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辛巳二月,余将登黄山,憩余抡仲之桃源庵。日将夕矣,微雨霡霂①,四山无人,白龙潭水撞耳如悬霤②,顾而乐之。谓同游吴去尘曰:“此时安...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辛巳二月,余将登黄山,憩余抡仲之桃源庵。日将夕矣,微雨霡霂①,四山无人,白龙潭水撞耳如悬霤②,顾而乐之。谓同游吴去尘曰:“此时安得一二高人逸士,剥啄款门,为空谷之足音乎?”俄而,篱落间飒拉有声,屐齿特特然,则邵幼青偕其叔梁卿,俨然造焉。再拜而起曰:“吾两人宿舂粮,从夫子于白岳而不及也,今乃得追杖屦于此。”皆出其诗以求正焉。越翌日,余登山憩文殊院,幼青踵至,曰:“梁卿肥,不便登顿,至慈光寺而反,吾亦从此而止。明日遥望天都峰顶,如昔人登莲华峰,以白烟一缕为信,摇手一笑耳。”
余语去尘:“新安城市,浩如尘海,得二邵君,差足妆点物色,他日可以为美谈也。”问二邵诗云何,余曰:“古云诗人,不人其诗而诗其人者,何也?人其诗,则其人与其诗二也,寻行而数墨,俪花而斗叶,其于诗犹无与也。诗其人,则其人之性情诗也,形状诗也,衣冠笑语,无一而非诗也。吾与子游芗村、药谷之间,山重水袭,溪回谷转,青鞋布袜,杳然尘埃之外。于斯地也,穿烟岚,穴云气,扶杖而追寻。司空表圣之论诗曰:‘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屧寻幽。’吾之遇二邵于斯也,表圣之所云,显显然在心目间,称之曰诗人焉其可矣。吾游黟山,不获见桃花如扇,竹叶如笠,松花如纛,得二诗人于芗村、药谷之间,夫然后而知诗,夫然后而知诗人,兹游之所得奢矣。”去尘告我曰:“幼青以求序故,典妇一钗,赁舟过虞山,食尽反矣,幸有以慰。”余曰:“诺。”遂书之以为序
幼青肤清貌癯,如羽人道流。其诗少摹长吉,晚师香山,骨气清稳,非以割剥为能事也。海内能诗者知之,余不具列焉。(取材于钱谦益《邵幼青诗草序》)
注释:①霡霂(mài mù):小雨连绵。②悬霤(liù):雨水从屋檐流下。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乐之顾:回头看B.吾两人宿舂粮宿:准备
C.幼青至踵:跟随D.食尽矣反:通“返”,回去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皆出其诗求正焉②常身翼蔽沛公B.①其人之性情诗也②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表圣之云②道之存,师之所存也D.①余不具列②不入虎穴,得虎子
小题3: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余)憩余抡仲之桃源庵B.今(乃)得追杖屦于此
C.(去尘)问二邵诗云何D.幸有以慰(吾)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游览黄山,途中碰到阴雨天气,借宿于余抡仲的桃花庵,在那里偶遇邵幼青。
B.邵梁卿因身体原因只走到慈光寺,邵幼青在到达文殊院后,也不准备再往上攀登。
C.在与去尘的对话中,作者阐释了“诗其人”的诗歌创作理论,称二邵为真正的诗人。
D.了解了邵幼青的诚意,又因为激赏他的性情品格,作者欣然命笔,为其诗集作序。
小题5:把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冠笑语,无一而非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书之以为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A
小题5:(1)衣服帽子笑声话语,没有一样不是诗。(2)(我)于是写下了这篇文字作为序言。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的把握。宿:夜晚。此类试题应将原句放在原文中考虑作出推断,确定意思,继而推断出该实词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 A.以:介词,①拿;②用。    B.则:连词,①那么;②就。C.所:①②助词,所…的情况。D.焉:①语气词,用于句末,了;②代词,哪里,怎么。
小题3:
试题分析:D项中“吾”应为“之”。根据上下文推断得知此句的意思,可以得出答案。
小题4:
试题分析:不是“偶遇”。应是邵幼青和他的叔叔邵梁卿。
【参考译文】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我将要攀登黄山,在余抡仲的桃源庵休息。天快到傍晚,小雨连绵,四面的山上没有人,白龙潭水(的声音)撞击着耳朵好像雨水从屋檐流下,(我)回头观看(感到十分)快乐。(我)对一同游览的吴去尘说:“这个时候怎么能得到一两个高人逸士,敲打房门,从空谷(传来)脚步声呢?”不一会儿,篱笆间(传来)飒拉飒拉的声音,屐齿(发出)特特的声音,是邵幼青和他的叔叔邵梁卿,果真来造访了。(他们)拜过两次站起来说:“我们两人一宿准备干粮,追赶先生到白岳但没有追上,今天才在这里追上。”(他们俩)都拿出诗来(向我)请求指正。到了第二天,我攀登黄山在文殊院休息,邵幼青跟随到(此),说:“邵梁卿身体肥胖,不方便登山,到达慈光寺后就回去了,我也跟随您到这里就停下了。明天遥望天都峰顶,好像过去的人登莲花峰,以一缕白烟作为信号,摇手一笑就可以了。”
我对吴去尘说:“新安城市,人多得像尘土和海水,遇到邵氏二人,差不多可以妆点风景,将来可以成为美谈了。”(吴去尘)问二邵的诗歌怎么样,我说:“古人所说的诗人,不是人依附于他的诗而是诗依附于他本人,为什么呢?人依附于诗,那么他本人和他的诗是分开的,雕章琢句,玩弄形式技巧,这种做法对于诗来说没什么用处。诗依附于人,那么他的性情是诗,状貌是诗,衣服帽子笑声话语,没有一样不是诗。我与您在芗村、药谷之间游览,山峦重叠水流盘曲,溪流迂回山谷弯转,(穿着)青鞋布袜,幽深渺远,好像置身尘世之外。在这里,穿过烟岚,洞穿云气,拄着拐杖追寻(美景)。司空表圣论诗说:‘天气初晴小雪挂满竹枝,溪水的对岸停泊着一叶渔舟。俊逸的人好像白玉般高洁,迈开脚步寻访幽静的美景。’我在这里遇到邵氏二人,司空表圣所说的,很鲜活地出现在心里眼前,称他们为诗人大概是可以的。我游览黟山,没有能够看见像扇子一样的桃花,像斗笠一样的竹叶,像大纛旗一样的松花,在芗村、药谷之间遇到了二位诗人,然后知道了什么是诗歌,然后又知道了什么是诗人,这次游览的收获很多啊。!”吴去尘告诉我说:“邵幼青因为求序的缘故,典当了夫人的金钗,租赁船只前往虞山拜访,干粮吃完后回去了,希望你(写序)安慰他。”我说:“好!”于是写下了这篇文字作为序言。
