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张敷华,字公实,安福人。成化元年,与刘大夏愿就部曹。除兵部主事,历郎中。廉重不挠,名等于大夏。十一年,出为浙江参议。景宁矿盗起,...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张敷华,字公实,安福人。成化元年,与刘大夏愿就部曹。除兵部主事,历郎中。廉重不挠,名等于大夏。
十一年,出为浙江参议。景宁矿盗起,至数千人,敷华谕散之,执其魁十二人。居浙十余年,历布政使。弘治初,迁湖广。岁饥,令府县大修学宫,以俯直资饿者。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中道奔丧,服闼还故宫。部内赋输大同,困于折价。敷华请太原以北可通车者仍输米,民便之。改抚陕西,制婚娶、丧葬之式,纳民于礼。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延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日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十二年改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高邮湖堤圮,浚深沟以***水势。又筑宝应堤。民利赖焉。正德元年召为左都御史:其冬,大臣与言官请去刘瑾等,内阁力主之。帝犹豫,敷华乃上言:“陛下宴乐逸游,政令与诏旨相背,行事与成究交乖。今给事中刘蓓,御史朱延声、徐钰等连章论列,但付所司。英国公懋与臣等列名上请,但云‘朕自处置’。臣窃叹惑,请略言时政之弊。如四十万库藏已竭,而取用不已。六七岁童子何知,而招为勇士。织造已停,传奉已革,寻复如故。政令纷孥,弊端滋蔓。夫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愿陛下审察。”疏入,不报。
既而朝事大变,宦官势益张。至除夕朝罢,忽传旨致仕。敷华即日就道。至徐州洪,坐小艇,触石几溺死。瑾恨未已,欲借湖广仓储 烂,坐以赃罪。修撰康海过瑾曰:“吾秦人爱张公如父母,公忍相薄耶?”瑾意稍解,犹坐敷华奸党,与守随等榜名朝堂。明年六月病且革,衣冠揖家庙,就榻而卒。
敷华性刚介。弘治时,刘大夏常荐之,帝曰:“敷华诚佳,但为人太峻耳。”为部郎奉使,盗探其囊,得七金而已。 
(节选自《明史·张敷华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于大夏等:相同
B.行事与成宪交乖:背离
C.修撰康海瑾日过:过问
D.公忍相耶薄:逼迫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困折价纳民
B.刘大夏愿就部曹忽传旨畅守随俱致仕
C.如四十万库藏已竭,取用不已 就榻
D.冬,大臣与言官请去刘瑾等盗探
小题3: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汁缚僧归。
B.妖憎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C.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D.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汁缚僧归。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敷华在处理景宁的矿贼闹事中,运用计谋,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捉拿头领归案。
B.张敷华整治好坍塌的高邮湖堤和修筑宝应堤,都让百姓从中获利。
C.张敷华等人上疏请求除去刘瑾的行为使刘瑾心生恨意,刘瑾后来想方设法诬陷张敷华。
D.张敷华在疏中指出皇帝的缺点,同时认为政策法令过于繁复,弊端就会滋生蔓延,要求皇帝要仔细审察。
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六七岁童子何知,而招为勇士。(3分)
②瑾意稍解,犹坐敷华奸党,与守随等榜名朝堂。(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敷华“为政惠民”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A
小题5:
1)①六七岁的儿童懂什么,却被召为勇士。(“知”1分,“何知”句式1分,句意1分)
②刘瑾恨意稍稍缓解,仍诬陷张敷华为奸党,把他与杨守随等人的名字在朝廷上张榜公布。(“解”、“坐”、“榜”,句意各1分)
