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赌,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赌,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士大夫贤否,张学士博、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钦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①,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钦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钦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氏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②,安事阮氏!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③。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④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论城旦:被定罪判刑。城旦,古代刑罚名。②世望:家世和名望。③下第:指侯方域应试未中。④东汉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以职称名中郎。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发:演奏
B.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偿:偿还
C.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首:带头揭发
D.乃假所善王将军假: 借助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清议所斥所交接皆当世豪杰
B.姬为其养女其人有高义
C.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奈何以阮氏负至交乎
D.非结客者王将军者殊怏怏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姬“见识卓异,风骨凛然”的一组是
①所交接皆当世豪杰                ②能辨士大夫贤否
③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④歌琵琶词以送之
⑤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             ⑥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②⑤D.②③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李姬母亲有侠气,是为了衬托作为养女的李姬有乃母之风,为后面直接写李姬的“皎爽不群”埋下了伏笔。
B.皖人阮大铖者依附魏忠贤,被定罪判刑,为清议所斥。当时王将军不断拉拢,侯方域终于向阮氏屈服。后在李姬的劝说下,侯生与王将军断绝了来往。
C.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为聘,邀李姬见面,李姬断然予以拒绝,因为田仰与阮大铖有牵连,李姬孤标傲世的性格于此可见一斑。
D.本文章选材精当,通过含蓄委婉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美丽绝伦、不慕荣利、不屈服权势、对社会政治保持清醒认识的、情义深重的歌伎形象。
小题5:(1)断句。(3分)
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氏!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4分)
                                                                    
②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1)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每错、漏、多三处扣1分)
(2)①况且凭着公子的家世和名望,怎能去结交阮大铖呢!公子读遍万卷诗书,你的见识难道会比不上我这样的妇道人家吗?”
②而今却贪图钱财而赴约,这是我对公子的背叛呀!
解析

小题1:偿:酬答、回报
小题1:介词,因为。A被动结构/所字结构;B人称代词,她的/指示代词,这;D 代词,的人/助词,句中停顿
小题1:①是李姬母亲贞丽结交朋友⑤只是通过母亲认识阳羡君⑥是田仰恼羞成怒,制造流言中伤李姬。这三项与李姬“见识卓异,风骨凛然”无关
小题1:B项,“侯方域终于向阮氏屈服”错,原文是说阮大铖试图拉拢,但侯方域并未屈服;C项,李姬断然拒绝是处于对爱情的忠贞,并不是因为田仰与阮大铖有牵连,且文章未提及这方面;D项,文章没有写到李姬的美貌;“语言含蓄委婉”,评价不准确。
小题1:(1)“以”“事”【结交、巴结、效力、侍奉等】“后于”各1分,大意1分(2)“利”“卖”【背叛、出卖】各1分,大意1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赌,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8分)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媒人:“贫贱有此女,始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感君区区怀区区:诚挚
B.始还家门适:出嫁
C.君既若录 见:看见
D.阿母媒人白:告诉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吾今赴府河汉清
B.君若见录而得某尸于井
C.不迎自归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汝可去应徐徐更谓
小题3:对下列各句“相”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还必相迎取   ②相见常日稀      ③仰头相向鸣   ④叶叶相交通
⑤不得便相许   ⑥黄泉下相见      ⑦蹑足相逢迎   ⑧及时相遣归
A.①②⑤⑦/③④⑥⑧B.①⑤⑦⑧/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小题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刘兰芝对爱情忠贞的一组是( )(3分)
