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书博鸡者事                      高启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书博鸡者事
                      高启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守,即诬守纳己赇。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徒能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郡录事骇之,驰白府。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高子曰: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小题1:下列划线词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反接,诸市徇:示众
B.众知有为,因之曰让:谦让
C.得数十人,豪民于道遮:遏止,阻拦
D.今姑汝,后不善自改贷:饶恕,宽恕
小题2:下面的话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博鸡者"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
②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③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④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⑤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 
⑥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鸡者每天抱着鸡招呼些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博,意气用事喜欢打架,但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
B.当时袁州的总管深受老百姓爱戴,但他自恃年高,瞧不起到袁州来巡视的臧姓高官,听说他要来,还笑着说"这臧家的孩子",因而埋下祸患。
C.使者借机逮捕了袁州总管,威胁他使他屈服,并罢了他的官。袁州百姓对此非常气愤,可是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去对付。
D.博鸡者惩罚土豪之后,先是和他的徒弟天天举着"屈"字的横幅在金陵街上游行,然后又到行御史台衙门去告状,最终为袁州太守伸张了正义。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
⑵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
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1)那土豪正穿着漂亮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随着一群奴仆奔驰而来。博鸡人一直冲向前,把他从马上揪下来,狠狠地打。
(2)你做百姓自己不检点,冒犯了总管,打你板子,是按法律办事。你竟敢为此产生怨恨!(怨望:怨恨;心怀不满。)
解析

小题1:责备
小题1:略
小题1:顺序颠倒
小题1:文言文翻译:
  有个以斗鸡作赌博的袁州人,一向游手好闲,不从事生产。每天抱着鸡招呼些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博)。(他)意气用事好打架,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
  元朝至正年间,袁州有个总管做了许多有利于百姓的政绩,老百姓很爱戴他。(这时)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姓臧的,是新升的高官,要巡察所管各路到袁州来。袁州的总管依仗自己年高有德,瞧不起这个姓臧的,听说他要来,笑着说"这臧家的孩子。"有人把这话告诉了姓臧的,姓臧的大怒,想凭借法律来陷害他。偏巧袁州有个土豪,曾受过总管的杖刑,了解到肃政廉访司心里怀恨总管,就诬告总管接受了自己的贿赂。肃政廉访司于是逮捕了总管,威胁他使他屈服,并罢了他的官。袁州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去对付。
  有一天,博鸡人在街上游荡。大家知道他有办法,就责备他说:"你平素是有名的勇敢人,只能欺侮贫穷软弱的人罢了。那个土豪仗着他有钱,诬陷罢免了好总管,使袁州百姓失去了父母管。你若确实是条好汉,就不能为我们总管出把力气吗?"博鸡人说:"当然可以!"立即到贫穷人聚居的地方,喊来些一向勇猛的年轻人,一下子集合了几十人,在路上拦截土豪。那土豪正穿着漂亮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随着一群奴仆奔驰而来。博鸡人一直冲向前,把他从马上揪下来,狠狠地打。(他的)奴仆惊惶地各自逃散。(博鸡人)就剥下土豪的衣服自己穿上,又骑上他的马,指挥众人推搡着土豪到马前,反绑着两手,在街上游街示众,还让他自己喊着:"作为老百姓诬陷总管的人就看我啊!"走一走喊一声,不喊就用棍子打他的后背,脊背全打伤了。袁州的百姓聚集一起跟随观看,满城欢声雷动。郡里的录事害怕了,跑去报告总管衙门。总管府里的佐管对这事感到痛快,暗地放纵不去过问。天黑了,(游街示众)到了土豪的家门口,抓住头发让他跪下,斥责他说:"你做百姓自己不检点,冒犯了总管,打你板子,是按法律办事。你竟敢为此产生怨恨!(怨望:怨恨;心怀不满。)又趁机诬陷总管使他丢了官,你的罪恶应当处死,现在暂且饶了你,以后不好好改过自新,而且再说坏话,我一定烧了你的房子,***掉你的全家!"土豪的气焰一点没有了,用前额碰地,谢罪说不敢,才放了他。
  博鸡人于是对众人说:"这回够不够报答总管了呢?"(直译:这回足以报答使君没有啊?)大家说:"你干得确实是痛快,然而总管的冤屈还未伸,还是没有用。"博鸡人说:"是的。"就用几张大纸糊成横幅,宽两丈,大大地写上一个"屈"字,用两根竿子撑起来,到行御史台衙门去告状。台臣不受理。于是他就和同伙们天天举着"屈"字的横幅在金陵街上游行。台臣感到羞愧,随后接受了他的状子。恢复了总管的官职,撤了姓臧的官。
  在这时候,博鸡人由于讲义气扬名于东南一带。                                       
  高子说:我在史馆工作时,听翰林天台人陶先生谈到博鸡人的事。看那袁州的总管虽然得民心,可是自己得意洋洋瞧不起上级,他的灾难不是来自外部。姓臧的官滥用法律,来报复一句话的私愤,真是险恶的人啊!但是在上的人不能体察下情,使百姓捋起袖子集合起来为自己出气。有见识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元朝政治的紊乱废弛,变乱是从下面产生而逐渐扩大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书博鸡者事                      高启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9分)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讨。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
且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弊也。愿公择一而行之。
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衡秦:与秦“连衡”。衡,通“横”。指六国东西联合共同侍奉秦国。
②悁(yuān):作愤恨之意。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保守聊城,不敢归 保守:保卫,守住
B.不耻身在缧绁之中 缧绁:累赘,牵累
C.名高天下而光邻国 烛:照,照耀
D.欲归燕,已有 隙:隔阂,裂痕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士卒多死聊城不下 潦水尽寒潭清
B.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 有鸟焉,其名
C.上辅孤主制群臣 倚南窗寄傲
D.三战所亡一朝而复之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
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
B.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
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
C.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
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