(2)①岁饥,令府县大修学宫,以俯直资饿者。②敷华请太原以北可通车者仍输米,民便之。③浚深沟以***水势。又筑宝应堤。民利赖焉。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也可联系成语、课文中改字的用法作为验证或分析依据。注意学习中要积累古今异义、通假字、活用。尤其古今异义现象,一般解释含义与今意有差别的往往正确,和现代含义一致的解释往往是错误的选项。C探访《项脊轩志》“一日,大母过余曰”《过故人庄》的题目,《信陵君窃符救赵》“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中的“过”都是“探望,拜访”的含义。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以”在各地历年高考题中考查频率最高,应该重视其所有用法。A介词,表被动/介词,在;B连词,和;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指示代词,这/代词,作定语,他的。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文断句题,根据前后文弄清楚语境,以含义断句,同时,利用文言文常见的虚词、固定句式、对偶句式等语法现象断句(句首虚词:盖、夫、何。句中停顿虚词:者、也。句末虚词:也、乎、矣、耶、焉、哉、耳。固定句式:何……为、其……乎、徒……耳、……者……也、此……也)。此题主要根据语境和对句子的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是否存在张冠李戴的错误,是否有无中生有的错误。A原文没有说到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这里就是无中生有的错误。
小题5:
试题分析:
(1)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逐字落实(留、换、删、补、调——五字法翻译:保留原文表名称的词;将古文单音节词转换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古意转换为今意;删掉不需要翻译的虚词;补出省略成分;调整倒装句语序),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文通句顺。注意①何知(宾语前置)、而②解、坐、榜
(2)根据题意要求,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筛选文章中的信息。注意审题“为政惠民”“两个事例”两个要求。事例引用原文不完整,酌情扣分
【译文】
张敷华,字公实,安福人。成化元年,与刘大夏愿意到曹部作官,任兵部主事,历任郎中,廉洁稳重不屈不挠,与刘大夏齐名。
成化十一年出任浙江参议,景宁的矿贼起来闹事,多达数千人。张敷华告谕遣散了他们,逮捕了十二个首领。他在浙江做官十几年,历任布政使。弘治初年,改任职于湖广参议。适逢饥荒,张敷华便命令府县大规模修建学校,用佣金资助饥民。后来张敷华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中途奔丧,服丧期满后仍任原职,管辖区内的赋税送缴大同,被折价所困扰。张敷华上书请求太原以北可通车的地方仍然交纳大米,给人民带来了便利。张敷华改抚西后,制定婚娶、丧葬制度,在礼的规范中安置百姓。妖僧占据终南山反叛,朝廷商讨用兵,尚书马文升说:“张敷华都御史能办好这件事。”张敷华果然用计谋捉拿僧人归案。
十二年改任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兼巡抚淮、扬。高邮湖堤坍塌,他开挖深沟以减小水势,又修筑了宝应堤。百姓依赖而获利。正德元年,召任左都御史。那年冬天,大臣和谏官请求除去刘瑾等人,内阁极力主张。皇帝却犹豫不决,张敷华于是上疏说:“陛下宴饮享乐,放纵游玩,政令与圣旨相矛盾,行事与旧有制度相背离。现在给事中刘蓓,御史朱延声、徐钰等人接连上疏,一一陈述,陛下却把这件事交给主管部门。英国公懋与臣等联名上书请求,只说‘朕自己处置’。臣私下慨叹困惑,请允许臣略说时政的弊端。比如说四十万的府藏已用完,而仍取用不止。六七岁的儿童懂什么,却被召为勇士。织造已被废除,传奉制度也被革除,时隔不久却又恢复如故。政策法令混乱,弊端滋生蔓延。国家大事,百人争论犹显不足,几人破坏它却绰绰有余,望陛下详察。”奏疏递上,却没有回复。
不久朝廷形势大变,宦官的权势日益扩张。到除夕退朝时,忽然传来圣旨,让张敷华与杨守随一同退休。张敷华当天上路。到达徐州洪,乘坐小船,触石差点淹死。刘瑾仍不解恨,想要以湖广粮仓中粮食受潮霉烂为由,判张敷华贪赃罪。修撰康海拜访刘瑾说:“我们秦地人爱张公如父母,你真的忍心那样逼迫他吗?”刘瑾恨意稍稍缓解,仍诬陷张敷华为奸党,把他与杨守随等人的名字在朝廷上张榜公布。第二年六月,张敷华患病且益危重。他穿戴整齐,祭祀家庙,躺在病榻上而死。
张敷华性格刚强正直。弘治年间,刘大夏曾举荐他,皇帝说:“张敷华的确很好,只不过为人太严峻了。”任部郎奉使时,盗贼偷他的行囊,仅得七金而已。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张敷华,字公实,安福人。成化元年,与刘大夏愿就部曹。除兵部主事,历郎中。廉重不挠,名等于大夏。十一年,出为浙江参议。景宁矿盗起,】;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承勋,字立卿,嘉鱼人。有操执,为政不苛。承勋举弘治六年进士。由太湖知县迁南京刑部主事。历工部郎中,迁南昌知府。
正德六年,赣州贼犯新淦,执参政赵士贤。靖安贼据越王岭玛瑙岸,华林贼又陷瑞州。诸道兵不敢前。承勋督民兵剿,数有功。华林贼***副使周宪,宪军大溃。承勋单骑入宪营,众乃复集。都御史陈金即檄承勋讨之。贼党王奇听抚,搜得其衷刃,纵使还。奇感泣,誓以死报。承勋令奇密入寨,说降其党为内应,而亲率所部登山。奇夜拔栅,官军奋而前,降者自内出,贼遂溃。已,从金斩贼渠罗光权、胡雪二,华林贼平。镇守中贵黎安诬承勋擅易贼首王浩八狱词,坐下吏。大理卿燕忠即讯,得白。三迁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十年春,大风昼晦,帝忧边事。承勋言:“去岁冰合,敌骑尽入河套。延、宁、固原皆当警备。甘肃军饷专仰河东,宜于兰州籴贮,以备缓急。曩河西患土鲁番,今亦卜喇又深入。两寇云扰,孤危益甚。套寇出入,并经庄浪。急宜缮塞设险,断臂截踵,使不得相合。兀良哈最近京师,不善抚,即门庭寇。云南安凤之叛,军民困敝,临安、蒙自盗贼复兴,旷日淹时,恐酿大患。交阯世子流寓老挝,异日归命请援,或据地求封,皆未可测。惟急用人理财,俾边鄙无虞。”帝嘉纳焉。
