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①“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②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③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良久,召唐让曰让:谦让B.当是之时,赵几霸霸:称霸
C.飨宾客军吏舍人飨:犒赏D.文吏以法绳之绳:制裁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冯唐“有识见,性耿直”的一项是……(  )
①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②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③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④ 上怒,起入禁中
⑤ 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⑥ 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A.①③⑤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敢于自我反省,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
B.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采用对话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C.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准封”之叹。
D.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2)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3)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不得超过6处)(3分)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彊耳。(3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
(1)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没有僻静的地方(不能私下告诉我)吗?
(2)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秦兵所虏***。
(3)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
小题5: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彊耳。(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让:责备。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用排除法,①介绍冯唐的至孝、官职;④是文帝的情况。不合题干要求,排除后故正确选项为B。
小题3:
试题分析:冯唐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
小题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小题5:
试题分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参考译文:
冯唐以至孝著名,为中郎暑长,侍奉文帝。文帝听说了廉颇、李牧的事迹以后,高兴得拍着大腿说:“唉!我(怎么)偏偏得不到到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来做我的将军?(如果得到了),我又怎会担忧匈奴为患呢!”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气,站起来返入宫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没有僻静的地方(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臣是个乡鄙之人,不懂得避忌。”
那个时候,正当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那县,***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孙卯。文帝正以匈奴入屯为忧,于是才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军的时候,跪下来推着车,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则任由将军裁断。一切论功行赏及爵封之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回来再报告一声就是了’。这并非无稽之谈,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将,屯驻在边境,军市的租税都自行用来犒飨士卒,赏赐在外决定,不受朝廷的牵制。君主一切委托他,并且要求他成功,因此李牧可以竭尽他的智能,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能射的骑兵一万三千人,价值百金之良士十万人,所以他能够在北方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歼灭澹林,在西方抑制强秦,在南方抵抗韩、魏,那个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后来,刚好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个倡家女。他即位后,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终于***了李牧,而派颜聚代替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军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钱财,每几天就***一次牛,以飨宾客、军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有一次匈奴曾经入侵,魏尚率领车骑出击,***敌甚多。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了解军中规章条令呢?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记录战功,可是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该赏的不赏,可犯了法,文吏却绝对按律处分,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我实在很愚昧,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中尉和郡国的车战之士。
过了七年,景帝即位,任命冯唐为楚相,后又免官。武帝即位,访求贤良之士,乡里推举冯唐。当时冯唐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为郎;冯遂字王孙,也是一个不凡的人,跟我很要好。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三游洞记
刘大櫆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径曲折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背有石如床者,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注释:(1)薪采者行歌:樵夫们唱着歌。      (2)白乐天:白居易,乐天是他的字。
(3)元微之:元稹,微之是他的字。    (4)知退:白行简的字。
(5)欧阳永叔:欧阳修,永叔是他的字。 (6)黄鲁直:黄庭坚,鲁直是他的字。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人亦无以亲其光炙:炙烤
B.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濒:靠近
C.而元微之自通州将北还适:恰好
D.复舍舟登陆,循径曲折以上。仄:狭窄
小题2:下列各项中不能分别表现“道路难行”和“洞内景观奇特”的一组是(    )
A.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B.出则豁然平旷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
C.有大石覆压当道     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D.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以对三游洞得名原因的说明作为第一部分游记和第二部分议论的过渡,颇具匠心。它是游记必不可少的内容,对阐发主旨有着重要作用。
B.作者十分简略地记叙了由下牢关前往三游洞的行程,由舟而舆,由水而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险而夷,由窄而广,经过一番波折才一睹处于荒远之地的三游洞的真面目。
C.三游洞景观奇特,触目皆石,不同石头还会发出种种悦耳的声音,此声和从地底发出的“泠然”水声交织在一起,还有“与二三子浩歌其间”轰然之声,将三游洞衬托得深邃幽静。
D.这篇游记,手法与一般的写景游记有所不同,既生动形象地记述了游历的经过,又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篇幅抒写了因游历而引起的“幸与不幸”的感慨。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3分)
                                        
② 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3分)
                                       