邵幼青皮肤清净相貌消瘦,像神仙道士。他的诗年轻时模仿李长吉,晚年师法白香山,骨气清奇沉稳,不把模拟作为自己的擅长之事。海内能写诗的人了解他,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断句译文】齐景公喜欢射鸟,派烛邹管理鸟但(使鸟)飞了。景公十分生气,传来官吏要***掉烛邹。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数他的罪过再***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在景公面前列数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我们的国君管理鸟却(使鸟)飞了,这是第一条罪;让我们的国君因为鸟的缘故***人,这是第二条罪;让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这是第三条罪。列数烛邹的罪状完了,请(您)***了烛邹。”景公说:“不要***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辛巳二月,余将登黄山,憩余抡仲之桃源庵。日将夕矣,微雨霡霂①,四山无人,白龙潭水撞耳如悬霤②,顾而乐之。谓同游吴去尘曰:“此时安】;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12分)
大命①
(清)唐甄
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②”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③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
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曰:“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吁嗟人乎!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吾惟无身,是以无患。’欲窃之而未能也。” (选自《潜书》)
【注释】 ①大命:指天下的命脉  ②粞:碎米。 ③曷:通“盍”,何不。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者其无身之能乎资:供给
B.其反也,犹哭比:及
C.犹食之而不甘:美味
D.恶衣菲食,不敢自恣:恣意,放纵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江河之水广皆美于徐公
B.平则万物各得其或因寄托,放浪形骸之外
C.权重于物坠夷以近,游者众
D.欲窃之而未能也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小题3:下列句中补出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故)无所资以为生也
B.(此)是吾夫之墓也
C.以(之)为天下之美味也
D.(唐子)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的观点,指出社会分配公平是治理天下的要害所在。
B.第①段中,唐子用鱼水关系回应了邻人的关心:自己如同身处干涸水塘中的鱼,纵有本领也无法生存,并建议邻人用慰问自己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暗含讽刺。
C.第②段中,唐子知道了妇人哀哭的原因后不禁感叹百姓的生活今不如昔。过去的人没有睡破席子的,如今的人连件新衣也穿不了。
D.唐子认为天下有人快乐有人忧愁,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安乐地坐车,有人走路走得脚上都长出了茧子,都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才造成了贫富差距。
小题5:将下列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
②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小题6:唐甄在《大命》一文中说:“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意为“鱼在江河里,就忘记用来生存的本领。”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试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200字以上)(1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皇甫谧,汉太尉嵩曾孙也。所 养 叔 母 教 曰 昔 孟 母 以 三 徙 成 子 曾 父 以 烹 豚 存 教 岂 我 居 不 卜 邻 何 尔 鲁 之 甚 乎 修 身 笃 学 自 汝 得 之 于 我 何 有 因 对 之 流 涕 谧 乃 感 激。
(选自《初潭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擢天德三年进士第,调崞县丞。改东京市令。世宗判留务,甚爱重之。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世宗改元于辽东,或劝赴之,富贵可一朝遂,大节曰:“自有定分,何尔。”随例补尚书省令史,擢秘书郎、大理司直。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朕得其人矣。”遂授大节。俄以杖***豪民为有司所劾,削一阶解职。未几,授同知洺州防御使事。
入为太府丞、工部员外郎。卢沟水安次,承诏护视堤城。擢修内司使,推排东京路户籍,人服其平。进工部郎中。时阜通监铸钱法弊,与吏部员外郎麻珪莅其事。积铜皆窳①恶,或欲征民先所给直,大节曰:“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以其事闻,卒得免征。就改户部郎中,定襄退吏诬县民匿铜者十八村,大节得其实,抵吏罪,民斫石颂之。召授工部侍郎,改户部。世宗东巡,徙太府监,谕之曰:“侍郎与太府监品同,以从行支应籍卿办耳。”
章宗即位,擢中都路都转运使,因言河东赋重宜减,议者或不同,大节以他路田赋质之,遂命减焉。乞致仕,不许,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近郭有男子被***者,闻其妻哭声不哀,召而审之,果为奸夫所***,人以为神。西山有晋叔虞祠,旧以钱输公使库,大节还其庙以给营缮。选授河东路提刑使,未赴,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
