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列《孟子·滕文公下》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列《孟子·滕文公下》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注】①载不胜:战国时宋国的大夫。②庄岳:齐国一人闹市区的名称。③薛居州:人名。
小题1: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学习语言,如果一个人教他,而其他人在一旁干扰,就无法学好。
B.孟子认为,如果把一个人放在适合学习语言的环境中,就能够学得好。
C.孟子认为学习语言需要好的环境,一国之君也应该重用善士,一个薛居州这样的善士就可以导正宋王。
D.这段文字孟子是以学习语言为喻,说明环境对人影响的深远。
小题2:三字经中提到孟母“择邻处”,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请结合选文并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小题1:C
小题2:孟子、孟母、荀子都谈到了环境之于人的重要,无论是学习还是修德。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多接触,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品德都有提升。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一个薛居州这样的善士就可以导正宋王”错,孟子认为只有所有的人都像薛居州一样,那么就可以导正宋王了。
小题2:孟子、孟母、荀子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答题时要围绕这一中心来答。但本题还是可以从“近墨者未必黑”的角度来回答。
点评:本题的突破在于不是考查文言知识,而是考查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尤其是第二小题,既是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更是自己观点的表达,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孟子·滕文公下》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①,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注]①胠(qū):打开;橐(tuó):袋子。 ②崛嶂(lù):高峻陡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然犹以谓国家臣四海一:统一
B.往往而不出伏:埋伏
C.庶几而得之狎:亲近而且态度随便
D.无所合,而归困:困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②向吾不为斯役,久已病矣
B.①然喜为歌诗自娱②勇气闻于诸侯
C.①东济、郓②奚以九万里而难为
D.①其胸中浩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
小题3:下列各组语句中,表现秘演“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一组是     (   )
①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
②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蟀,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③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
④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⑤独其诗可行于世
⑥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A.①④⑥B.③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隐居山林,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人才。
B.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在佛教中隐身,都是奇男子。
C.秘演自己虽然懒散且不爱惜诗作,到老的时候仍有三四百首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D.曼卿的诗清妙绝伦,秘演的诗典雅劲健,有诗人的意趣,在曼卿的诗作之上。
小题5:把文中的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3分)
(2)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3分)
(3)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 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子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 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 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 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 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发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 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 夫子所御仗,长短何如?”曰:“ 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 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 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襄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刻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 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 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 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 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之 谋:为..谋划。
B.请剑服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小步快走。
D.王乃剑士七日校:使……较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相击前                           河内凶,则移其民河东
B 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不厌           甚矣,汝不惠
C 今夫子必儒服见王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望之矣w
D 子乃见王                        赢而不助五国也
小题3: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 )
①“庄子当能。”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③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⑤“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⑥“大王安坐安气,剑事已毕奏矣。”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子之喜好也。(4分)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3分)