①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②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③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⑤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⑥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A.①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②⑤⑥
小题5:请用现代汉语述说划横线的句子的大意,加点词语的意思要落实。(6分)
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姚柬之,字伯山,桐城人。柬之少负异才,从族祖鼐学,道光二年进士。授河南临漳知县,屡决疑狱。县民张鸣武控贼***妻,称贼攀二窗棂入室,柬之勘窗棂窄,且夫未远出。诘之,果夫因逐贼,误斫***妻。又常姚氏被***,罪人不得。柬之察其时为县试招覆之前夜,所取第一名杨某不赴试,疑之。召至,神色惶惑,询其居,与常邻。乃夜至城隍庙,命妇人以血污面,与杨语,遂得图奸不从强***状。每巡行乡曲,劝民息讼,有诉曲直者即平之。漳水溢,赍粮赴灾区,且勘且赈,全活者众。境与直隶大名毗连,多贼巢,掘地为窟,积匪聚赌,排枪手为拒捕计。柬之约大名会捕,赌窟除而盗风息。
母忧去,服阕,补广东揭阳。濒海民悍,械斗掳掠,抗赋戕官,习以为常。柬之训练壮勇,谕以保护善良。最顽梗之区曰下滩,盗贼、土豪相勾结,柬之会营往捕,拒者或死或擒。一盗积犯十八案,召被害者环观,僇之,境内称快。有凶盗居钱坑,其地四面皆山,不可攻。潮州故事,凡捕匪不得,则爇其庐,空其积聚。柬之戒勿焚烧,召耆老,谕交犯,不敢出。乃乘舆张盖入村,从仅数人,见耆老一一慰劳,皆感泣。民在四山高望者,咸呼“好官”,次日遂交犯。自下滩示威,钱坑示德,恩信大著。兴复书院,厚待诸生,回乡以新政告乡人,有变则密以闻,官民无隔阂。县大治。
迁连州绥瑶同知,民、瑶构讼,判决时必使相安,遂无事。普宁县匪徒戕官肆劫,奉檄从镇道往捕治。匪以涂祥为巢穴,磨盘山为声援,地皆险。乃设方略,正军攻涂祥,调揭阳壮勇自磨盘岭突进破贼巢,获六百余人。
十七年,署肇庆府,十九年,擢贵州大定知府,俗好讼,柬之速讯速结,不能售其欺,期年而讼稀。大定民、苗杂居,宜治以安静。大吏下令,柬之必酌地方之宜,不使累民。见多不合,遂引疾归。数年始卒。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柬之少异才负:具有
B.服,补广东揭阳阕:结束
C.不能其欺售:施展
D.见多不合,遂疾归引:承认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表现姚柬之有智谋的一组是 (3分)(   )
①夜至城隍庙,命妇人以血污面,与杨语  ②赍粮赴灾区,且勘且赈,全活者众
③一盗积犯十八案,召被害者环观,僇之  ④乘舆张盖入村,从仅数人,见耆老一一慰劳
⑤民、瑶构讼,判决时必使相安,遂无事  ⑥正军攻涂祥,调揭阳壮勇自磨盘岭突进破贼巢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姚柬之在河南临漳县,勘察疑案,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及时、准确地判决张鸣武误***妻子案、常姚氏被***案。
B.姚柬之在广东揭阳县,当众处死钱坑惯盗,慰劳境内耆老,兴办书院,厚待诸生,恩威并施,赢得民心,官民无隔阂。
C.姚柬之在治理少数民族杂居地区时,对各族民众一视同仁,处理案件快审快结,判案务使双方相安无事,尽量不扰民。
D.姚柬之历任临漳知县、揭阳知县、连州绥瑶同知、贵州大定府知府,所到之处,无不治理得很好,深受官民的赞赏。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潮州故事,凡捕匪不得,则爇其庐,空其积聚。(5分)
                                                                          
(2)大吏下令,柬之必酌地方之宜,不使累民。(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选自苏洵《六国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秦击赵者再:两次B.嬴而不助五国也与:帮助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判:决定D.向使三国各其地爱:爱惜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指代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实百倍(其:秦战胜而得到的土地)
B.子孙视不甚惜(之:土地)
C.奉之弥繁,侵愈急(之:赂秦各国)
D.惜用武而不终也(其:赵国)
小题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B.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暴霜露,斩荆棘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开宗明义,提出全文论点,并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进行分析,巩固论点。
B.第二段从“赂者”入手,运用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说明以地事秦必然招致灭亡的结局。
C.第三段从“不赂者”入手,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赂秦力亏,破灭之道”的道理。
D.本文剖析透彻,逻辑性很强。文中还使用形象描写的手法,使得论证鲜明晓畅,生动感人。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3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夜亡,权恐失之,范曰:“未远,必生禽祖。”至五更中,果得之,刘表竟死,荆州分割。
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
初,权为将军时,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权曰:“若终如言,以君为候。”及立为吴王,范时侍宴。曰:“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权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除其名。
