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语言文字运用 > 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面对下面两则情景,你如何说既能让孩子有认同感,又能让孩子知道怎么做。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情景作答。要求:语言得体、简明、连贯,不超过70字。(5...
题目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面对下面两则情景,你如何说既能让孩子有认同感,又能让孩子知道怎么做。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情景作答。要求:语言得体、简明、连贯,不超过70字。(5分)
情景一:“老师,那个叔叔为何在餐厅吸烟,我对他说不能吸烟,他不理我,还用眼睛瞪我。”3岁的小宝宝满脸委屈地对老师说。
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节日里,老师带3岁宝宝们出去玩。碰见经过精心打扮的同事,老师对其中一个宝宝说:“快叫阿姨,你看阿姨多漂亮!”没料到,那个宝宝大声说:“老师,阿姨脸上有好多痘痘,一点儿也不漂亮!”惹得同事顿时涨红了脸。
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情景一参考答案:“是的,餐厅是不能吸烟的。(认同感,2分)但确实有些人会违反公德,所以才有警察呀,他们不听你的话算了,我们宝宝不要做违反公德的事,大家才会喜欢你,好吗?(怎么做,3分)”
情景二参考答案:“下次,把你的发现先悄悄地告诉老师好不好?(认同感,2分)不然阿姨会很难为情的。那次你急得尿裤子的事情,妈妈可没有告诉过任何人。(认同感,3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面对下面两则情景,你如何说既能让孩子有认同感,又能让孩子知道怎么做。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情景作答。要求:语言得体、简明、连贯,不超过70字。(5】;主要考察你对语言文字运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为其配上文字,表现其内容,揭示其寓意。不超过40字。(4分)

 
 
 
 
 
 
 
 
 
 
 
 
 
 
 
 
 
 
 
 
 
 

 
 
 
 
 
 
 
 
 
   
答: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请根据示例,把另外两处句中改动的理由说出来。(6分)
示例:原文: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决定它究竟适宜于种什么谷物和蔬菜。
修改: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什么谷物和蔬菜。
理由:“鉴定”有鉴别确定的意思。首先要鉴别土壤的性质、特点,然后才能从实际出发,决定种植。“决定”则是主观地对土地种植作判断,不准确。
①原文: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共有十三种。
修改: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已知道的共有十三种。
理由:                                                                               
②原文: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修改:婵娟骂宋玉说:“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理由: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4分)
上联:缘木求鱼岂能得正果
下联:                 。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2009年到来之际,中国共产党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讲话,他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不折腾”三个字刚落音,人民大会堂听众席随即传来会心的笑声。
但是,如何翻译“不折腾”呢?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互联网上对“不折腾”的译法五花八门,但都不够精彩,没有把“折腾”的内涵真正揭示出来。于是有位中国翻译干脆根据汉语拼音把它译成“buzheteng”。不料,这种译法竟赢得了国际媒体的赞誉,许多
媒体断言:“buzheteng”或许将成为英语中的一个专属名词。
(l)总书记说出“不折腾”三个字时,听众为什么发出会心的笑声?(2分)
(2)“buzheteng”或许将成为英语当中的专属名词,请你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简明扼要的点评。(3分)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选做题 A、B选一题作答)
给食
  日本的小学里中午供应午餐,叫“给食”。
  从一年级开始,给食就全由孩子们自己轮流负责搬运、摆放。你花费多少时间,打翻多少瓶牛奶,都没有关系,反正最后能让大家吃上饭就行。
  这种给食不是免费的,但和免费也差不多——一个月3500日元,随便上哪儿打半天工的收入都绝对不止这个数。
  为什么要给食?日本的妈妈们不工作的很多,小学生从家走到学校一般不超过10分钟,完全可以回家吃饭,也可以带便当。似乎找不到给食的理由。
  要说给食的理由,恐怕得追溯到明治时代了。那时候日本人还很穷,一般人家是吃不饱的。小孩是很重要的劳动力,穷人不愿把孩子送去读书。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给食的办法来吸引学生——有饭吃你来不来?
现在不用以“给饭吃”来吸引学生了,给食有了另外的意义。
现在日本的“给食”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另外的意义”?不超过100个字。(6分)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