承勋沉毅有大略。帝所信任,自辅臣外,独承勋与胡世宁,大事辄咨访。二人亦孜孜奉国,知无不言。世宁卒半岁,承勋亦卒,帝深嗟悼。赠少保,谥康惠。所赉予,常典外,特赐白金、彩币、米蔬诸物。承勋官四十年,家无余资。其议“大礼”,亦与世宁相合云。(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有删节)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政赵士贤执:抓住
B.都御史陈金即承勋讨之檄:声讨的文书
C.大理卿燕忠即讯,得白:昭雪冤情
D.边鄙无虞俾:使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承勋作战有胆识的一组是
①有操执,为政不苛     ②承勋督民兵剿,数有功     ③都御史陈金即檄承勋讨之
④承勋单骑入宪营     ⑤说降其党为内应         ⑥从金斩贼渠罗光权、胡雪二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承勋有操守,为政不苛酷。考中进士后,他由太湖知县迁任南京刑部主事,后来又历任工部郎中、南昌知府等职。
B.李承勋作战有胆识有谋略。盗贼进犯之际,各道兵马不敢前往,李承勋率领部队进行围剿,并多次立功。
C.李承勋受到过诬陷。华林贼寇被扫平后,镇守宦官黎安诬陷李承勋擅自改动贼首王浩八的供词,辛亏大理卿燕忠替他昭雪。
D.李承勋沉着刚毅有远见。当时皇帝只信任李承勋和胡世宁,他们两人也兢兢业业报效国家。他们两人相继去世,皇帝深深地叹息哀伤。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党王奇听抚,搜得其衷刃,纵使还。(5分)
(2)急宜缮塞设险,断臂截踵,使不得相合。(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昔者,范蠡其始居楚,曰范伯。自谓衰贱,未尝世禄,故自菲薄。饮食则甘天下之无味,居则安天下之贱位。复被发佯狂,不与于世。谓大夫种曰:“三王则三皇之苖裔也,五伯乃五帝之末世也。天运历纪,千岁一至。黄帝之元,执辰破巳。霸王之气,见于地户。子胥以是挟弓干吴王。”于是要大夫种入吴。
此时冯同相与共戒之,伍子胥在吴,自与不能关其辞。蠡曰:“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乃入越。越王常与言尽日。大夫石买,居国有权,辩口,进曰:“炫女不贞,炫士不信。客历诸侯,渡河津,无因自致,殆非真贤。历诸侯无所售,道听之徒,唯大王察之。”于是范蠡退而不言,游于楚越之间。大夫种进曰:“昔者,市偷自炫于晋晋用之而胜楚伊尹负鼎入殷遂佐汤取天下有智之士不在远近取也谓之帝王求备者亡。易曰:‘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有至智之明者,必破庶众之议。’成大功者不拘于俗,论大道者不合于众。唯大王察之。”
于是石买益疏。其后使将兵于外,遂为军士所***。是时句践失众,栖于会稽之山,更用种、蠡之策,得以存。故虞舜曰:“以学乃时而行,此犹良药也。”王曰:“石买知往而不知来,其使寡人弃贤。”后遂师二人,竟以禽吴。
子贡曰:“荐一言,得及身,任一贤,得显名。”伤贤丧邦,蔽能有殃。负德忘恩,其反形伤。坏人之善毋后世,败人之成天诛行。故冤子胥僇死,由重谮子胥于吴,吴虚重之,无罪而诛。传曰:“宁失千金,毋失一人之心。”是之谓也。
(节选自《越绝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胥以是挟弓干吴王   干:触犯
B.于是要大夫种入吴要:邀请
C.于是石买益疏疏:被疏远
D.更用种、蠡之策更:改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越王常言尽日    落霞孤鹜齐飞
B.历诸侯无售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
C.竟禽吴勇气闻于诸侯
D.无罪诛今人有大功击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蠡认为自己地位卑微,就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所以不参与世俗活动。
B.越王勾践失败退兵至会稽山,后采用了文种、范蠡的计策,最终灭了吴国。
C.石买之言并非谗言,只是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但也差点使勾践失去范蠡。
D.本文引用子贡的话,意在点明进言任贤的重要性,对后世有劝诫的作用。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义士杨景和埙传
