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 如图所示的电路可用于测量电源的内阻r,电源的电动势未知。图中A 是电流表,其内阻并不很小,V为电压表,其内阻亦不很大,R是一限流电阻,阻值未知,电键S1、S2、...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的电路可用于测量电源的内阻r,电源的电动势未知。图中A 是电流表,其内阻并不很小,V为电压表,其内阻亦不很大,R是一限流电阻,阻值未知,电键S1、S2、S3都处于断开状态。
 
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用适当的符号表示该步骤中应测量的物理量:
小题1:闭合S1,S3打向1,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0,电流表的读数为I0,电压表的内阻RV               
小题2:闭合S1,S3打向2,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1
小题3:                                                  
小题4:用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池内阻的表示式为r                     
答案

小题1:Rg    …
小题2:
小题3:闭合S1、S2,S3打向2,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2,电流表的读数I2……(3分)
小题4:r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所示的电路可用于测量电源的内阻r,电源的电动势未知。图中A 是电流表,其内阻并不很小,V为电压表,其内阻亦不很大,R是一限流电阻,阻值未知,电键S1、S2、】;主要考察你对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某课题小组通过实验测量淮河水的电阻率.现备有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有一个圆形电极,可装入样品水,接触电阻不计)、电压表(量程12 V,内阻约100 Ω),电流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50 Ω)、滑动变阻器(10 Ω,1 A)、电池组(电动势E=12 V,内阻不计)、开关、导线若干、直尺、待测的水样品.如图7-7-19是他们用伏安法多次测量并计算出对应的水柱长度L与水柱电阻R描点画出的图象.实验中还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了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7-7-20所示.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题1:玻璃管内径d的测量值为________ cm;
小题2:请在上面的虚线框内画出测量水柱电阻的电路图;
小题3:所测水的电阻率为________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用下列器材测定某型号手机所用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电动势约为4 V,内阻在几欧到几十欧之间)
A.电压表V(量程6 V,内阻约为6.0 kΩ)  B.电流表A(量程2 mA,内阻约为50 Ω)
C.电阻箱R(0~999.9 Ω)               D.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小题1:某同学从上述器材中选取了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上述器材中的电压表和电阻箱测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小题3:根据(2)中实验电路测得的5组U、R数据,已在图中-坐标系中描出了各点,请作出图象.根据图象求得E=________ V,r=________ 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所需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现已用导线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

小题1:请画实线作为导线从箭头1和2处连接其余部分电路;
小题2:实验时,将L1插入线圈L2中,合上开关瞬间,观察到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这个现象揭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某同学设想使线圈L1中电流逆时针(俯视)流动,线圈L2中电流顺时针(俯视)流动,可行的实验操作是
A.抽出线圈L1B.插人软铁棒
C.使变阻器滑片P左移D.断开开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小题1: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小题2: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以下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将A线圈迅速插入B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____(填“左”或“右”)偏一下;
B.A线圈插入B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____(填“左”或“右”)偏一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时,下列关于由电表产生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内电阻越小,测量越精确
B.电流表的内电阻越小,测量越精确
C.电压表的读数大于RX两端真实电压 ,R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D.由于电流表的分流作用,使RX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