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6分,每题3分)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6分,每题3分)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辟阳侯不强争。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
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将兵击灭布,厉王遂即位。
厉王早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
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臣母不当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于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子奇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
淮南王至长安,尽诛所与谋者。于是乃遣淮南王,载辎车,令县以次传。是时袁盎谏上曰:“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复之。”县传淮南王者皆不敢发车封。淮南王乃谓侍者曰:“谁谓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上曰:“为之奈何?”盎曰:“独斩丞相、御史以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守冢三十户。 
(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为筑外宫而之   舍弃,放弃
B.臣母不当赵事   因……而判罪
C.自为法令,于天子   比拟,比照
D.独斩丞相、御史以天下乃可   谢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 上以亲故,常宽赦②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①厉王母弟赵兼辟阳侯言吕后②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于是乃遣淮南王,载辎车② 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① 谁谓公勇者?② 精思傅会,十年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4分)
②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4分)
小题4:文中淮南王的“骄横”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上?请概括。(4分)
小题5:请用(/)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限划8处)。(4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
①辟阳侯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死了他。(补出主语、“袖”“椎”“刭”每点1分,扣完3分为止。“刭”译为“用刀割了他的脖子”亦可。)
②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来危害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王”、 “危”、判断句式各1分)
小题4:
1、与天子同乘一辆车驾,称呼皇上为大哥
2、擅自***害辟阳侯
3、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4、谷口县谋反起事
小题5: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舍:安排住处。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A、之:代词,他/代词,这   B因:都讲为通过,经由,介词  C、以:介词、用/介词、在   D乃:为代词,你,你的/副词,才。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小题5:
试题分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参考译文】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他母亲是过去赵王张敖的妃嫔。高祖八年(前199),高皇帝从东垣县经过赵国,赵王把厉王的母亲献给他。她受到皇上宠幸,怀下身孕。从此赵王张敖不敢让她住在宫内,为她另建外宫居住。次年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高祖的事情被朝廷发觉,赵王也一并被捕获罪,他的母亲、兄弟和妃嫔悉遭拘捕,囚入河内郡官府。厉王母亲也被抓,她在囚禁中对狱吏说:“我受到皇上宠幸,已有身孕。”狱吏如实禀报,皇上正因赵王的事气恼,没有理会厉王母亲的申诉。厉王母亲的弟弟赵兼拜托辟阳侯告知吕后,吕后妒嫉,不肯向皇上进言求情,辟阳侯便不再尽力相劝。厉王母亲生下厉王后,心中怨恨而自***。狱吏抱着厉王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后悔莫及,下令吕后收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厉王的母亲。
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淮南王黥布谋反,皇上遂立儿子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黥布领属的四郡封地。皇上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于是厉王即淮南王位。
厉王自幼丧母,一直依附吕后长大,因此孝惠帝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祸患。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阳侯而不敢发作。
至孝文帝即位,淮南王自视与皇上关系最亲,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皇上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