[明]张 弼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拷掠备至,罪定而后附律,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遂击登闻鼓以进,仍送卫狱。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埙佯诺之。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未几,英宗升遐。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达谪死南丹,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成化初,修《英宗实录》,称“义士杨埙”云。
埙字景和,其先某处人。父为漆工。宣德间,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埙遂习之,而自出己见,以五色金钿并施,不止如旧法纯用金也,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倭人见之,亦指称叹,以为不可及。盖其天资敏悟,于书法诗格不甚习,而往往造妙,故其艺亦绝出古今也。既不避权奸,为此义举,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有欲授之以官者,不就,遂隐于艺以自高。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特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其不死者幸也,勇于行义何如哉!此公论,具人面目者皆能知之,而高冠长裾,号称科第人物者,乃低佪淟涊,甘为之扫门捧溺,无所不至,而然自得,夸噪于人,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逮捕拷掠         掠:掳掠
B.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狱:讼案
C.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秩:官品
D.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目:看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达计不行,彬犹降黜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法司虽知枉,岂敢辨明 且行千里,谁不知
C.闻埙风,亦可少愧矣 安能以身察察
D.五色金钿并施 勇气闻于诸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埙是一位天资聪悟、有创造性的平民艺术家。但更主要的是,他是一位见义勇为的义士。
B.当锦衣卫指挥门达陷害袁彬时,官吏们虽然都为袁彬叫屈,但没有人敢于出面援救,只有素不相识的杨埙敢于上疏喊冤。同时,又用谋略揭穿了门达想要诬陷华盖大学士李贤的阴谋。
C.杨埙不避权奸的义举赢得大家的尊重,有人想授予他官职,他没接受,而是隐于技艺以孤高自守。人们不敢只把他当成一个艺人,而是敬称他为“义士杨埙”。
D.作者在表彰杨埙的同时,也鞭挞了权贵及那些为权贵们“扫门捧溺”的“高冠长裾”的“科第人物”,可谓一箭双雕。
小题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华 亭 张 弼 论 曰 义 者 无 所 为 而 为 合 天 下 之 公 论 者 是 也 使 虽 公 论 行 之 以 私 则 其 中 已 不 义 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周炅传
周炅,字文昭,汝南安城人也。祖强,齐太子舍人、梁州刺史。父灵起,梁通直散骑常侍,庐、桂二州刺史,保城县侯。炅少豪侠任气,有将帅之才。梁大同中为通直散骑侍郎、朱衣直阁。太清元年,出为弋阳太守。侯景之乱,元帝承制改授西阳太守,封西陵县伯。景遣兄子思穆据守齐安,炅率骁勇袭破思穆,擒斩之。以功授持节、高州刺史。是时炅据武昌、西阳二郡,招聚卒徒,甲兵甚盛。景将任约来据樊山,炅与宁州长史徐文盛击约,斩其部将叱罗子通、赵迦娄等。因乘胜追之,频克,约众殆尽。承圣元年,迁使持节、都督江、定二州诸军事、戎昭将军、江州刺史,进爵为侯,邑五百户。
高祖践祚,王琳拥据上流,炅以州从之。及王琳遣其将曹庆等攻周迪,仍使炅将兵掎角而进,为侯安都所败,擒炅送都。世祖释炅,授戎威将军、定州刺史,带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天嘉二年,留异据东阳反,世祖召炅还都,欲令讨异。未至而异平,炅还本镇。天康元年,预平华皎之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太建元年,迁持节、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五年,进授使持节、西道都督安、蕲、江、衡、司、定六州诸军事、安州刺史,改封龙源县侯,增邑并前一千户。其年随都督吴明彻北讨,所向克捷,一月之中,获十二城。齐遣尚书左丞陆骞以众二万出自巴、蕲,与炅相遇。炅留羸弱辎重,设疑兵以当之,身率精锐,由间道邀其后,大败骞军,虏获器械马驴,不可胜数。进攻巴州,克之。于是江北诸城及谷阳士民,并诛渠帅以城降。进号和戎将军、散骑常侍,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户。仍敕追炅入朝。
