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亦然凶:荒年
B.鸡豚狗彘之畜:畜养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
D.王无岁罪:作恶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邻国之民不少牺牲玉帛,弗敢
B.不百步耳系向牛头充炭
C.弃甲曳而走斩木为,揭竿为旗
D.不违农时,谷不可食也日出江花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孟子的“王道”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原文划线的句子(10分)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5分)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5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
(1)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
(2)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没有遗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罪:名词用作动词,归咎、怪罪。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
小题2:
试题分析:C项,兵:兵器。A项,加:①更,②夸大。B项,直:①只,不过,②通“值”,价钱。D项,胜:①尽,②超过,胜过。
小题3:
试题分析:王道理想概括不全面,缺“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借代的词语外),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语句通畅。关键字:“寡人”,君主自谦,译为“我”;“于”译为“对”;“生”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活人”;“死”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死人”;“憾”译为“遗憾”。句式:“王道之始也”,判断句,注意译出判断词“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分,每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能自食者,有是也具:措施
B.得粟四万八千余石,其费佐:弥补
C.官为不足用也计:考虑
D.使籴者自便受粟如:好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前民未饥,为书问属县       蚓无爪牙利        
B 忧其流亡也                 臣死不避
C 是岁尽五月止               吾尝终日思矣  
D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小题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小题4: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答。(4分)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5分)
示子朔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襟霞阁主人重刊 晚明百家尺牍 (郑淑云)写心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选自《隋书•隐逸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朝廷讽:劝说。
B.方觉吾徒之不也德:道德高尚。
C.士谦竭家资罄:尽
D.葬者万余人会:恰好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士谦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3分)
①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                     ②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
③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④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
⑤吾家余粟,本图振赡                       ⑥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
A.①②③B.①⑤⑥C.③④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士谦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睿以德行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
B.李士谦遵循孔子、荀子重黍稷的习俗,每逢社日先摆上黍米饭。前来聚会的亲朋从士谦身上看到了君子的德行,自愧不如。
C.李士谦虽家境殷实,但厉行节俭,在乡里扶危救困,甚至对待有过失的人他也极尽体恤之心。
D.李士谦为人处世多积阴德。他把阴德比作耳鸣,意思是阴德只能心知,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风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5分)
⑵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试题。(19分)
万石君名奋。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太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如也,惟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中戚里:长安城内住皇帝戚属的一条街。 ②路马:天子所乘之马。 ③谯:责备。 ④内史庆:万石君少子,内史是官职,即京兆尹,掌治京师。  ⑤建:万石君长子,担任郎中令。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姓名
B.万石君必下车趋:小步快走
C.里中长老皆走匿: 避开
D.庆以数马毕,举手曰策:马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能从我乎?②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①不言齐国大治②吾尝终日思矣
C.①万石君家以孝谨闻郡国②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①长老肉袒固谢罪②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万石君的姊姊被封为美人,他自己被封为中涓之官,他的官职到孝文帝时因积累功劳已升到太中大夫,他没有学问,但恭敬谨慎无人可比。
B孝景帝末年,万石君拿着上大夫的待遇,告老回家。皇上有时赏赐食物送到万石君家,他一定跪拜伏地而吃,就如同在皇上面前一样。
C万石君后来做了齐国的国相,齐国上下都敬慕他们的家风,所以不用发布政令齐国就非常安定,人们就为石庆立了“石相祠”。