D.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
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4分)
(2)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3分)
(3)欲降齐,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
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门槛。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秋冬则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其生
(3)市令曰:“三月。”              (4)令数下,民不知所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政缓禁止B.庄王以为币轻
C.如此几何顷乎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小题4: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孙叔敖□□的性格特征。(4分)
小题5: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洪皓,字光弼,番易人。少有奇节,慷慨有经略四方志。宣和中,为秀州司录。大水,民多失业,皓白郡守以拯荒自任,发廪损直以粜。民坌集,皓恐其纷竞,乃别以青白帜,涅其手以识之,令严而惠遍。浙东纲米过城下,皓白守邀留之,守不可,皓曰:“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人感之切骨,号“洪佛子”。
时谇遣使金国,张浚荐洪皓,皓至太原,留几一年,金遇使人礼日薄。及至云中,粘罕迫其仕刘豫,皓曰:“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恨力不能碟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愿偷生鼠狗问,愿就鼎镬无悔。”粘罕怒,将***之。帝一酋目止剑士,为之中跪请,得流冷山。
冷山,地苦寒,陈王悟室聚浇地。悟堂敬皓,使教其八子。或二年不给食。盛夏衣粗布,尝大雪薪尽,以马失然火煨面食之。或献取蜀策,悟室持问皓,皓力折之。悟宣或答或默,忽发怒曰:“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许,谓我不能***汝耶?”皓曰:“自分当死,顾大国无受***行为之名,愿投之水,以坠渊为名可也。”悟室义之而止。后兀术***悟室,党类株连者数千人,独皓以异论几死,故得免。
绍兴十年,因谍者赵德,书机事数万言,藏故絮中,归达于帝。言:“顺昌之役,金人震惧夺愧,燕山珍宝尽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王师丞还,自失机会,今再举尚可。”未几,金主以生子大赦,许使人还乡,皓与张邵,失弁三人在遣中。
十三年七月,见于内殿,力求郡养母。帝曰:“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岂可舍朕去邪!”
出知饶州。年六十八,卒。帝闻皓卒,嗟异之。皓虽久在北廷,不堪其苦,然为金人所敬,所著诗文,争钞诵求付梓。性急义,当艰危中不少变。范镇之孙祖一半为佣奴,皓言于金人而释之。
(节选自《宋史·洪皓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皓白守留之邀:邀请。
B.万里命衔:接受。
C.自当死分:料想
D.意欲燕以南弃之捐:舍弃
小题2:下面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洪皓“有节操”、“急于义”的一组是
A.①皓恐其纷兢,乃别以青白帜 ②浙东纲米过城下,皓白守邀留之
B.①书机事数万言,藏故絮中,归达于帝 ②或献取蜀策,悟室持问皓,皓力折之
C.①独皓以异论几死,故得免 ②王师丞还,自失机会,今再举尚可
D.①不愿偷生鼠狗间,愿就鼎镬无悔 ②范镇之孙祖平为佣奴,皓言于金人而释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州发生水灾,灾民闻听赈济聚集而来,洪皓但心他们乱中争抢,就用青白旗加以区分,在手上涂墨来标记,使赈灾有序有果。
B.洪皓出使金国,粘罕强迫他作刘豫的属官,洪皓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情怀,惹怒粘罕,差点被害。
C.洪皓流放冷山,悟室拿取蜀的计策来询问,遭到洪皓的驳斥。悟室突然发怒,以死相胁迫,洪皓被迫无奈,决定投水自尽。
D.绍兴十年,在间谍越德的帮助下,洪皓给宋朝皇帝捎去长信,洪皓在信中对顺昌之战深表惋惜,希望朝廷再次出兵,收复失地。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水,民多失业,皓白郡守以拯荒自任,发廪损直以粜。(5分)
(2)皓虽久在北廷,不堪其苦,然为金人所敬,所著诗文,争钞诵求付梓。(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小题1: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葬之  卒:死。
B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乃:是。 
C 不出,火尽           且:并且。
D 而人之所至焉          罕:少。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的活用现象与给出的例句中的加横线的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A 顺流而                B 幽壑之潜蛟
C 鱼虾而友麋鹿          D 火尚足以
小题3: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A 引以为流殇曲水         B 然力足以至焉
C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小题4:下面各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 文中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C 作者在记叙和议论之间注意承接过渡,如第三段一句“于是予有叹焉”紧承上文的“悔”,自然过渡到下面的议论。一个“叹”字意味深长,承上启下,使文章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D 本文以游山因事见理,阐述了“志、力、物”三者的重要意义,前半部分侧重记游,后半部分侧重说理,二者结合自然紧密。
小题5:(1)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4分)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 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①木为匵②,葛藟③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④。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祁侯曰:“善。”遂裸葬。                   
《汉书•杨胡硃梅云传》
【注】①窾(kuǎn),当中挖空的木头。 ②匵(dú):小棺材。
③藟(lěi),藤。                   ④殠(chòu),腐臭的气味。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仆迫从上雍祠: 庙堂B.王孙曰报:答复
C.将以世也矫: 改变D.夫饰外以众华:夸耀
小题2:下列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为棺椁衣衾 师道不传也久矣
B.亡形亡声,合道情 使牧羝,羝乳得归
C.是物各反真也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D.及病终,先令其子 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小题3:下列对原文划线处停顿正确的的一项是(     )
A.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B.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C.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D.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4分)
(2)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3分)
(3)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