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孔子 >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题目
题型:福建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柏拉图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案
(1 )素质:   孔子:道德(仁)     柏拉图:哲学学识(治国知识)。
(2 )理想国家:孔子: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柏拉图:正义、法治。 手段:  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柏拉图: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理念:孔子主张人治,  柏拉图主张法治。
核心考点
试题【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要考察你对孔子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09年10月,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济南开幕,在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文化氛围得以充分体现,其中的“一圣人 ”是指  [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题型:湖南省会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伦敦南岸大学中医孔子学院参观考察并出席该院成立5周年庆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一看最近的例子,就更加明白。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从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二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之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 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说明李大钊[     ]
A.能够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 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三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 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究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五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新华网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
                                                                                                                                            
(2)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
                                                                                                                                                                
(4)材料四中“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主要在哪些领域进行的?请以典型的史实加以说明。
                                                                                                                                                                 
(5)材料四中“光明世界”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6)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上述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