孝文帝三年(前177),淮南王自封国入朝,态度甚为傲慢。他跟随皇上到御苑打猎,和皇上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称呼皇上为“大哥”。厉王有才智和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于是前往辟阳侯府上求见。辟阳侯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死了他。事后厉王驰马奔至宫中,向皇上袒身谢罪道:我母亲本不该因赵国谋反事获罪,那时辟阳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吕后的帮助,但他不力争,这是第一桩罪;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蓄意***害他们,而辟阳侯不尽力劝阻,这是第二桩罪;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危夺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我为天下人***死危害社稷的奸臣辟阳侯,为母亲报了仇,特来朝中跪伏请罪。”皇上哀悯厉王的心愿,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这一时期,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惧怕厉王,因此厉王返国后越发骄纵肆志,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宫中皆号令警戒清道,还称自己发布的命令为“制”,另搞一套文法,一切模仿天子的声威。
孝文帝六年(前174),厉王让男子但等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议,策划用四十辆大货车在谷口县谋反起事,并派出使者前往闽越、匈奴各处联络。朝廷发觉此事,治罪谋反者,派使臣召淮南王入京,他来到长安。
朝廷尽***刘长的同谋者,于是命淮南王启程,一路用辎车囚载,令沿途各县递解入蜀。当时袁盎劝谏皇上说:“皇上一向骄宠淮南王,不为他安排严正的太傅和国相去劝导,才使他落到如此境地。再说淮南王性情刚烈,现在粗暴地摧折他,臣很担忧他会突然在途中身染风寒患病而死。陛下若落得***弟的恶名如何是好!”皇上说:“我只是让他尝尝苦头罢了,就会让他回来的。”沿途各县送押淮南王的人都不敢打开囚车的封门,于是淮南王对仆人说:“谁说你老子我是勇猛的人?我哪里还能勇猛!我因为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终于陷入这种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闷!”于是绝食身亡。囚车行至雍县,县令打开封门,把刘长的死讯上报天子。皇上哭得很伤心,对袁盎说:“我不听你的劝告,终至淮南王身死。”袁盎说:“事已无可奈何,望陛下好自宽解。”皇上说:“怎么办好呢?”袁盎回答:“只要斩丞相、御史来向天下人谢罪就行了。”于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问各县押送淮南王而不予开封进食者,(把他们)一律弃市问斩。然后按照列侯的礼仪在雍县安葬了淮南王,并安置三十户人家守冢祭祀。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6分,每题3分)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人,幸勿***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灭。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诏奖谕之。(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注】 ①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②坎、离:均为卦名。③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④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弃疾间与之游       游:交往。
B.京令弃疾奉表归宋奉:呈献。
C.召见,嘉纳之嘉:高兴。
D.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辟:征召。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现辛弃疾“有大略”的一项是(  )。(3分)
①劝京决策南向      ②弃疾间与之游 
③弃疾斩其首归报    ④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 
⑤***陛下深思致盗之由
A.①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辛弃疾年轻时师从蔡伯坚,与党怀英一起学习,他曾经占卜自己的仕途,自己得《离》卦,于是决定南归。
B.偷窃耿京大印而逃的义端,是在辛弃疾劝说下才投靠耿京的,所以耿京迁怒于辛弃疾,辛弃疾斩其首归报,耿京的队伍就更加壮大了。
C.辛弃疾写《美芹十论》的起因是孝宗帝在恢复中原的问题上态度坚决,但因为朝廷与金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被实行。
D.盗贼连起,辛弃疾在全部铲平了盗匪之后,上书朝廷,分析盗贼起因,因此受到了皇帝的褒奖。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5分)
(2)民不为盗,去将安之?(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标字显进,正平高凉人也。标少豪侠有志气。魏孝昌中,尔朱荣***害朝士,大司马王元徽逃难投标,标藏而免之。孝庄帝立,徽乃出,复为司州牧。由是标以义烈闻。擢拜伏波将军、给事中。元颢入洛,孝庄欲往晋阳就尔朱荣,诏标率其宗人收船马渚,标未至,帝已北度太行,标遂匿所收船,不以敌。及尔朱荣奉帝南讨,至马渚,标乃具船以济王师。
时东魏迁邺,太祖欲知其所为,乃遣标间行邺以观察之。使还,称旨,授通直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稽胡恃险不宾,屡行抄窃,以标兼黄门侍郎,往慰抚之。标颇有权略,能得边情,诱化首渠,民多来款附,乃有随标入朝者。时弘农为东魏守,标从太祖攻拔之。标父猛先为邵郡白水令,标与其豪右相知,请行诣邵郡,举兵以应朝廷。太祖许之,标遂行,与土豪王覆怜等阴谋举事,密相应会者三千人,内外俱发,遂拔邵郡。众议推标行郡事,标以因覆怜成事,遂表覆怜为邵郡守。
太祖以标有谋略,堪委边任,乃表行建州事。时建州远距邵郡三百余里,且深处敌境,然标威恩夙著,所经之处,多并粮附之。比至建州,众已一万。东魏遣太保侯景攻陷正平,敌众渐盛。标以孤军无援,且腹背受敌,谋欲拔还。恐义徒背叛,遂伪为太祖书,遣人若从外送来者,云已遣军四道赴援。因令人漏泄,使所在知之。标分遣讫,遂于夜中拔还邵郡。朝廷嘉其权以全军,即授建州刺史。时东魏以正平为东雍州,遣薛荣祖镇之。标将谋取之,乃先遣奇兵,急攻汾桥。荣祖果尽出城中战士,于汾桥拒守。其夜,标率步骑二千,从他道济,遂袭克之。
保定四年,迁少师。其年,周军围洛阳,诏标率义兵万余人出轵关助之。然标自镇东境二十余年,数与齐人战,每常克获,以此遂有轻敌之心。时洛阳未下,而标深入敌境,又不设备,齐人奄至,大破标军。标以众败,遂降于齐。标之立勋也,有慷慨壮烈之志,及军败,遂就虏以求苟免。时论以此鄙之。
(节选自《周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注】①稽胡:古族名,匈奴的别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遂匿所收船,不以敌资:帮助
B.乃遣标间行邺以观察之诣:到,往
C.请行诣邵郡 微:隐蔽,暗中
D.所经之处,多并粮附之赢:获得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标有谋略的一组是( )(3分)