D万石君的子孙们都遵守他的教导,居丧时也和他一样悲哀。万石君家因孝顺谨慎而闻名全国,即使是齐鲁的众多儒家学者,也都自认为赶不上万石君家。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
                                                                           
(2)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京兆尹王公震,字威远。曾祖景贤,初自燕南徙任县,遂占籍于邢,今邢台人。祖罍,宣德间,乡进士为平度州同知,抗中使,谪戍滦州数岁,病思归。子整上疏代父。整戍又二十八年,始赦还。整妻亦死于戍后妻生公体貌丰伟善骑射博涉经史。弘治癸丑进士,观政大理,授户部主事,奉使部送犒军银于西夏。后又使云中,至阳和堡,为虏围,公皆率众守御,虏以解去。
迁员外郎,尚书韩文,瑾陷下狱,罚赎二千石。公率僚捐三年俸,赎韩尚书得出。庚午,川、湖盗刘烈起,猖獗甚。上命兵部尚书洪钟讨之。洪尚书奏公知兵,请以为郧阳守。迄平寇,甚得郧阳力。颍川盗小张虎啸聚,公往捕之。不四月,小张虎就擒,戮小张虎,余党全活甚众,颍川人感其德,立祠祀之。 
嘉靖初,升河南左布政。是年冬,升应天府尹,奏罢上元、江宁花园夫千余人,省诸官寺狱具银千余两,核江滩芦苇千余顷,以佐赤县里甲费。上书乞骸骨归。 
初,公举进士,二亲皆在堂。未几,相继卒,所至扁其居为“永感”。长沙李文正公率馆阁诸公为赋诗,赵郡石文隐公为序。自是每一官,必悲思亲。
公天性纯孝,有厚德。尝在京师,郧人张得才为部从事,病死,妻子贫不能归。公闻之怆然,捐金助其丧还。公既归,所蓄书数千卷,悉辇送郡学,以资学者讲习。家居门,足迹不至公府。今邢州士大夫虽隆贵,门第不改布素,至造官府为耻,子弟敛戢,市无绮纨之游,繇公之化也。嘉靖辛丑,年八十二卒。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京兆尹王公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阳和堡,为虏围通“猝”,突然
B.上书乞骸骨归不久
C.自是每一官贬谪
D.家居门关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遂占籍于邢,今邢台人B.公率僚捐三年俸
尚书韩文,瑾陷下狱自是每陟一官,必悲思
C.迄平寇,甚得郧阳D.乡进士为平度州同知
赵郡石文隐公为序              至造官府为耻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妻亦死于戍后/妻生公/体貌丰伟/善骑射/博涉经史
B.整妻亦死于戍后/妻生公/体貌丰伟/善骑射博/涉经史
C.整妻亦死于戍/后妻生公/体貌丰伟/善骑射博/涉经史
D.整妻亦死于戍/后妻生公/体貌丰伟/善骑射/博涉经史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震祖籍燕南,自从曾祖父迁徙到邢台州的任县后,就入籍定居于此,现在已经成为了邢台人。
B.尚书韩文下狱,需要两千石才能赎出,为了营救韩文,王震带领同僚捐出三年俸禄,韩文最终获救。
C.担任从事的张得才病死后,他的夫人没钱回家,在京师的王震听说后很悲伤,于是捐钱帮助她。
D.邢州士大夫虽然地位尊贵,但是门第依旧朴素,子弟都安分守己,街道上没有纨绔子弟游荡,这都得益于王震的教化。
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① 颍川盗小张虎啸聚,公往捕之。不四月,小张虎就擒。(3分)
② 是年冬,升应天府尹,奏罢上元、江宁花园夫千余人。(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王震“有厚德”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也。太祖还,留征西将军夏侯渊拒刘备,以淮为渊司马。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既,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皆破平之。关中始定,民得安业。
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阼,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留。及群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庆卿最留迟,何也?”淮对曰:“臣闻五帝先教导民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防风之诛也。”帝悦之,擢领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五年为真。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
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于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
嘉平二年,诏曰:“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虏,内民夷。功绩显著,朕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  
(选自《三国志魏志·满田牵郭传》,有删改)
【注释】①太祖:指曹操。②文帝:即曹丕。③假节:与下文的“持节”,皆为魏晋时期的官职名称。④司马宣王:即司马懿。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备疑不渡 陈:列阵
B.故计远近为留稽:延误
C.蜀兵大至,淮击之逆:预先
D.外征寇虏,内民夷绥:安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欲依水为陈拒之                 昔禹会诸侯涂山    
臣闻五帝先教导民德             是以自知免防风之诛也
溥天同庆卿最留迟             淮辄先使人推问亲理
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         夜果攻阳遂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
B.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
C.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
D.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淮被太祖曹操任命为夏侯渊的司马,在夏侯渊遇害之际,能及时稳定军心,并在阻击刘备一役中出奇计,深得曹操嘉许,被赐爵关内侯。
B.郭淮在祝贺文帝登基时迟到,受到文帝斥责,但他却巧妙地将文帝与太平盛世时的五帝、夏后相类比,使文帝转怒为喜,并给他升官封侯。
C.郭淮与诸葛亮对阵,先是估计到对手会夺取北原,后又识破对手挥师西进是虚张声势,于是事先在北原构筑好营垒,最终挫败对手的谋算。
D.郭淮在关西地区主政三十多年,无论是征讨来敌,还是绥靖地方,都功绩卓著,因此,皇帝下诏嘉奖,授予他车骑将军、仪同三司等官职。
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以状闻,太祖善之。(3分)
②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4分)
(2)《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郭淮行军作战“方策精详”(计谋精确缜密)。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