阅岁,移知广宁府,复请老,授震武军节度使。部有银冶,有司以为争盗由此生,付河东、西京提刑司与州同议,皆以官榷为便,大节曰:“山泽之利,当与民共。且贫而无业者,虽严刑能禁其窃取乎?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上从其议。复乞致仕,许之,仍擢其子尚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禄养。承安五年卒,年八十。
(选自《金史》,有删改)
【注】①窳(yǔ):粗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有定分,何尔遽:奔赴B.卢沟水安次啮:侵蚀
C.大节得其实廉:查访D.旧以钱输公使库施:施舍来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表明张大节受到皇帝“爱重”的一组是(  )
①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          ②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朕得其人矣。”
③推排东京路户籍,人服其平。          ④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
⑤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            ⑥仍擢其子尚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禄养。
A.②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大节因用杖刑打死土豪而被弹劾,被削减一个等级的官阶并解除职务,但没过多久,又授予他同知洺州防御使事的职务。
B.世宗东巡时,调任张大节为太府监,对他说:“侍郎和太府监等级相同,只是因为随行人员的供给与应付要靠你办理罢了。”
C.章宗即位之后,张大节上奏说河东路赋税重,应当减收,有人反对,大节根据其他路的田赋标准据理力争,皇上下命令将他降职。
D.太原府州城附近有个男子被***,凶手是与死者的妻子通奸的奸夫。张大节听到死者的妻子哭声并不哀痛,便将她召来审问,由此找出了凶手,百姓都认为张大节断案神奇。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前两句为上文划线句,后两句为课内句)(20分,每题5分)
(1)大节曰:“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以其事闻,卒得免征。
(2)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持千金之资物币:礼品B.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予、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曰谢:道谢D.图穷而匕首见:露出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使毕使前若亡郑而有益B.夏无且以所奉药囊提轲吾还也
C.引其匕首提秦王不知有汉D.倚柱笑夜缒
小题3: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   )(2分)
A.这段文字,重点描述了荆轲廷刺秦王的场景,刻画了荆轲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
B.文段写秦武阳色变振恐,是从正面体现荆轲的镇定自若,显示秦廷的森严和始皇的威武,这一“色变振恐”与荆轲的“顾笑”形成鲜明的对比。
C.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正是前文荆轲对樊於期将军所说的刺***设想的实施,此处印证了荆轲计划的合理性。
D.由于刺***秦王是在仓促之间出现的,秦廷上下反应迟钝: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剑的地步,大臣们也都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3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勃传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畴坐勃故左迁交址令
勃往省,道出钟陵,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酒酣辞别,渡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七。勃属文,不甚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籍,为僚吏共嫉。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官奴曹达抵罪,勃所        藏匿
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事先
,援笔成篇              梦中
吾愧在卢前,居王后        以……为耻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文,初不精思            时维九月,序三秋
被覆面卧                  控蛮荆而瓯越
一再报,语奇              穷且坚,不坠青云之志
倚才陵籍,僚吏共嫉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之舟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高宗将王勃赶出沛王府是由于当时诸王斗鸡,他写了篇声讨英王斗鸡的檄文。
B.都督阎公为了表示客气让大家写,大家知道这是虚让,都不肯动笔。只有王勃拿起笔来就写。都督很生气,站起来离开现场,让属下官员盯着王勃,写一句就给他传一句听,结果发现王勃越写越精彩,都督忍不住夸王勃是天才,这篇文章,就是现在传诵的《滕王阁序》。
C.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勃在虢州做参军时,当时的同僚都嫉恨他,是因为他倚仗有才而欺凌别人。
D.文章说:“勃属文,不甚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意思是王勃写诗著文时必先酣饮,诗文顷刻而就,一个字都不修改,但是构思不够精巧,可见褒中有贬。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父福畴坐勃故左迁交址令。(4分)
②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