①标乃具船以济王师                   ②乃遣标间行诣邺以观察之 
③与土豪王覆怜等阴谋举事             ④因令人漏泄,使所在知之 
⑤标率步骑二千,从他道济            ⑥数与齐人战,每常克获
A.①②④B.①③⑥C.③④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标有豪侠义烈之气。大司马王元徽逃避尔朱荣的***害时投奔杨标,杨标将他隐藏起来使他免于祸患。杨标也因此而闻名。
B.杨标不居功自傲。杨标暗中与邵郡豪门大族密谋举事,内外响应,攻取了邵郡,杨标认为是覆怜成就了此事,就让他做了邵郡郡守。
C.杨标向来声威显著。太祖任命杨标兼管建州事务,当时建州远距邵郡三百多里,然而杨标所到之处,很多百姓都归附了他。
D.杨标苟且投敌,节操不保。因与齐军作战常常获胜,杨标有了轻敌之心,他在协助围攻洛阳时兵败投降,当时舆论因此轻视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稽胡恃险不宾,屡行抄窃,以标兼黄门侍郎,往慰抚之。
(2)时洛阳未下,而标深入敌境,又不设备。齐人奄至,大破标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立成,思致清婉,昉喜甚,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昉尝谓人曰:“胡生才器一日千里,他日必将名世。”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称其文为“元化格”。
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后改同知深州军州事,加朝奉大夫。郡守暴戾,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州管五县,例置弓手百余,少者犹六七十人,岁征民钱五千余万为顾直。其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至扰民。砺知其弊,悉罢去。继而有飞语曰:“某日贼发,将***通守。”或请为备,砺曰:“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何备为。”是夕,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
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海陵拜平章政事,百官贺于庙堂,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天德初,再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以母忧去官。起复为宋国岁元副使,刑部侍郎白彦恭为使,海陵谓砺曰:“彦恭官在卿下,以其旧劳,故使卿副之。”迁翰林学士,改刑部尚书。扈从至汴得疾,海陵数遣使临问,卒,深悼惜之。年五十五。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
注释:①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又称科场。②扈从:随从护驾。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香山寺。匿:藏匿
B.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帽子
C.置弓手百余例:按照惯例
D.海陵平章政事拜:(被)授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砺性刚直无屈②单于益骄,非汉望也
B.①因馆置门下,使与子处②后秦伐赵,拔石城
C.①韩昉见异之②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D.①海陵深器重②师道不传也久矣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何备为。
⑵百官贺于庙堂,砺独不跪。
⑶彦恭官在卿下,以其旧劳,故使卿副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简肃薛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腻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老母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
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日:"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邃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
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世皆不,而以公贵      显:显达
B欲天下,无细大          绳:约束
C. 太后不能言,           疾:痛恨 
D.太后不能,为改他服      夺:改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疾告归其政,                      B . 吾惭不及古人,俱后世讥我也
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蟹六跪二螯
C. 在衮冕也                         D. 数以告,得还第
可怪也欤                            今其智反不能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薛公少年聪慧,十余岁即能属文,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后来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
B.薛公为官之后,善解民疾,在莆田时因废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转任蜀地后更有善政,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善施恩义的人。
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坚持己见。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拜太庙,薛公直谏,阻止了太后;太后驾崩后薛公仍劝谏皇上,让太后穿天子礼服安葬。
D.薛公因病告老还乡,皇上善解人意,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照旧用处理政务;薛公去世后,太常根据薛公的功德,为他议定谥号为"简肃"。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
(1)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3分)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分)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