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唐太宗吸取此教...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唐太宗吸取此教训,主要的做法是
A.发挥三省的监督牵制作用B.完善朝议谏诤制度
C.明晰六部的行政职能D.开科取士,广纳人才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可以看出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专断,不重视纳谏所致,因此唐太宗注意纳谏,完善谏议制度。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唐太宗吸取此教】;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的是
A.封建皇权的独尊
B.等级制度的森严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文化专制的扩展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扩大统治区域
B.加强专制皇权
C.发展地方经济
D.防止地方割据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