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古文观止检测(每题2分,共10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古文观止检测(每题2分,共10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王加惠,以大小易:改变
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广:扩大
C.免冠徒跣,以头地耳抢:撞
D.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谢:道歉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活用现象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不平心持正,反欲两主,观祸败B.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C.大将军邓骘其才D.左右欲相如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大王尝闻布衣怒乎马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长跪谢之曰诸君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C.千里不敢易也我之死,有子存焉
D.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小题4:下列选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C.古之人不余欺也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小题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物性格鲜明是本文的一大特点。秦王先胁迫威逼安陵君、唐雎,当唐雎以死相搏时又长跪而谢, 恃强凌弱又色厉内荏的性格跃然纸上。
B.情节波澜起伏是本文的另一特点。唐雎寸步不让,据理力争,既驳斥了秦王的无理要求,也表示了对秦王的蔑视。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C.作者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段来烘托气氛,同时对秦王和唐雎的情态举止的变化略加点染,精心营造了戏剧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D.本文用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作者剪裁材料的眼光和胆识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D
小题5:D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项“易”在此做动词,应为“交换”的意思。“易”有多种用法可作动词、形容词、名词,属于典型的一词多义,在判断时一定要根据其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它的用法和意义。
小题2:
试题分析:例句中“缟素”为名词活用做动词,穿着白色的丧服。A项 “斗”为使动用法,使……争斗。B项“兄”意动用法,以兄之礼。C项“奇”意动用法,认为……奇。
小题3:
试题分析:A项前一个“之”结构助词,可以解释为的;后一个“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前一个“而”做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后一个“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C项两个“虽”都是即使的意思;D项前一个“以”是凭借的意思,后一个“以”是用来的意思。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例句属于状语后置。A项中“见……于”表被动,属被动句;B项“求人可使报秦者”属于定语后置,“可使报秦者”用来修饰“人”,意思是寻求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C项属于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余”做宾语;D项属于状语后置。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文章人物形象塑造的内容。本文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语言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对比来突出塑造人物形象,动作描写虽有却不是文章大量使用的方法。故错在选项D的第一句话“本文用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真是太好了,即使这样,但是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希望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听后)不高兴。于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说完(唐雎)挺剑而起(剑未出鞘)。
秦王(立刻,马上)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会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核心考点
试题【古文观止检测(每题2分,共10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课外文言文检测(共16分)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
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居丧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有删节)
[注释]①成童:十五岁以上。②大渐:病重。③谅阴:居丧。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阯道御史改:改任
B.言之趣:通“促”,赶快
C.王指挥诣狱还比:等到
D.褒表忠节:节约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李时勉“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组是(   )
①诏求直言    ②时勉言营建之非      ③对不屈
④时勉独正立  ⑤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⑥遣其孙骥诣阙上书
A.②③④B.②⑤⑥C.①②⑥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离开皇上。
B.李时勉性格刚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忠诚终被宣宗发现,因此受到重用。
C.成祖皇帝征求大臣的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
D.李时勉待人平和宽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
(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之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普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质,此宿卫臣也。解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活全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节选自《汉书·赵广汉传》)
【注释】①宿卫臣:皇上的侍卫人员。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设欲知马贾:价钱。
B.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事情:事情的真相。
C.京兆尹赵君两卿谢:告诉。
D.长安少年数人穷里空舍谋共劫人会:适逢。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广汉“精于吏职”的一项是(   )(3分)
①广汉为人强力                          ②尤善为钩钜以得事情
③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            ④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
⑤有顷,广汉将吏到家                    ⑥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广汉为人强力,精于吏职,善于侦破各种复杂案件;执法时以情为先,可见他崇尚人治。
B.赵广汉为官,重视调查研究,体恤民情;执法时恩威并重;既取悦于朝廷又讨好百姓,推行愚民政策。
C.赵广汉勤于政务,重调查善比较,明察暗访,执法一丝不苟又善于以情理攻心,可谓精于吏职。
D.赵广汉勤劳清廉,除刁民,惩贪官,雷厉风行;执法时晓之以理,提倡儒家仁爱之道。
小题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解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5分)
译文:                                                                      
(2)广汉跪谢曰:“幸活全郎,甚厚!”(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项梁***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籍矣。
......
项王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又不肯学完,完毕
B.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暗地里,私下
C.梁以此籍奇怪
D.皆已籍矣畏惧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以知其能                          今急而求子,寡人之过也。
于是项梁教籍兵法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还。
C.梁此奇籍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美于徐公
D.项氏世世为楚将,封项,故姓项氏。  越王勾践栖会稽之上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且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B.又欲其西封肆:扩张
C.朝而夕设版焉济:成功
D.若不秦,将焉取之阙:侵损
小题2: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壮也,犹不如人B.邻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过也
小题3: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2分)
A.以其无礼于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夫晋,何厌之有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小题4:选出不属于让秦伯退兵的理由的一项(  )(2分)
A.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B.邻之厚,君之薄也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姨妹:姨母的女儿。  二子:两个女儿。  中和:唐僖宗年号。缗:穿钱的绳。 绐:哄骗、欺骗。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众皆泰之义伏:通“服”,佩服
B.其人他徙 俾:使
C.已别官除:任命、授职
D.解维而逝解维:想通了
小题2:下面全能说明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一项是()(3分)
①姨卒,泰娶其妹  ②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③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泰④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  ⑤泰惊悸,召诘之  ⑥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孙泰极重仁义。姨母生前曾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他,并希望他日后与其次女结百年之好;但孙泰却在姨母去世之后,娶了姨母有眼疾的长女。这使得他受到众人敬佩。
B.孙泰不贪非分之财。他曾购得一铁灯台,洗刷时发现是银制品,他就立即赶回去,将灯台还给卖主。
C.孙泰非常仁慈。他花两百贯购买一别墅,曾见一老妇大哭不止,问明情况后,便说自己将要升官,升官后就可以将别墅送给老妇人。
D.孙泰施恩不图回报。他本来打算搬家到义兴,但因老妇人之故,不仅家未搬成,还为别墅倒贴了两百贯;对老妇有恩,却不求报答。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1)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3分)
(2)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3分)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