(3)夫子休,就舍待命。(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长史非其好,遂去官。而端征为太仆,其子康代为刺史,辟阜为别驾。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阜时奉使,言于太祖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几①万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于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阜流涕谏曰:“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田单之守,不固于此也.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遂号哭。刺史、大守卒遣人请和,开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刺史、太守。
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顷之,阜以丧妻求葬假。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事,放欷悲甚。叙曰: “何为乃尔?”阜曰:“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马超背父叛君,虐***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士大夫皆蒙其耻。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叙母慨然,敕叙从阜计。计定,外与乡人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结谋,定讨超约,使从弟谟至冀语岳,并结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约誓既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出。而衢、宽等解岳,闭冀城门,讨超妻子。超袭历城,得叙母。叙母骂之曰:汝背父之逆子,***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超怒,***之。阜与超战。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遂南奔张鲁。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五》)
注释:①几:接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一:统一,一致
B.察孝廉,辟丞相府,州留参军事表:上表
C.太祖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善:认为……对
D.阜内有超之志,而未得其便报:报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②资政殿学士行
B.①马超战败渭南也②公子闻,往请,欲厚遗
C.①使从弟岳城上作偃月营②赵尝五战
D.①袁公宽不断②缇骑按剑前.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杨阜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①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②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③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
④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
⑤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⑥汝背父之逆子,***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阜出使许都回来后,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定,被任命为安定长史,但他不愿做,弃官离去。
B.马超在羌、胡一带甚得人心,以至很快兼并了陇西的军队,后攻打下冀城,拘押了杨岳,并***了刺史、太守。
C.姜叙在母亲与杨阜的劝说下,同意同讨伐马超。他们在卤城一同起兵,杨岳等人在冀城响应,最后夺取冀城,逼走马超。
D.马超听说杨阜等人起事,自己率领军队出战。马超袭击历城,。姜叙的母亲被抓。但她宁死不屈,最终被***害。
小题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3分)
②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3分)
③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下列文言句中画线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我)三十岁时成就文章,并多年立志担任卿相的职位
B.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为大人陈之
所以在我临死之前特意将自己赴死的原因向(父亲)大人陈说
C.怜卿孤魂,葬近蜗居,歌哭相闻,庶不见凌于雄鬼
我能听到你的歌哭,希望(你)不会被雄鬼欺负
D.夫匈奴,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
那匈奴,像鸟兽一样聚集又分散,追赶他们就像捕捉影子一样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观鸭说
(明)吴廷翰
家僮取鸭卵伏之,得雏鸭数十。始育,则饲之盆中,少与之水,其声呴呴然,其毛羽滈滈然,予甚爱,戏之。
不数日,僮以告曰:“雏鸭有毙者矣。”既而听其声,啾啾然哀鸣;视其毛羽,苏苏然以散落,予让僮不善畜也。僮曰:“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次日,予适憩亭中,时雨初歇,池水方强,顾而乐之,凭栏而语曰:“曷不以畜鸭雏?”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稍出之水涯,惶惶然惊愕不已,其目睢睢然睨,其足逡逡然前而却。竿之,则遂群奔水中,或扬足而驰,或拍翅而飞,不定者良久。既乃狎水,或仰而饮,或俯而啄,三五而阵,各适其所。则又或沉或浮,或没或出,盘旋戏跃于萍藻间。既休而理羽,交口扇翅,或曳而行,或拳而立,或屈而睡,容与如也。既晡,僮将筐而归,则相与复嬉于渚,或逐于堤,或蔽于丛,不可得,遂纵之。
明日至,亦如之。其声嗈嗈然以和,其毛羽濯濯然以光泽。其去畜池之前仅三日,充长已倍三之一矣。
余乃叹曰:大哉造物之育万物乎!龙蛇之于渊泽,虎豹之于山林,各遂其性而已。鸭之不育于陆而育于水,亦一理也。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君子为政,当斯民沦丧之后,烦之以法令,胁之以刑罚,诱之以智巧,荡之以淫华,本性日耗,生理日促,相与骈死而不知。一旦欲其改途易辙,驱之以道德,荡之以礼义,纳之以忠信,囿之以淳朴,靡不相顾骇愕,不信不安。及其久也,教成而化行,行安而俗美,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安危利害相去什佰而千万,则虽械之使为恶,日挞之而欲其蹈刑,亦不可得矣。
乃复叹曰:因育鸭得育民,然则兹观也,鸭与也乎哉!述观鸭。
【注释】①容与如:安逸自得的样子。
小题1: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僮不善畜也让:指使
B.其足逡逡然前而却:后退
C.各其性而已遂:顺从
D.之以淳朴囿:约束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加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始育,则饲盆中大哉造物育万物乎
B.其毛羽滈滈则兹观也
C.畜不水也驱之道德
D.或拳立相与骈死不知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曷不以畜鸭雏?
为什么不用(这池水)来养小鸭子呢?
B.三五而阵,各适其所
(小鸭子们)三五成群,各自到自己喜欢的地方
C.僮将筐而归,则相与复嬉于渚
僮仆拿着筐子回家,于是我和小鸭子一起在水边嬉戏
D.靡不相顾骇愕
没有人不互相看着既害怕又惊愕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开始小鸭子的声音和毛色都很可爱,作者很喜欢,但并不懂该如何养育。
B.小鸭子第一次到池水边,就马上成群结队地顺着竹竿跳进水里,尽情嬉戏。
C.作者借“养鸭”的小事说“育民”的大道理,强调当政者应顺应百姓本性。
D.文章由叙入议,描写细腻生动,议论充分深刻,形象性和思辨性兼而有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