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范增论(宋)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范增论
(宋)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卿子冠军①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矣,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抉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选自《古文观止》,略有删改)
【注】①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矫诏***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间楚君臣疏:使……疏远
B.独其不早耳恨:怨恨,痛恨
C.其弑义帝,则疑增之也本:根本原因
D.而抉以为上将擢:提拔,选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终此失天下;其无礼于晋;
B.羽***卿子冠军也;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识卿子冠军稠人之中;是何异刺人而***之;
D.不合去;恩所加,思无因喜以谬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王用陈平的反间计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但苏轼认为,如果项羽不是自己先对范增有了猜忌之心,反间计就不会成功。
B.苏轼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从项羽***义帝的时候就开始了,因为项羽***义帝不但不是范增的本意,而且范增还不会听从项羽的主张,必定竭力谏诤。
C.苏轼对范增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既认为范增没有及时离开项羽,却想依靠他来成就功业名声太浅陋了,又认为范增确实是人中豪杰。
D.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项羽***卿子冠军时离开项羽,其主要依据是项羽要称霸天下,而且又是刚愎自用之人,必不会容纳足智多谋的范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2分)
(2)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4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陈平虽然聪明,又怎么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2)替范增谋划,如果当时有力量***掉项羽,就***掉;如果不能,就离开他。这难道不是很坚毅的大丈夫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应是“遗憾”的意思
点评:运用代入法时除了考虑上下文,还要考虑语法问题,哪一点不符也不正确。另外也可以调取自己积累的知识量来判断答案。因此文言文词语的积累也很重要。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个“于”是介词,在;第二个“于”是介词,和。A项“以”都是连词,因为;B项“之”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则”都是连词,表示假设,就
点评:要想在高考中准确解答古文虚词选择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足够的积累,即充分地把握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仔细审题,要辨清题目所指,是词的用法,还是词的意义,或者是意义和用法,否则就会答非所问。三、认真进行语法和语境分析,注意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文析词,不可马虎,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小题3:
试题分析:主要依据是宋义被***,说明项羽背叛了义帝,必不会相信主张立义帝的范增。
点评:这种题看似复杂,实际上是帮助我们理解这篇文章的帮手。因为这四项中有三项是正确的,所以对我们理解不懂的地方还是有帮助的。我们应该把这四句话回归到原文中,和原文逐一比照,一般错误往往是某个词语理解错误或是张冠李戴。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1)“虽”虽然;“安能……哉”怎么能……呢?各占1分,句意不通顺者酌情扣分。
(2)“为”介词,替;“则”就;“岂”难道;各占1分,整个译句流畅通顺占1分。
点评:翻译一般要求直译,每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都要有所体现,还要考虑句式的特点,有的还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有的语气要体现出来,翻译出来的句子要简明通顺。
【参考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之间的关系。项羽怀疑范增和汉国私下勾结,渐渐削弱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
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罢了。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借什么事情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沛公,项羽不听,终因为这件事而失去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卿子冠军的时候。
陈涉能够得民心,是因为假托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名义。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卿子冠军,就是谋***义帝的先兆;他***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是自己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然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从众人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义帝之命***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义帝,就是义帝***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在项羽***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替范增谋划,如果有能力诛***项羽就***了他,如果不能***他就离开他,这难道不是很坚毅的大丈夫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了,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得失利害,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业名声,浅陋啊!
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惧。如果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范增论(宋)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12·1)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12·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11·22)
小题1:填空:(2分,每空1分)
同样是弟子问仁,孔子的答案不相同;子路和冉有问了同一个问题,孔子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这都体现了孔子       的教育方针。在孔子看来,像冉有那样做事畏缩不前,或者像子路那样莽撞冒进,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两者取其中才是最佳状态,这是孔子      思想的具体体现。
小题2:孔子还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3·3),请你结合选文《颜渊》(12·1),谈谈“仁”和“礼”的关系。(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帆山子传
(清)袁枚
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遇被妹,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也? 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遗迹。凡可喜可愕,可嗢噱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几上罗列图书、珮环。椭狡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惵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不有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终。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自称无方之民。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设位,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帆山,其一也。盖即宋玉“招魂”、圣人“于我殡”之义。呜呼,仁哉!
