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题。(14分)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少为诸生,泛涉书传。金人围太原,分兵绝饷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徽言以三千人渡河,...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题。(14分)
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少为诸生,泛涉书传。金人围太原,分兵绝饷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徽言以三千人渡河,一战破之。迁武经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建炎二年冬,自蒲津涉河围之。先是徽言移①府州,约折可求夹攻金人。可求降,金将娄宿挟至城下以招徽言。徽言故与可求为姻,乃登陴以大义噍②数之。可求仰曰:“君于我胡大无情。” 徽言摄弓厉言曰:“尔于国家不有情,我尚于尔何情?宁惟我无情,此矢尤无情!”一发中之,可求走。金进攻数败,不得志,围之益急。徽言自度不支,凡守具悉火之。仗剑坐堂上,慷慨语将士:“我天子守土臣,义不见蔑敌手。”因拔佩刀自拟,左右号救持之急。金兵猥③至,挟徽言以去。娄宿就见徽言,语曰:“二帝北去,尔其为谁守此?” 徽言曰:“吾为建炎天子守。”娄宿曰:“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徽言怒曰:“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将以死报太祖、太宗地下,庸知其他!”娄宿又出金制曰:“能少屈,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徽言益怒,骂曰:“吾荷国厚恩,死正吾所,此膝讵为汝辈屈耶?汝当亲刃我,不可使余人见加。”娄宿举戟向之,觊其惧状。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饮 以 酒 持 杯 掷 娄 宿 曰 我 尚 饮汝 酒 乎 慢 骂 不 已 金 人 知 不 可 屈 遂 射 杀 之。
注释:①移:公文名称,这里作动词。②噍:jiào,责备。③猥:形容人多。
小题1: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人忌徽言,欲速晋宁以除患拔:攻下
B.义不蔑敌手见:看见
C.吾恨不汝辈归见天子尸:陈尸示众
D.徽言披衽迎刃,象自若。意:神情
小题2: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太原之战中徐徽言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太原被包围、粮道被切断、军令数月不通的情况下,他率军渡过黄河,一举歼灭金军。
B.在金人围攻蒲津的恶战中,面对主动前来劝降的折可求,徐徽言义正词严地痛斥他变节投降的行为并以一箭来表示大义灭亲的态度。
C.徐徽言在城池即将被金人攻破之时,把守城器械全部烧掉;然后慷慨陈词,自己是天子的守土臣;并以自刎来表示宁死不受辱的决心。
D.娄宿诱降徐徽言遭到失败,便举戟指向徐徽言,以此迫他屈服。徐徽言镇定自若,拿杯掷向娄宿,骂不绝口,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小题3: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3分)
(2)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3分)
小题4:用“/”为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2分)
饮 以 酒 持 杯 掷 娄 宿 曰 我 尚 饮 汝 酒 乎 慢 骂 不 已 金 人 知 不 可 屈遂 射 杀 之。
答案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1)我的军队已经南下了,中原的形势还不清楚,你又何必辛苦为难自己呢?
(2)会让你世代统管延安城,整个陕地都归你所有了。
小题1:饮以酒 / 持杯掷娄宿曰 / 我尚饮汝酒乎 / 慢骂不已 / 金人知不可屈 / 遂射杀之。
解析

小题1:见:表被动,“被”的意思
小题1:金人围困的地点是晋宁,而不是蒲津:折可求是在金人的挟持下劝降徐徽言的,并非“主动劝降”。
小题1:1)大意1分,“南”1分, “何自苦为”句式1分;(2)大意1分,“帅”1分,“举”1分。
【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徐徽言字彦猷,衢州西安人。小时候读书时,就广泛地阅读书传。金国人围攻太原,并分派部队截断了宋军的运粮道路,从隰州石州以北(的地区),(宋)军令无法通达已有多月。徐徽言率领三千人渡过黄河,一战就打败金军。(因此)授职担任武经郎,掌管晋宁的军队,兼任岚石路沿边安抚使。金人忌怕徐徽言,想迅速攻下晋宁来消除祸患。建炎二年的冬天,金军从蒲津渡过黄河围攻徐徽言。在此之前,徐徽言送书信给府州,约请折可求攻打金军。但折可求却投降了金军,金人将领娄宿挟持着折可求到城墙下来劝降徐徽言。徐徽言原来与折可求是亲家,他便登上城墙大义凛然地责骂折可求。折可求仰望城墙说:“您对我为什么这么无情啊?”徐徽言拉开弓箭厉声说道:“你对国家没有情义,我还对你有什么情义(可言)?难道只有我无情吗,这支箭更无情!”一箭射中了折可求,折可求逃跑了。金军多次进攻都失败了,(因为)未能达到目的,(所以)围攻(宋军)就更加急迫了。徐徽言自己估计支撑不下去了,就把守城的器具全部烧掉。他手持宝剑,坐在大堂之上,慷慨激昂地对将士们说:“我是替天子守卫国土的大臣,要坚守气节而不能落入敌手受辱。”于是拔出佩刀自刎,他的部下急忙大呼并救了他。金兵大批地赶到,并挟持徐徽言离开了。娄宿见到徐徽言,告诉他说:“你们宋朝的两个皇帝都已经逃到北方去了,你还为谁守卫这个地方呢?”徐徽言说:“我为建炎皇帝守卫(国土)。”娄宿说:“我军已经南下,中原的情势还不可能知道,你又何必自己为难自己呢?”徐徽言大怒,说:“我恨不得把你们的尸体拿去示众,再回去参见皇帝,我(只知道)要以死报太祖、太宗的地下亡灵,难道还要知道其他什么吗?”娄宿又拿出金国皇帝的命令说:“你如果能稍微屈服一下,会世代统管延安城,整个陕地全都归你所有了。”徐徽言更加愤怒,骂道:“我承受着国家宽厚的恩典,(为国而)死正是我的归所,我这双膝盖难道会为你们弯的吗?你应当亲手杀了我,(但)不能让其他人来羞辱。”娄宿举起戟对着徐徽言,希望看到他害怕的样子。徐徽言坦开衣襟,迎着刀刃,神情镇定自若。喝下一杯酒,拿起酒杯掷向娄宿说:“我还能喝你的酒吗?”接着不停地大骂娄宿。金军知道徐徽言是不可能屈服的了,于是射箭杀了他。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题。(14分)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少为诸生,泛涉书传。金人围太原,分兵绝饷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徽言以三千人渡河,】;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孙司封书(曾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皇祐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理,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珙不听,宗旦言不已:过分
