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经济 > 【题文】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管子揆...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管子揆度》:"百乘之国,中而立市 ","千乘之国,中而立市","万乘之国,中而立市"。
——《管子揆度》
材料二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以及“以贩马为业”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三    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城市平面图。

材料四   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物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天下领域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种种迹象都表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开始出现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当然,封建官僚体制……都延缓了这种转变。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3)唐、宋时期市场的格局有何显著不同?(2分)反映了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初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已经形成的原因。(4分)“延缓了这种改变”的因素有哪些?(6分)
答案
【答案】
( 1)信息:诸侯国内都设立市场(2分)成因:铁器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和增多;交通的发达;商品交换的需要(4分)
(2)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4分)
(3)唐朝坊市制,宋朝坊市分开。(2分)反映: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对市场的控制放松(2分)
(4)原因: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交通发达;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4分,任答三点即可)
因素:君主专制制度;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重农抑商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传统;(6分,任答三点即可,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 从材料一中,可以获悉当时不论大国还是小国,都在城中设市,这是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信息。至于原因,可以首先判断既然有"百乘之国 ","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这就说明当时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国家设市,说明了商业的发展。而商业的发展原因可从政策,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交通等方面思考。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便可作出以下答案: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
(2)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从“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这四方进行归纳便可。
(3) 关于唐、宋市格局的不同,从图中可发现宋朝时期市坊分离的局面被打破,至于其中的原因,可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正是因为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才突破了这种限制。
(4)关于第一问:19世纪初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已经形成的原因,学生可从材料中找出部分答案,即江浙手工业技术的发达。此外,学生还需结合教材,从整个时间段去思考。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起,南方交通的便利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本题中提问的是江浙地区,因此必须要想到经济重心南移),这些都推动了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问中的“延缓了这种改变”的原因,学生可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去思考。这里,可以从政治制度、国家政策、经济、思想、科技这些角度去思考。在分析原因时,要多角度全面进行分析。在政治制度方面: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在国家政策方面: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经济方面:小农经济的阻碍;思想文化方面:科举制的束缚;科技方面:轻视自然科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各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管子揆】;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可以为作者提供论据的是(      )
A.偏远的农村地区开始出现草市
B.“市”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C.出现了大量工商业市镇
D.生产领域出现了新型生产关系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
A.苏商和晋商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D.苏商和徽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四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1分)这种经济模式有何特点?(4分)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4分)
(3)比较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4分)
(4)材料四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