(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
注:①嗢噱(Wà jué):笑谈,笑话。   ②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持论快      彻:透彻
B.叙先贤遗迹      遗迹:留下踪迹
C.圣人我矣      诏:教导
D.自称无方之民     无方:不行礼义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卒不先儒所囿     不者,吾属皆且所虏
B.一情中有       夜则以兵围寓舍
C.扼腕谈        诸君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D.祀之江上之延生佛舍  冰,水为之,而寒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  )
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 ②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
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        ④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
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  ⑥椭狡零星,手自摹拭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兄妹,都是不合人的性情的。
B.帆山子见到美男子就心慌意乱,眼睛盯着而脚像要跟着,他却风趣幽默地解释说自己合乎圣人之道。
C.帆山子有仁爱之心,有五个朋友,故而在他死后,他的好朋友江吟香每逢寒食节就会在寺庙中设灵位祭祀他。
D.帆山子是一位隐士,为人豪放不羁而又自尊自爱,谈吐、举止都显示出他是—个“真气盎然”的人。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3分)
(2)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辨其无罪,盂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之。此后贵戚敛手,不敢侵暴。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太祖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争之。太祖愈怒曰:“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气不挠,抗声日:“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太祖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太祖黯然,明日,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北史·柳庆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就禁趣:立刻
B.多官门曰榜:张贴
C.实不敢死爱:吝惜
D.以吾过旌:表彰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3分)
①言毕,令笞***之                ②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③庆乃复施免罪之牒              ④倘斯言有验,庆其庶几乎
⑤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          ⑥庆辞气不挠,抗声曰
A.①②⑥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庆幼时聪慧大度,背书过目不忘。他13岁时,趁着家里晒书,父亲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他读了3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柳庆惩治王亲国戚,毫不畏惧权贵。广陵王的外甥孟氏依仗权势,凶横强暴,偷盗别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柳庆当众宣布了他的罪状,随即下令将孟氏打死。
C.柳庆机智破获劫案,罪犯尽数落网。在破获胡家劫案的过程中,他亲自写了匿名信,张贴在官府门前,说如果先来自首的则可免罪,用这个方法捕获全部罪犯。
D.柳庆朝堂冒死进谏,终为王茂洗冤。王茂无罪却要被北周宇文泰处死,朝臣中只有柳庆上朝为王茂争辩,终使宇文泰醒悟赦免了王茂,但此时王茂已经被处死了。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
(2)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庆其庶几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耶律休哥,字逊宁。祖释鲁,隋国王。休哥少有公辅器。
乾亨元年,宋侵燕,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败绩,南京被围。帝命休哥代奚底,将五院军往救。遇大敌于高梁河,与耶律斜轸分左右翼,击败之。是年冬,上命韩匡嗣、耶律沙伐宋,以报围城之役。休哥率本部兵从匡嗣等战于满城。翌日,将复战,宋人请降,匡嗣信之。休哥曰:“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乃诱我耳。宜严兵以待。”匡嗣不听。休哥引兵凭高而视,须臾南兵大至,鼓噪疾驰。匡嗣仓卒不知所为,士卒弃旗鼓而走,遂败绩。休哥整兵进击,敌乃却。
圣宗即位,太后称制,令休哥总南面军务,以便宜从事。休哥均戍兵,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统和四年,宋复来侵,其将范密、杨继业出云州;曹彬、米信出雄、易。时北南院、奚部兵未至,休哥力寡,不敢出战。夜以轻骑出两军间,***其单弱以胁余众;昼则以精锐张其势,使彼劳于防御,以疲其力。又设伏林莽,绝其粮道。曹彬等以粮运不继,退保白沟。月余,复至。休哥以轻兵薄之,伺彼蓐食,击其离伍单出者,且战且却。由是南军自救不暇,结方阵,堑地两边而行。军渴乏井,漉淖而饮,凡四日始达于涿。闻太后军至,彬等冒雨而遁。太后益以锐卒,追及之。彼力穷,休哥围之。至夜,彬、信以数骑亡去,余众悉溃。太后旋斾。封宋国王。
及太后南征,休哥为先锋,败宋兵于望都。时宋将刘廷让以数万骑并海而出,约与李敬源合兵,声言取燕。休哥闻之,先以兵扼其要地。会太后军至,接战,***敬源,廷让走瀛州。