初,萧詧(ch)定州刺史田龙升以城降,诏以为振远将军、定州刺史,封赤亭王。及炅入朝,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入于齐,齐遣历阳王高景安帅师应之。于是令炅为江北道大都督,总统众军,以讨龙升。龙升使弋阳太守田龙琰率众二万阵于亭川,高景安于水陵、阴山为其声援,龙升引军别营山谷。炅乃分兵各当其军身率骁勇先击龙升龙升大败龙琰望尘而奔并追斩之高景安遁走尽复江北之地。以功增邑并前二千户,进号平北将军,定州刺史,持节、都督如故,仍赐女妓一部。太建八年卒官,时年六十四。赠司州刺史,封武昌郡公,谥曰壮。
(节选自《陈书·周炅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带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带:带领
B.预平华皎之功预:参与
C.并诛渠帅以城降渠:他们的
D.率众二万阵于亭川阵:置阵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功授持节、高州刺史敛赀财送其行
B.乘胜追之相如持璧却立
C.炅相遇客亦知夫水月乎
D.高景安于水陵、阴山其声援草木之含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炅出身名门望族,年少时名气就很大,具有英雄豪杰的气概、担当将帅的才华。在平定侯景作乱时,屡立战功,被加官封爵。
B.周炅作战智勇双全,灵活多变,在讨伐叛将田龙升时,采取了与之前击败陆骞时不同的战术,同样取得了胜利。
C.周炅战功卓著,屡获封赏,从平定侯景之乱获邑五百户开始,到击败田龙升增邑二千户,前后累计共获封邑五千户。
D.本文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选材精当,层次清晰;主要叙述了周炅戎马倥偬的一生,刻画了一个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将军形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桃花记
[明]陈继儒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秾华。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
余以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老翁愕视,恭谨如命。余亦不通姓字,便从花板酒杯,老饕一番。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日暮乃散。是日也,老翁以花朝为生辰,余于酒后作歌赠之,谓翁明日请坐卮脯为寿。
十四日,余与希周、直夫、叔意挈酒榼,甫出关路,途得伯灵、子犹,拉同往,又遇袁长史披鹤氅入城中,长史得我辈看花消息,遂相与返至桃花溪。至则田先生方握锄理草根,见余辈,便更衣冠出肃客。客方散踞石上,而安甫、宾之、箕仲父子俱挈酒榼佐之。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见,色为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笋、蛤蜊佐之。是时,不速而会者凡十八人,田先生之子归骈为十九。榼十一,酒七八壶觞。酒屈兴信,花醉客醒,方苦瓶罍相耻,忽城头以长绠缒酒一樽送城下,客则文卿、直卿兄弟是也。余辈大喜,赏为韵士。时人各为队,队各为戏。长史、伯灵角智局上。纷纷诸子,饱毒空拳,主人发短耳长,龙钟言笑。时酒沥尚余,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旋,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
昔陶征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
[注] ①花板酒杯:即梨花杯,以形似花瓣而得名。②藏钩:古代的一种博戏。《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分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较)胜负。”钩,为博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更衣冠出肃客    肃:迎接
B.酒屈兴信信:舒展,伸张
C.余亦言旋旋:回家
D.第赏花护花者第:次第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花朝后一日
八千岁为春
B.色
请以赵王城秦王寿
C.客文卿、直卿兄弟是也
与斗卮酒
D.从花篱外要路客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花朝后一日,作者偕同五位友人,闯入一位陌生老人家中,见到他已准备了饭菜,便入内大吃一顿,老人虽愕然,仍热情款待,作者等人大快朵颐、嬉戏玩闹,极为尽兴,最后作歌送给老人,权当寿礼。
B.十四日,作者与十八位友人一起在田先生家中欢聚,席间,众好友畅饮美酒、饕餮美食、黑白纵横。酒酣耳热之际,还开起了路人的玩笑,度过了异常愉快的一天。
C.本文记叙作者城郊赏桃花之“乐”,寄寓爱花、赏花、护花不易之意。结尾把花与人、花与社会联系起来,笔墨虽然依旧轻灵,但心情已经沉重。
D.陈继儒的作品多直抒胸臆,表达任心自适的感情,这篇《游桃花记》更是贯彻了他“文以自娱”的主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