范为人刚直,颇好自称,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素与魏滕同邑相善。滕尝有罪,权责怒甚严,敢有谏者死,范谓滕曰:“与汝偕死。”滕曰:“死而无益,何用死为?”范曰:“安能虑此,坐观汝邪?”乃髡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不敢,曰:“必死,不敢白。”范曰:“汝有子邪?”曰:“有”。曰:“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铃下曰:“诺。”乃排阁入。言未卒,权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头流血,言与涕并。良久,权意释,乃免滕。滕见范谢曰:“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
黄武五年,范病卒,长子先死,少于尚幼。于是业绝,权追思之,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封千户侯,卒无所得。
《三国志·吴范传》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其术多,遂以显名 应验
B.未远,必生祖 通“擒”,捉
C.权以范,范曰:“……” 责难
D.尝言此事,大王之邪? 知道
小题2: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全部能表现吴范“神机妙算”的一项是( )(3分)
①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 ②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
③至五更中,果得之 ④刘表竟死,荆州分割
⑤昔在吴中,尝言此事 ⑥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初,孙权在吴郡,想要讨伐黄祖,吴范认为当时不吉利,不如下一年再出兵,并预料到那时刘表会身死国灭。但孙权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结果真的没有成功。
B.孙权即位做了吴王后,在论功行赏时,本已封吴范为都亭侯,但诏令发出后,孙权变卦,取消了对吴范的封赏,原因是孙权觉得吴范对自己吝惜法术。
C.在搭救魏滕一事上,吴范表现出了重情重义、勇敢无畏的一面,这一点也触动了铃下,是使锻铃下同意进去为他通报的重要原因。
D.黄武五年,吴范病逝,孙权追念他,想再招募像吴范一样懂得术数的人,却一无所获。这件事从侧面展现出吴范法术的高超。
小题4: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太夫相知,知汝足矣,何用多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延昭本名延朗,父杨业。幼沉默寡言,为儿时,多戏为军阵,业尝曰:“此儿类我。”每征行,必以从。太平兴国中,补供奉官居。业攻应、朔,延照为其军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以崇仪副使出知景州。时江、淮凶歉,命为江、淮南都巡检使。
咸平二年冬,契丹扰边,延昭时在遂城。城小无备,契丹攻之甚急,长围数日。契丹每督督工,众心危惧,延昭悉集城中丁壮登陴,赋器甲护守。会大寒,汲水灌城上,旦悉为冰,坚滑不可上,契丹遂溃去,获其铠仗甚众。时真宗驻大名,傅潜握重兵顿中山。延昭与杨嗣、石普屡请益兵以战,潜不许。及潜抵罪,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帝甚悦,指示诸王曰:“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
是冬,契丹南侵,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自北掩击,且战且退。及西山,伏发,契丹众大败,获其将,函首以献。进本州团练使,与保州杨嗣并命。帝谓宰相曰:“嗣及延昭,并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及于此。”
五年,契丹侵保州,延昭与嗣提兵授之,未成到,为契丹所袭,军士多丧失。命李继宣、王汀代还,将治其罪。六年夏,契丹复侵望都,继宣逗遛不进,坐削秩,复用延昭为都巡检使。
景德五年,诏益延昭兵满万人,如契丹入寇,则屯静安军之东。延昭上言:“契丹顿澶渊,骈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感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秦入不报,乃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馘甚众。
延昭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及卒,帝嗟悼之,遣中使护榇以归,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
[注]①馘(guó):古代割掉敌人的耳朵以计数献功。②榇(chèn):棺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屡得对,访以边要访:询问
B.及西山,伏发:发现
C.继宣逗遛不进,削秩坐:因犯……罪
D.愿诸军,扼其要路饬:督促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延昭“智勇善战”的一组是(3分)
①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 ②汲水灌城上,旦悉为冰 ③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 ④复用延昭为都巡检使 ⑤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自北掩击 ⑥乃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馘甚众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延昭幼时沉默寡言,但喜欢玩行军打战的游戏。其父杨业是前朝名将,对他影响很大,他颇有父亲治军打战的风范。
B.杨延昭智勇双全,功劳很大,皇帝对他另眼相看,颇为倚重。即使朝中很多人嫉妒他,皇帝也极力保护他,对他言听计从。
C.杨延昭与士卒同甘共苦,自己的俸禄都用来犒劳士兵,遭遇敌人身先士卒,打仗胜利了就把功劳让给部下,所以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力。
D.杨延昭戍边二十多年,不但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士兵的爱戴、百姓的拥护,而且敌人对他也敬畏有加,称他为杨六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延昭悉集城中丁壮登陴,赋器甲护守。(2分)
译文:                                                        
(2)契丹众大败,获其将,函首以献。(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