B.智高出横山,其寨人略:掠取,掠夺
C.度珙终不可意得意:得志忘形
D.固不可不旌:表彰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书告者七家叔舍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B.邑之祸必不发于其身也,耻师焉
C.其事未白于天下赏善罚恶
D.又世所侵蔽身死人手,天下笑
小题3:下列给文中画横波浪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B.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C.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D.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小题4:本文语调激昂却又言辞恳切,作者在为孔宗旦诉冤的同时,陈说天下治乱得失之理,指出了哪些令人担忧的现实情况?并提出了哪些观点?(4分)
小题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3分)
(2)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3分
(3)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1)从以上谈话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教育观?(3分)
答:                                                                          
(2)请你针对“师生之间的关系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1:下列两组划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其为也,终不解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B.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C.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D.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B.圣人之所以为圣
C.小学而大遗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小题3: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8分,每小题4分)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明经①累举,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史按覆之。诸御史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奏免之。
俄而崔湜、郑愔等复用,尚隐自殿中侍御史出为伊阙令,怀让为魏县令。湜等既死,尚隐又自定州司马擢拜吏部员外郎,怀让自河阳令擢拜兵部员外郎。尚隐累迁御史中丞。时御史王旭颇用威权,为士庶所患。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所容贷,获其奸赃钜万,旭遂得罪。尚隐寻转兵部侍郎,再迁河南尹。
尚隐性率刚直,言无所隐,处事明断。其御下,豁如也。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
十三年夏,妖贼刘定高夜犯洛门,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临行,帝使谓之曰:“知卿公忠,然国法须尔。”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俄又迁广州都督,仍充五府经略使。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②也。”竟不受之。
累转京兆尹,历蒲、华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赐爵高邑伯,入为大理卿,代王鉷为御史大夫。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隐盗钱谷,积至累万。尚隐又举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时议甚以此称之。二十四年,拜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二十八年,转太子宾客。寻卒,年七十五,谥曰贞。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注:①明经: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②四知:东汉杨震为官清廉,有人送礼给他,并说:“暮夜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知晓呢?”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之礼:以礼相待
B.湜等遂下狱推究,贬黜之竟:最终
C.诸御史昭泰刚愎惮:害怕
D.尚隐又举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按:按照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尚隐“刚直”的一组是(3分)(    )
①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            ②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
③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        ④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
⑤尚隐按之,无所容贷                  ⑥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尚隐与李怀让在朝廷弹劾崔湜、郑愔,使他们受到贬黜,但也因此得罪对方,后来他们官复原位,李尚隐和李怀让受到报复。
B.冯昭泰诬奏李师等人是妖逆,而各位御史害怕冯昭泰傲慢固执,都声称有病不敢前去,李尚隐便越级请求前往,昭雪了李师等人的冤情,并奏请赦免了他们。
C.李尚隐生性率真刚直,说话从不隐瞒,处事明断。他对待下级,非常豁达。历任京兆尹,蒲州、华州刺史,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
D.李尚隐三次担任宪官,一生查处了包括李怀让、王旭、陈思问等在内的多个贪赃官吏,为朝廷除害,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所容贷,获其奸赃钜万,旭遂得罪 (4分)
(2)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