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下列各组中加点实词意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①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 盖:掩盖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故    间:离间③今有一言,...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下列各组中加点实词意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①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 盖:掩盖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故    间:离间
③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解:消除    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负:背着
⑤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发 :发动   ⑥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则:效法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②间:参与。④负:覆盖。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各组中加点实词意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①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 盖:掩盖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故    间:离间③今有一言,】;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最不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①未尝闻任氏之风俗    ②饰小说以干县令  ③除去天下之害
④强行者有志           ⑤已而大鱼食之     ⑥人必从而害之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B.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
C.所以遣将守关者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把第一个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不吾从,脱有变,当先斩若,然后自请死耳。(5分)                                                                                
(2)广运所储仅支三月,请令死罪以下,得于被灾所入粟自赎。(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周,字纯之,冯翊人。登进士第,调长安尉。岁饥,官为粥以食饿者,民坌集不可禁,县以周,周设梐枑,间老少男女,无一乱者。
转洪洞令。民有世绝而官录其产者,其族晚得遗券,周取以还之。郡吏咎周,周曰:“利民,所以利国也。”县之南有涧,支流溢入,岁赋菑楗,调徒遏之,周始筑新堤,民不告。通判施州。州介群獠,不习服牛之利,为辟田数千亩,选谪戍知田者,市牛使耕,军食赖以足
司马光将荐为御史,欲使来见,周曰:“司马公之贤,吾固愿见,但闻荐而往,所谓‘呈身御史’也。”卒不往。神宗诏近臣举士,孙固以周闻。神宗召对,谓曰:“知卿不游权门,识今执政乎?”对曰:“不识也。”“识司马光乎?”曰:“不识也。”访御边之术,曰:“四边,手足尔,若疲中国以勤远略,致百姓穷困,聚为盗贼,惧成腹心之忧。”神宗颔之,翼日,语固曰:“李周,朴忠之士也。朕且以为御史。”执政意其异己请试以事。除提点京西刑狱。
时方兴水利,或请酾湍河为六渠,以益钳卢陂3水,度用工八十万。周曰:“湍河原高委下,捍以堤,犹患决溢,若又导之,必致为害。”乃疏言:“渠成未可必,而费已不赀。盍姑凿其一而试之,倘可以足用,行之。”渠卒无功。明年,河溢,邓城几没,始思其议。竟以直道罢,判西京国子监。
哲宗立,召为职方郎中。朝廷议和西夏,畀以侵地,至欲弃兰州。周曰:“陇右故为唃氏所有,常为吾藩篱。今唃氏破灭,若弃之,必归夏人。彼以区区河南,百年为勍敌,苟益以河湟,是尽得吐蕃之地,非秦、蜀之利也。”遂不果弃。累迁至工部侍郎,旋以集贤院学士知邠州。卒,年八十。
周自为小官,沉晦自匿,未尝私谒执政,有公事,公诣中书白之。薛向使三司,欲为属,及相见,卒不敢言,退而叹曰:“若人未易屈也。”以是不偶于世。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卷》)
注:①梐枑:用木条交叉制成的栅栏,置于官署前遮拦人马。②菑楗:此处泛指抗洪用的柱桩、草石。③钳卢陂;地名。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县以周    (2)利民,所以利国也      
(3)民不告    (4)欲为属
小题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选谪戍知田者,市牛使耕,军食赖以足。
(2)捍以堤,犹患决溢,若又导之,必致为害。
(3)退而叹曰:“若人未易屈也。”以是不偶于世。
小题3:概括李周治理百姓的思想和对待权贵的态度(4分)
小题4:神宗和哲宗分别向李周问过边疆之事,李周的两次回答有何不同。(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小题1: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宏 斯 三 义 酌 而 用 之 干 之 以 风 力 润 之 以 丹 彩 使 味 之 者 无 极 闻 之 者 动 心 是 诗 之 至 也。若专用比兴,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节选自钟嵘《诗品》序)
小题2:唐代“五言长城,七绝圣手”分别指谁?                。(2分)
小题3: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钟嵘认为五言诗在众多诗歌中最有滋味的原因。不超过15个字。(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