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比:并、列B.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怪:责怪
C.秦王惊,自而起,绝袖引:指身子向上起D.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轲提:掷击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筑声由悲凉变为悲壮,由低沉变为高昂,送别场面由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B.秦武阳由于出生在北方边远地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在献图时“色变振恐”,这有力地衬托了荆轲超人的胆略。
C.面对突如其来的刺***,秦王惶急得连剑也拔不出来,只好绕着柱子跑,后在群臣的提示下,才拔出剑砍伤了荆轲。
D.在庄严的秦廷上,荆轲手持利刃追逐着泰王,让秦国群臣都失去了常态,但由于孤军奋战,最终只落得功败垂成。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3分)
                                                                                          
(2)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1)(3分)(秦王)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了九宾大礼的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朝服”、介宾词组后置的句式译对各1分。)(2)(3分)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发”、“见”译对各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本题实质考查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小题2:
试题分析:把秦武阳在献图时“色变振恐”的原因说成是“出生在北方边远地区,没有见过天子”理解有误,这些话只是荆轲的托辞。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朝服”,朝为名词用作动词,穿了上朝的礼服,“见燕使者咸阳宫”应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第二句时注意“发”解释为打开,“见”通“现”,解释为露出。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六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皆卒。赵盾代赵衰执政。
七年八月,襄公卒。太子夷皋少,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赵盾曰:“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贾季曰:“不如其弟乐。辰嬴嬖于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赵盾曰:“辰嬴贱,班在九人下,其子何震之有!且为二君嬖,淫也。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僻也。母淫子僻,无威;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可乎!”使士会如秦迎公子雍。贾季亦使人召公子乐于陈。赵盾废贾季,以其***阳处父。十月,葬襄公。十一月,贾季奔翟。是岁,秦穆公亦卒。
灵公元年四月,秦康公曰:“昔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患。”乃多与公子雍卫。太子母缪嬴日夜抱太子以号泣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而外求君,将安置此?”出朝,则抱以适赵盾所,顿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属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今君卒,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赵盾与诸大夫皆患缪嬴,且畏诛,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为灵公。发兵以距秦送公子雍者。赵盾为将,往击秦,败之令狐。先蔑、随会亡奔秦。秋,齐、宋、卫、郑、曹、许君皆会赵盾,盟于扈,以灵公初立故也。
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晋之殽。
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马。晋侯怒,使赵盾、赵穿、郤缺击秦,大战河曲,赵穿最有功。
七年,晋六卿患随会之在秦,常为晋乱,乃详令魏寿馀反晋降秦。秦使随会之魏,因执会以归晋。
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是年,楚庄王初即位。十二年,齐人弑其君懿公。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辰嬴于二君嬖:宠爱
B.辰嬴贱,在九人下班:次序,位次
C.舍適而外求君,将安此置:弃置,放弃
D.乃令魏寿馀反晋降秦详:通“佯”,假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子何震有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B.将可乎君以知燕王
C.赵盾废贾季,其***阳处父所谓华山洞者,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事所以不成者,欲以生劫之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
B.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
C.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则孝结旧/好则安
D.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秦爱/则孝结旧/好则安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襄公死后,关于拥立谁做国君一事,大臣们意见不一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晋国因为多次遭遇灾难的缘故,想立年长的人做国君。
B.赵盾认为辰嬴地位低贱,她的儿子乐没有什么威望,同时公子乐出居在陈国这样的小国,距离晋国远,没有后援,就不赞成公子乐做国君。
C.太子夷皋的母亲抱着太子日日夜夜在赵盾家里哭泣,赵盾和各位大臣都顾忌缪嬴,也害怕被诛***,只好拥立太子夷皋做了国君,这就是灵公。
D.为了拥立太子做国君,赵盾亲自带兵抵抗秦国护送公子雍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并和齐、宋、卫、郑、曹、许等国在扈邑签订盟约,稳定晋国。
小题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①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僻也。(4分)
②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3分)
③秦使随会之魏,因执会以归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题9分,共21分)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与四人火以入拥:持、拿
B.夫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房舍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相:帮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
B.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
C.既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破荆州,下江陵
D.然力足以至焉,人为可讥
况修短随化,终期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   )(3分)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③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④然视其左右,而记之者已少
⑤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
小题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B.文章指出探求事物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能到达“险远”之境,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C.作者赞美了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浅尝辄止、浮泛不实的学风。
D.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了学人治学的道理。
小题5:把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分)
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2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③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为政》)
④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⑤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
小题1:结合上述语录,对孔子、孔门弟子和孟子等人的交友之道、待友之心作简要括概。(4分)
小题2:结合社会现实和我们高中生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交友、待友的认识。(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同答问题。(6分)
①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 “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孟子离娄下》)
【注】①子华:即公西赤。下文的“冉子”即冉求。②釜:一釜合当时六斗四升。下文的“庾”,一庾合当时二斗四升,下天的“秉”,一秉合当时一百六十斗。③益:增加。④与:给。⑤惠:恩惠,德惠。
小题1:请概括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答:                                                                                     
小题2:公西赤能否接受冉求给予的“五秉”之粟?为什么?请综合以上选段简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
《同学》一首别子固
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①,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②,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③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辅④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系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注]①子固:指曾巩。②正之:指作者朋友孙侔。③若:或。④輔(lin):车轮碾过。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予慕而之友:以……为友B.辞未尝相接也币:礼品.
C.其相似也然适:恰好D.而于其堂造:建造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