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留声机、写字机器”等信息可知,这一机构是清朝的军机处。因为清朝的军机大臣的职责是跪受笔录,将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所以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13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妥。
——《皇明祖训》
(1)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指出汉、唐、明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6分)
(2)汉、唐、明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有无本质区别?请说明理由(3分)
(3)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在明朝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请你判断下列中央机构示意简图属于明朝的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朕代天理物,日总万几,岂能一一周偏。苟政事有失宜,岂惟一民之害,将为天下之害;岂为一人之忧,将为四海之忧。”朱元璋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对废除丞相反悔
C.为设顾问机构铺垫D.为政事繁多苦恼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疆古称西域,汉武帝反击匈奴后,西汉置西域都护府,将该地正式纳入汉朝版图。中央政府就开始在西域进行“屯垦戍边”并历代相沿,其中尤以西汉、唐、清三朝为鼎盛时期。
《西域图志·屯政》记载:自汉代实行募民徙塞下的屯田之法后,“屯政”日升,“凡有军兴,必修屯政”,然而汉唐之屯政,专为养兵,而未能“兵民并济”,“师行则举,师旋则废”。只有清代的屯田“战守兼宜”,更注重对边疆的开发和建设。清朝时期的屯田与收复边疆的战争密不可分。清朝不仅兴办了军屯、民屯和犯屯,而且增加了历史上未有的旗屯、商屯和回屯。由于屯田的迅猛发展,使新疆出现了“农桑辐辏,阡陌成群”的景象。
为了有效地管理屯田,唐中央政府在尚书省工部设屯田司,在各地置“营田使”,管理地方屯田。清代采取“边防与屯政相维”的方针,军屯属军事机关管理, 民屯属地方行政机关管理, 回屯属维吾尔族地方机关管理。道光帝时期,认真吸取清代以前历代政府长期集中在南疆地区屯垦,造成新疆历史上长期南农北牧局面的教训,在北疆召集流亡,大兴屯田。
1954年10月7日,一个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建设的兵团组织,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建制——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这是我国自汉、唐以来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屯垦戍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国现代屯垦戍边制度的一个伟大创新。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在新疆“屯垦戍边”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屯垦有哪些积极作用。(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B.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
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性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