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旧唐书·列传第六十八》记载:“炎因奏对,恳言其弊,乃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旧唐书·列传第六十八》记载:“炎因奏对,恳言其弊,乃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
——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
材料二 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清丈全国土地的基础上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应令直省督、抚,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嗣后所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但将实数另造清册具报。……山东布政使司所属州县卫所各项丁银,均摊入地粮内征收。
——《明经世文编》卷一八0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杨炎“两税法”的主要内容。(9分,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我国古代税收制度的变化趋势。(6分)
答案
【答案】(1)主张:依照中央财政支出征收;依户籍和财富多寡缴纳赋税;无固定住处的商人依照其资产征课三十分之一的税;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全部取消,但定额不废;两税依户等纳钱,田亩税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均平征收。 (任意答对其中3点给9分)
(2)趋势: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2分)征税时间不定时到定时;(2分)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1分)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多到少。(1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文言文。“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依照中央财政支出征收;“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依户籍和财富多寡缴纳赋税;“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无固定住处的商人依照其资产征课三十分之一的税;“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全部取消,但定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两税依户等纳钱,田亩税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几年之后根据人口的变化均平征收。
(2)我国古代税收制度的变化趋势,要结合征税标准、征税时间、税种形式多少等进行分析。“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张居正在清丈全国土地的基础上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嗣后所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材料反映了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山东布政使司所属州县卫所各项丁银,均摊入地粮内征收”。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多到少。两税法反映了征税时间不定时到定时,形式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变化。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租税改革·两税法;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租税改革·一条鞭法。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旧唐书·列传第六十八》记载:“炎因奏对,恳言其弊,乃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B.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
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D.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科举制度全面推行……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跻身俸禄补缺等级。”在论述科举制度的主要意义上两者都强调
A.可以消融社会阶级B.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
C.通过考试的方式跻身仕途D.加强了中央集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据《金华集》记载,元朝在“生齿繁夥,物产富穰,水浮陆行”、“土赋居天下十六七”的江浙、湖广、江西地区设置了行省。据此判断,这些地区设置行省的主要意图是
A.方便军事上的控制B.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
C.搜刮财富D.加强对边远民族地区的管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据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时,“密镌一碑,碑中“誓词三行,……一云:‘不得***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这主要反映出宋朝
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注重维护皇权独尊与神秘感
C.统治者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D.保障言路畅通与政治开明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4分)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3分)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6分)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5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