③ 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3分)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别弟文
(清)施补华
光绪八年十月,施子之弟自喀什噶尔还湖州,施子饮之以酒,告之曰:
吾家故寒敝也,今之所有已为异数矣。夫巨富中落,而余千金之产,愀然不可为生;贫人得十金以为资本,则左宜右有[1],所处之势异,所操之术殊也。此行归资之外,数百金,岂非贫人之雄乎?以此坐市上权量百货,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终岁之所获,足以赡妻子。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吾忆道光二十又九年,吾父弃养,吾年十五岁,尔年九岁。家无一笥衣、一贯泉[2],租屋而居,月偿其值。岁又大,米价十倍。吾母晨起坐络丝,率至夜半,得泉一百,籴米作粥,杂以菜根豆屑,母子乃得半饱。一日不络丝,即忍饥清坐,人有问之,则曰:“已食毕矣。”吾痛母氏之勤,涕泣自奋,读书不熟,至啮其指,血斑斑洒书本。尔亦拾薪担水,任炊爨,暇坐母侧,亦学络丝。姻连族党,恐其开口假贷,不敢至吾门,母氏亦戒勿往来,虑为所厌。甚者议先大夫好施与,勿为子孙计,至有今日。尤笑吾读书,谓渠谋食不暇,尚想作秀才,取饿之道也。当是时,视邻里之有父而温饱者,如天上人,尔年虽小,不应忘之。
其后门户稍立,咸丰十年,寇乱又作。吾随赵忠节公守城,之同治元年,城中粮尽,全家啖马肉,并煮牛羊之革左之。五月城破,吾负母而逃,择野菜充饥,母子十月身亡寸棉。尔为贼掠几死,脱去至家,形色非人,疾病疮痏,相替而作。其饥寒视道光之末,而颇危忧困过之。管仲告齐桓公曰:“愿君勿忘在莒[3],臣亦念堂阜之囚[4]。”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老氏有言:“知足不辱。”以今日为过望则乐,犹有奢望,则辱在其后。吾在军中,不无多费,然每对盛馔,念先人未及食也;每御华服,念先人未及衣也。甘在口,在体,而痛在心。禄养既不,得立功名天壤间,使姓氏不朽,先人而有知,含笑地下矣。蹉跎中岁,此志不衰。至于富贵之乐,不能享,亦不忍享也。  (原文有删节)
注释:[1]左宜右有:干什么都得心应手,顺利,犹言“左右逢源”。[2]泉:钱。
[3]莒(jǔ):西周时诸侯国之一,其地在今山东莒县。[4]堂阜:齐国地名,其地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百金赢:背着。
B.岁又大凶:谷物不收,年成坏
C.禄养既不逮:及
D.在体适:舒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母子得半饱今其智反不能及
B.恐开口假贷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C.以今日过望则乐慎勿妇死
D.左宜右有向吾不为斯役,久已病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心疼母亲的勤苦,流泪督促自己发愤学习,读书不熟练就责备自己,甚至咬破手指,血迹斑斑洒在书本上。
B.作者认为自己之所以家道中落,是因为他的先辈不为子孙考虑计划,他们“好施与,勿为子孙计”。
C.作者举管仲跟齐桓公说的话“愿君勿忘在莒,臣亦念堂阜之囚”是为了告诫弟弟:不要忘记过去的困苦生活,要知道满足。
D.文末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到父亲,想到父亲“未及食”“未及衣”,没来得及孝顺父亲,便立志建立功名,光宗耀祖。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译:                                                              
②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译:                                                              
③以今日为过望则乐,犹有奢望,则辱在其后。
译: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宝界山居记     
【明】归有光
①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卑稚,不足以水之趣。太湖漭淼澒洞,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②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湫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先生早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父子并中年失偶,而皆不娶。日以诗画自娱。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③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昔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诘清思逸韵,出尘壒之外,而天宝之末,不能自引决,以濡羯胡之腥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chǔ)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则其于一切世分若太空浮云,曾不足入其胸次矣。何可及哉!何可及哉!
(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①卑稚:矮小。②漭淼澒洞(hòngtóng):水势广阔浩荡,相连不断。③壒(aì):灰尘。④羯胡:匈奴人的别称,此处代指安禄山。⑤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束隘迫狭或:如果
B.不足以水之趣极:穷尽
C.不能自引决顾:转折,却
D.令人千载有遗也恨:痛恨
小题2:根据文章,下列句子全部直接写太湖的一组是(   )(3分)
①广五百里     ②重涯别坞,幽谷曲隈  ③天下之水,得山而止 
④山或孤孑卑稚 ⑤漭淼澒洞,沉浸诸山  ⑥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①段写太湖的独特之美主要是为了衬托宝界山的美,为下文写王氏父子作铺垫。
B.第②段的主要内容是交代宝界山的地理位置、王仲山父子的概况及作者写记缘由。
C.第③段写王维并说明“士大夫一失足遂不可浣”,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失节之士的批判。
D.“何可及哉!何可及哉!”作者用反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王氏父子退隐有道的赞赏。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2)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言亦心之所发,故并此以观,则人之邪正不可匿矣。然言犹可以伪为,眸子则有不容伪者
【注】画横线的文字为朱熹作的注。①眊(mào):目不明。②廋(sōu),隐匿也。
这段文字论述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孟子主张什么?结合朱熹的注释说说孟子的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大   命①
(清)唐甄
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②”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
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曰:“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吁嗟人乎!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吾惟无身,是以无患。’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选自《潜书》)
【注释】 ①大命:指天下的命脉  ②粞:碎米。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者其无身之能乎资:供给
B.其反也,犹哭比:及,等到
C.犹食之而不甘:美味
D.恶衣菲食,不敢自恣:恣意,放纵
小题2:下列句中全都表现唐子关于“天地之道故平”深刻观点的一组是(    )
①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 ②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  ③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     ④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    ⑤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 ⑥吾惟无身,是以无患
A.①⑤⑥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的观点,指出社会分配公平是治理天下的要害所在。
B.第①段中,唐子用鱼水关系回应了邻人的关心:自己如同身处干涸水塘中的鱼,纵有本领也无法生存,并建议邻人用慰问自己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暗含讽刺。
C.第②段中,唐子知道了妇人哀哭的原因后不禁感叹百姓的生活今不如昔。过去的人没有睡破席子的,如今的人连件新衣也穿不了。
D.唐子认为天下有人快乐有人忧愁,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安乐地坐车,有人走路走得脚上都长出了茧子,都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才造成了贫富差距。
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3分)
译文:                                                  
⑵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