,遂应募从军。补卫士,稍迁内殿直都知。至道初,真宗升储邸。增补宫卫,太宗御坐,亲选诸校,授谦东宫亲卫都知.赐袍笏、靴带、器币。真宗即位,擢授洛苑使。谦起行伍,不乐禁职,求换秩,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上幸大名,至北苑,属谦有疾,遣归将护,谦恳请从行。既俾其二子随侍,仍挟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疾瘳,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上闻,赐白金二百两。驾还,改捧日左厢都指挥使。时高翰为天武左厢都校,有卒负债杀人,瘗尸翰营中,累日,发土得之。上怒翰失检察,执见于便殿。谦即前奏:“翰职在巡逻及阅教诸军,不时在营,本营事宜责之军头。”上为释翰罪。
先是,谦久权殿前都虞候,俄擢曹璨正授,谦颇形慨叹。至是,璨副马军,而升谦领禁卫焉。河北屯兵,常以八月给冬衣。谦上言边城早寒,请给以六月,后以为例。无何,以足疾求典郡,上召见,敦勉之。
(《宋史•刘谦传》卷二百七十五)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不问置:搁置
B.州将知廉:访查
C.即召前盎求者诘:责问
D.直云绐:告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能直接表现刘谦“不拘小节”和“为人耿直”的一组是(3分)
A.①尝为乡里恶少所辱②稍迁内殿直都知
B.①不乐禁职.求换秩②谦恳请从行
C.①谦不胜毯.殴杀之②本营事宜责之军头
D.①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②以足疾求典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谦的曾祖父刘直,因纯朴敦厚在乡里闻名,父亲刘仁罕,在五代末强盗窃贼横行的情况下,曾带领众人奋勇击溃窃贼,并拿出粮草供给官军。
B.刘谦年轻时情感激昂且有气概。到岭外探望父亲,父亲用钱财和布帛来资助他,让他回家经商。刘谦在乡里犯了人命案,逃命到京城,应征入伍。
C.宋太宗和宋真宗都十分信任刘谦,太宗准备退位时赐给他袍笏、靴带、器币,真宗登基后,提拔他为洛苑使,由于他不喜欢宫禁中职位而改任他职。
D.在士兵欠债杀人,把尸首埋在高翰营中,后来挖地找到尸首一事上,皇上怒斥高翰有失检察,高翰在便殿申诉,由于刘谦的禀奏才免除他的罪过。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5分)
(2)既俾其二子随侍,仍挟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古文,完成小题。(共19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加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沈括 《梦溪笔谈·晏殊不隐》
小题1:下面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值御试进士适:恰逢B.及馆职为:担任
C.许臣僚择燕饮胜:名胜美景D.执政莫所因谕:明白、理解
小题2: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上谕之曰”中的“之”相同的是(  )
A.召之阙下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C.上面谕除授之意D.无可为之
小题3:下列选项全都能体现出晏殊不隐的一项是(  )
①乞别命题   ② 公语言质野   ③臣若有钱,亦须往    ④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⑤直以贫,无可为之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③⑤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10分)
(1)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5分)
(2)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22分。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才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才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北宋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 )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遇事难易不要B.伊阳县   主管、主持   
C.而元昊臣服D.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部将  借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简有法欲按军法斩之不果
B.无愧古君子其才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C.上书讼师鲁公使钱贷部将    减边用 
D.然则天下之称师鲁   将吏有违其节度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的一组是(   )(3分)
A.①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②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②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C.①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②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①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 ②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师鲁原名尹洙,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这是因为他们都
知道他既有才能,又有“忠义之节”。
B.师鲁为官许多年,可是仕途坎坷,曾因为范仲淹的事仗义执言而被贬官。尽管如此,
他却能勤政爱民,在潞州任职时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
C.师鲁在军事方面也颇有才能,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
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施行。
D.师鲁一生勤谨忠诚,一心为公,不谋私利。跟宾客谈话也始终不涉及他的私情。
小题5:断句。(4分)
用“/”线为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4分)
得 疾 无 医 药 舁 至 南 阳 求 医 疾 革 隐 几 而 坐 顾 稚 子 在 前 无 甚 怜 之 色 与 宾 客 言 终 不 及 其 私 享 年 四 十 有 六 以 卒。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3分)
②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②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汉书·张敞传》“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府诣:拜见
B.及当出刑,官属馔送之具:准备
C.光武驰使驺骑特宣刑。原:赦免
D.大言主之失,叱奴下车数:数落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董宣为“强项令”这一性格特点的一组是﹙3分﹚(   )
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②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③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
④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⑤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⑥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原因是公孙丹为迷信武力而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慢,遭致免官。
C.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宗党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D.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2﹚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书博鸡者事
                      高启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守,即诬守纳己赇。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徒能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郡录事骇之,驰白府。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高子曰: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小题1:下列划线词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反接,诸市徇:示众
B.众知有为,因之曰让:谦让
C.得数十人,豪民于道遮:遏止,阻拦
D.今姑汝,后不善自改贷:饶恕,宽恕
小题2:下面的话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博鸡者"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
②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③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④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⑤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 
⑥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鸡者每天抱着鸡招呼些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博,意气用事喜欢打架,但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
B.当时袁州的总管深受老百姓爱戴,但他自恃年高,瞧不起到袁州来巡视的臧姓高官,听说他要来,还笑着说"这臧家的孩子",因而埋下祸患。
C.使者借机逮捕了袁州总管,威胁他使他屈服,并罢了他的官。袁州百姓对此非常气愤,可是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去对付。
D.博鸡者惩罚土豪之后,先是和他的徒弟天天举着"屈"字的横幅在金陵街上游行,然后又到行御史台衙门去告状,最终为袁州太守伸张了正义。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
⑵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