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唐中期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这表...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唐中期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这表明作者认为唐朝进士科的弊端在于
A.重视学识,轻视德行B.重视诗赋,无法选才
C.注重门第,多不称职D.脱离现实,学不致用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材料的核心信息是,选拔进士的依据主要是诗赋的好坏,对于国家大事很少谈论,所学的知识不结合实际,当官很少能够胜任。因此选择D。A轻视德行没有体现,B无法选才,错误。C注重门第,和九品中正制有关,科举制重视才能,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唐中期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这表】;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有史学家评论说:“隋唐时期……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B.政府拥有了一定的政务决策权
C.皇帝和政府共同决策政务D.政府对皇帝专权有一定牵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也经历了变化。与成语“金榜题名”有关的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宋真宗想封宠幸的刘氏为贵妃,按照制度得要宰相撰制文。他派人将写好自己意愿的手诏送给宰相李沆。李沆当着使者的面把手诏烧了,对使者说:“你回去告诉皇上,就说我李沆不同意。”皇帝没办法,只好作罢。这反映了
A.宋真宗手无实权B.李沆与刘氏有仇
C.相权过大直接威胁到皇权D.相权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研究者指出,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也在于其“下降”型流动。对科举制“上升”和“下降”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央加强了对选官的控制B.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C.提高官员群体的文化素质D.平衡官员来源的地域分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材料: “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C.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