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经济 > 【题文】“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斡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缘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斡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缘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赀之半。”(《明宣宗实录》)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前期私人海外贸易已有一定规模B.海禁政策根源于私人海外贸易的兴盛
C.明朝对私人海外贸易告发者予以重赏D.海外贸易的丰厚回报使官民铤而走险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可知,海禁政策根源是由于“倭寇”,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斡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缘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下列有关汉代工商业管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行抑商政策B.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允许盐铁私营D.对“市”严格管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思想非常兴盛B.土地兼并的现象比较普遍
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D.汉代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元年(1662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  “福建、浙江、广东、南京四省近海处,各移内地三十里,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籍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食之粮,饿殍已在眼前。如福清二十八里,只剩八里。长乐二十四都,只剩四都。”
——《榕城记闻》
材料三 上(康熙帝)曰:“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向虽严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尝断绝?”……“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份转输协济之劳。……故令开海贸易。”
——《清圣祖实录》
材料四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
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
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
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清初实行海禁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实行海禁政策产生的严重后果。(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康熙帝调整海禁政策的原因。(6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海禁政策调整后的影响。(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以下各项最能够体现中国封建经济根本特征的是
A.“工商食官、政府垄断” B.“精耕细作、家庭经营”
C.“铁犁牛耕、以农为本” D.“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
A.重农抑商政策从战国到明清不断强化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受到一定的冲击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