休哥以燕民疲弊,省赋役,恤孤寡,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远近向化,边鄙以安。休哥智略宏远,料敌如神。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身更百战,未尝***一无辜。
(选自《辽史》,有删改)
【注】①南京:这里的南京指今北京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休哥整兵进击,敌乃却:退却
B.休哥以轻兵之薄:靠近、迫近
C.太后以锐卒益:更加
D.身百战,未尝***一无辜更:经历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耶律休哥军事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休哥率本部兵从匡嗣等战于满城        ②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乃诱我耳
③又设伏林莽,绝其粮道                ④伺彼蓐食,击其离伍单出者
⑤先以兵扼其要地                      ⑥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耶律休哥出身贵族之家,年少的时候就表现出做王公辅相的才能,乾亨元年深受皇帝器重,耶律休哥不负所望。
B.耶律休哥深知兵不厌诈,看出宋军假降后,规劝韩匡嗣。韩匡嗣不听而兵败,幸亏耶律休哥才得以击退敌军。
C.耶律休哥追随太后南征,为先锋。耶律休哥预先扼守住要道,恰好太后大军赶到,宋军大败,耶律休哥被封为宋国王。
D.耶律休哥戍边有方,重视边境的建设,创立轮休法,鼓励农桑,整修装备,教化边境百姓,因此边境安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军渴乏井,漉淖而饮,凡四日始达于涿。(5分)
⑵ 省赋役,恤孤寡,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卫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瓘曰:“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又尝语人曰:“与玠同游,冏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及长,好言玄理。其后多病体羸,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琅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澄及王玄、王济并有盛名,皆出玠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辟命屡至,皆不就。久之,为太傅西阁祭酒,拜太子洗马。(卫)璪(卫玠兄)为散骑侍郎,内侍怀帝。玠以天下大乱,欲移家南行。母曰:“我不能舍仲宝去也。”玠启谕深至,为门户大计,母涕泣从之。临别,玠谓兄曰:“在三①之义,人之所重。今可谓致身之日,兄其勉之。”乃扶舆母转至江夏。
玠妻先亡。征南将军山简见之,甚相钦重。简曰:“昔戴叔鸾嫁女,唯贤是与,不问贵贱,况卫氏权贵门户令望之人乎!”于是以女妻焉。遂进豫章。是时大将军王敦镇豫章,长史谢鲲雅重玠,相见欣然,言论弥日。敦谓鲲曰:“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②,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③,何平叔若在,当复绝倒。”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以王敦豪爽不群,而好居物上,恐非国之忠臣,求向建鄴。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葬于南昌。谢鲲哭之恸,人问曰:“子有何恤而致斯哀?”答曰:“栋梁折矣,不觉哀耳。”咸和中,改茔于江宁。丞相王导教曰:“卫洗马明当改葬。此君风流名士,海内所瞻,可修薄祭,以敦旧好。”后刘惔、谢尚共论中朝人士,或问:“杜乂可方卫洗马不?”尚曰:“安得相比,其间可容数人。”惔又云:“杜乂肤清,叔宝神清。”其为有识者所重若此。于时中兴名士,唯王承及玠为当时第一云。
注:①韦昭注:“三,君、父、师也。”“在三”为礼敬君、父、师。②金声玉振: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中朝:洛阳。江表:长江以南。③指正始年间以何晏、王弼为首的魏晋玄谈风气。
小题1:下列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年老顾:只是
B.长史谢鲲重玠雅:非常
C.子有何而致斯哀?恤:忧虑
D.杜乂可卫洗马不?方:比方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后多病体羸 / 兄勉之
B.故时人之语曰 / 门户大计
C.昔王辅嗣吐金声中朝 / 时中兴名士
D.于是女妻焉 / 王敦豪爽不群
小题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说明卫玠“为有识者所重”的一组是:      (3分)
①及长,好言玄理。 ②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③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④(征南将军山简)于是以女妻焉。 ⑤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⑥杜乂肤清,叔宝神清。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卫玠自幼便风采出众,其祖父常常遗憾自己看不到他长大,其舅舅虽然也很俊秀,但在他面前也会自惭形秽。
B.卫玠姿容美丽,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引来很多人观看。他到都城时甚至“观者如堵”。结果被看得多了,就死了。
C.卫玠善谈玄理,见解精到入微。王敦认为卫玠延续了魏晋以来一度断绝了的清议玄谈的风气。
D.天下大乱的时候,卫玠极力劝说母亲为保存家族血脉南下转移,又勉励兄长好好扶持皇帝,以身效忠。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3分)
(2)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3分)
(3)此君风流名士,海内所瞻,可修薄祭,以敦旧好。(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